沙地圩田景观营建智慧
通过取样分析,发现3种类型沙地圩田所呈现出的景观结构存在历时性演变特征,古人依据不同时期的自然环境,采取了对应时间切片相对安全、高效的开垦模式,体现出沙地圩田景观营建的环境适应性特点(图5)。
12世纪以前,长三角地区的泥沙淤积量和人口增长速度都较为稳定,人与自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人们还只是在缓慢地寻找开垦滩涂沙地的最优解。因沿江滩地湖荡密布且围垦效率低,沙地内圈圩田的聚落零散分布于圩区内密集无序的沟渠两侧,沟渠连接着宅沟呈现矩形闭合状,留一个缺口用于出入。随后人们发现邻近圩堤与河道更便于交通往来,于是聚居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圩内仍留存沟渠和宅沟的痕迹,但建筑已迁至圩堤两侧,呈线性分布。这种景观结构与早期的沙地外滩圩田一致,然而由于开垦方式的转变,圩区内不再出现密集的沟渠水网。
12世纪初黄河夺淮,淮水伴随着大量泥沙一同泻入长江,河床与沙洲的快速淤积给人们提供了重塑自然的空间。沙地外滩圩田水网自西向东的逐渐密集化便是开垦速率加快的体现,长三角东部南通地区开始出现用于给土壤排盐降渍的民沟,景观结构也与早期的江口新垦圩田较为接近。
18世纪初长江主泓南移,长江入海口地区岸线与沙洲逐渐连成一片,此时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人们开始急切地与江海争夺土地,水网密度更高且更加规则化。由于江口地区的土壤需要系统性排盐,只有当沙洲的岸线稳固且水系成型后才能集中开垦,因此“老沙”圩区的体量较大,需多开东西向横河排水。聚落也不再依赖主要河道呈线性分布,而是在民沟与横河划分的土地单元内择中分布。
结合沙地圩田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研究,通过取样分析和自西向东的空间轴向归纳总结,可以看出该类型圩田的发生,演变、发展与滩地发育程度、泥沙淤积速率、人口增长速率、潮汐影响范围等因素息息相关,多因素驱动的生成机制体现了沙地圩田的环境适应性特征,即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适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呈现出相对成熟的动态平衡发展状态。
5结论
本研究通过梳理历史文献资料中对于沙地圩田生成机制和分布位置的相关记载,比对“锁眼”遥感影像和历史地图,结合案例分析判断长三角地区沙地圩田呈现3种类型形态特征。利用基于CNN的SegNet语义分割网络模型对沙地圩田的分布范围进行预测,人工目视解译后得出最终的分布结果,并分析沙地圩田的区域分布特征和水网发育动力。长三角地区在过去的数千年间一直持续向东扩张,因此沙地圩田的形成时间、开垦位置各不相同,它们的景观结构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呈现动态性演变的趋势,充分体现出沿江地区传统人居环境营建与自然系统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
研究表明类型学归类方法适用于区域尺度下的沙地圩田类型划分与形态特征分析,再配合机器学习类人工智能可以更高效地识别各类型圩田的分布范围,为长三角地区沙地圩田的空间营建、社会结构、遗产保护等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也可为今后类似的乡村景观研究提供经验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