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南京城市寺庙选址与路网中心性的特征 - PenJing8
近代南京城市寺庙选址与路网中心性的特征
2023-08-05 23:07:31  浏览:0
近代南京城市寺庙选址特征
 
4.1近代城市寺庙选址与路网中心性的空间耦合特征

近代南京城市寺庙选址与路网中心性的特征
 
基于Geoda平台,运用双变量全局自相关对寺庙核密度和路网中心性的Moran'sI指数进行测算(表1)。1840—1864年,寺庙选址与路网中心性具有一定相关性。1865—1911年,新增寺庙78处,其选址与路网中心性的相关性最大,直达性和邻近度的Moran'sI指数高达0.534和0.417,表明寺庙在城市中的位置优越,可达性较高。1912—1937年,新增寺庙30处,其选址与路网中心性的相关性减弱,直达性Moran'sI指数为0.357,表明此阶段寺庙在城市中的位置开始边缘化。
 
 
1938—1949年,直达性、邻近度和中间性的Moran'sI指数分别为0.203、0.168和0.203,反映出此时寺庙在城市中不再占据交通便利的区位。此外,直达性Moran'sI数值在各时期均最高,说明近代南京城市寺庙选址趋向于交通效率较高的区域;而中间性数值逐年升高,说明随着近代南京路网的完善,寺庙选址区域通过的最短路径逐年增多。
 
清末,城市寺庙选址多位于路网直达性、邻近度指数较高的地区,而这些区域多为商业空间。南京最早的商业中心位于城西南“水西门”,交通便利,寺庙数量众多。寺庙与商业闹市互为补充,形成“庙市”与“庙会”。

清末南京的灯市,便设在水西门附近的寺庙,《金陵岁时记》记载:“洪杨未乱之前,凡庵庙皆上灯。同光间,惟天青街之白衣庵最盛。[20]”《运渎道桥小志》记载:“由会馆南行巷尽处仍为油市,道北有炎帝庵,封崇寺僧尝以为下院焉。[9]”洪杨之乱以后,重修后的夫子庙逐渐成为南京新的商业空间,庙会遂从水西门移至夫子庙。水西门、夫子庙等地,书院、会馆、园林群集,区域内的商铺多为刻书坊、装裱铺、古玩店等[21],其深厚的文化气息与寺庙所追求的环境甚为契合。中刹以上的寺庙,多位于城郊,如雨花台中刹高座寺等。中刹香火旺盛,这些寺庙的存在能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路网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

如卢龙山静海寺为次大刹,辖一真庵等小刹,明以前卢龙山周围“初,滋上以西为江涯,聚沙浮渚一瓯脱”,人烟稀少,自静海寺、卢龙观等建立以后,《金陵梵刹志》静海寺重修疏序中称该地“烟火万家,繇此饶积矣”。
 
民国之后,寺庙选址与城市路网之间的关系下降,寺庙不再占据城市核心位置。城市商业区北移至新街口、鼓楼,商业业态以金融、批发、娱乐等为主,这与寺庙所追求的雅致空间所背离,寺庙开始远离商业区。
 
随着民国公园、剧院、俱乐部和会所的兴起,寺庙不再是居民为数不多的可供游憩的公共空间,加之“庙产兴学”、《神祠存废标准》等政策的颁布,许多寺庙被废弃。寺庙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急剧衰减,地位降低,逐渐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