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帆亭名胜的历史样貌追溯
3.1历史沿革
孟兆祯院士提出“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只有认真保护历史的真实性才是正本清源、传承创新之道[22]。故本研究通过叠加比对大运河水利史与落帆亭、杉青闸的历史信息,对落帆亭名胜的历史发展情况进行溯源。
落帆亭名胜的兴废与大运河嘉兴段的水文情况有着直接关系,笔者通过绘制重要时间节点下大运河嘉兴段水文状态与落帆亭名胜历史沿革关系图(图4),发现杉青闸的启闭与运河疏浚程度成正相关,自隋唐以来,在“敕穿江南运河”与大兴农业水利的政策下,构建稳定的河道及泄洪系统成为杉青闸兴盛的原因。及至宋代,虽然运河积水,但政府积极疏导雍淤,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也促使统治者对杭嘉湖地区农业发展更加倚重,促进了杭嘉湖地区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23]。
南宋末期以后,由于水政管理制度松弛,人类经济活动的频繁导致塘浦圩田系统遭到破坏,河道淤积严重[24]。加上太湖平原地基下沉,积水难排,苏州塘北排太湖的泄水能力降低,杉青闸因此被废弃。
明清时期虽然开启了治河工程,但未彻底解决排水系统通路难的问题,而苏州塘地势平坦已无设置水闸的必要。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江苏开挖太浦河,20世纪90年代实施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才从根本上缓解了杭嘉湖平原地区的泄洪问题。而落帆亭自杉青闸废弃后并未荒废,由于其地处嘉兴城北的重要水路枢纽,反而渐渐发展为水利风景,承担着漕运驿站与风景游览的功能。
南宋末期以后,由于水政管理制度松弛,人类经济活动的频繁导致塘浦圩田系统遭到破坏,河道淤积严重[24]。加上太湖平原地基下沉,积水难排,苏州塘北排太湖的泄水能力降低,杉青闸因此被废弃。
明清时期虽然开启了治河工程,但未彻底解决排水系统通路难的问题,而苏州塘地势平坦已无设置水闸的必要。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江苏开挖太浦河,20世纪90年代实施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才从根本上缓解了杭嘉湖平原地区的泄洪问题。而落帆亭自杉青闸废弃后并未荒废,由于其地处嘉兴城北的重要水路枢纽,反而渐渐发展为水利风景,承担着漕运驿站与风景游览的功能。
3.2平面的初步复原
为更直观地还原落帆亭名胜的历史样貌,笔者选择园林格局相对成熟完善、史料较为充分的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的落帆亭园林作为平面初步复原对象,主要通过图像学方法,比较分析20世纪30年代童寯《江南园林志》中的测绘图、书中旧影与现状照片,并结合现状测绘图(图3)对童寯在民国时期的测绘图进行校准,确定园林平面基本布局。
通过将现状测绘图与20世纪30年代的测绘图进行对比,得出3个主要差异:
1)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把原南侧丁字形河道填河筑路,改变了落帆亭与周边水系的关系;
2)在河道填充后失去驿站功能的落帆亭建筑被拆除;
3)园林面积扩大近5倍,新增建筑、开辟水系,并在园北部新建落帆亭以示纪念。原址部分的主要建筑与假山位置尚未大改,从古今照片对比(图5)中可见太白亭、假山与山亭样貌基本一致,民国时期帆影亭、门亭的平面位置与现状平面也相差不大,故笔者将遗留建筑与山体进行定点确认,结合现状初步还原了清末落帆亭园林平面图(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