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街区作为承载城市文脉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也是居住交往、商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本文以日常生活为导向,分析商业与居住的空间融合与冲突,总结出集中型、主体型、混合型3种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的典型功能融合模式,并选取厦门鼓浪屿历史街区、北京东四历史街区和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进一步分析,在风景园林视角下,提出分类治理、融合转型、复合共享的更新策略,对日常生活与商业功能融人历史街区空间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历史街区在承载城市特色历史文脉的同时,也是激发城市空间活力、推动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场所。在存量规划阶段,历史街区的更新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何从公共空间的视角切人街区更新过程是当前的研究重点[1]。目前针对历史街区的更新研究主要集中在街区的休闲运营模式[2]、历史文化保护[3]、社区空间营造[4]3个方面。研究认为,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对于活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5],历史街区内部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引导着空间使用方式的转变?,塑造了街区独特的历史文脉。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整合城市开放街区并统筹空间资源优化,进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成为当前的关键目标[7]。街区内部居民的生活需求与街区的休闲运营和文化保护方面的冲突日渐凸显[8]。因此在现阶段的更新中,需要增强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回应,充分结合商业休闲和历史文化保护的需求,塑造可持续、人性化、宜居和健康的历史街区。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整合城市开放街区并统筹空间资源优化,进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成为当前的关键目标[7]。街区内部居民的生活需求与街区的休闲运营和文化保护方面的冲突日渐凸显[8]。因此在现阶段的更新中,需要增强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回应,充分结合商业休闲和历史文化保护的需求,塑造可持续、人性化、宜居和健康的历史街区。
本文对风景园林历史街区的功能属性和日常生活的空间类型进行归纳,针对日常生活与商业休闲需求的协调与冲突,整理出3种典型的功能融合形态,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旨在充分考虑街区在当前背景下的发展特征,以日常生活为导向,从风景园林视角推动历史街区的更新。
1历史街区的更新背景
1.1历史街区的功能属性
风景园林历史街区的主要功能涵盖商业休闲、文化保护和日常生活三方面。其中商业休闲功能或是从原有业态发展而来,或是由外部引人,以适应当代的市场需求;其中文化保护是决定街区核心价值及能否长远发展的必要因素,受政策的影响明显;日常生活是街区居民的主体需求,核心属性以公共服务和社区活动为主。公共服务属性针对的主要人群为市民,历史街区为其提供休闲游览的场所,作为城市文化的展示地,此属性下的商业功能包含文化消费等特殊的城市服务;社区活动属性针对的人群为街区居民,历史街区是其生活的场所,也是社区生活圈体系内的开放街区,商业服务以自发形成的小型业态为主。
以日常生活为导向的历史街区更新需要基于多属性的叠加,一方面考虑街区文化价值带来的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一方面要满足固有的居住社区属性.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交往空间。并合理协调商业活动带来的冲突,探索商业与生活共存的街区更新策略。
1.2以日常生活为导向的更新意义
在当前背景下.城市建设越来越多地关注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对于生活导向的公共空间治理正逐渐走向精细化、地方化、多元化,但目前仍存在空间异化、权责交叠、认同感缺失等一系列问题[9」。
日常生活需求的满足是历史街区持续发展的基础.当下的居民生活水平、休闲娱乐活动、社区邻里交往等因素对历史街区品质的塑造作用越来越明显,从日常生活出发,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街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
在居民层面,以日常生活为导向的更新能够为其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延续街区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生活痕迹和风俗习惯,保留街区的原真性.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片区层面,历史街区是社区生活圈的重要组成,特殊的历史价值使其大多具有较高的公共吸引力和服务能力,对外能够激活区域的商业休闲功能.进而提高片区的整体活力;在城市层面,街区的日常生活场景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含义,是城市的文脉展示窗口,居住与商业的一体化发展.还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的对外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