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赏石文化源远流长,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篇内有将泰山怪石列为贡物之一的记录,稍晚的《山海经》也多处记载了一些美石的产地。先秦时期对奇石的记载是零星的,隋唐时代才形成收藏奇石的潮流,直到宋代终于出现了收藏奇石的繁荣期。中国赏石文化、品石美学、理论雏形的形成,整整经历了一千五百余年,最后以宋代大画家米莆提出的“皱瘦漏透”四字为品石美学的标准,载入史册。
宋以后的八百年,中国赏石界一直把米带赏石的“皱瘦漏透”奉为金科玉律,严重阻碍了赏石美学、理论的发展,也严重堵塞了赏石新石种的发掘。可以说宋以后的八百年,中国赏石文化步履缓慢,几乎没有一部系统的赏石美学、理论著作离开过米莆赏石秘诀的框架,仅都是对米莆的赏石四字秘诀“皱瘦漏透”的解释、补充、丰富、完善而已,没有划时代的新意,没有彻底动摇过米莆在赏石界的传统地位。
明清时期收藏奇石不再是士大夫的专利,一些平民百姓也加入了收藏奇石的行列,故可把明清称为中国赏石的鼎盛期,但我们在苏、浙、皖等地区的民间旧居里,看到遗存下来的主要是民间木雕、陶瓷、铜器等民间艺术品一,极少见到不会腐烂、只会风化的天然供石,即藏石界所称的老石头。在收藏界的半壁江山的上海,一些历史上遗存下来的老石头仅藏在明清园林(如豫园)及过去大户人家的府上。就是在上海的藏石世家,我们能看到几块老石头?
有位藏石家一语道破:我们现在玩的百分之九十九是新石头,老石头哪里去找?
宋代以来,赏石活动一直主要在文人士大夫中传播,古代的供石,即现在称的奇石、观赏石等,与西方的西洋歌剧一样,几乎没在平民百姓间普及过。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由于受到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影响,中国大陆群众性的赏石活动才进入了一个有史以来的高峰期,各地的赏石组织、藏石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奇石收藏爱好石者已近百万人之多,还有更多的藏家将会从古玩及今玩收藏队伍转移到藏石队伍中来。
经过千年风风雨雨的中国赏石文化,其赏石美学、理论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这就是以广西红水河石为代表的“形色质纹”挑战米莆的“皱瘦漏透”。因为米莆及历代赏石家的赏石理论主要是对中国四大名石:灵壁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的品赏。假如再把这种传统的赏石标准用于当代人新开发或重新开始重视的新石种如大化石、彩陶石、风砺石、黄蜡石、黄河石、唠山绿石、贵州青石、河洛石及卵石等,那就会错位,文不对题,牛头不对马嘴了。当然古籍里早就有的“形色质纹”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形色质纹”作为一种整体的赏石美学标准平台,直到今天才被主流赏石界广泛认同并挑战米莆的“皱瘦漏透”,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赏石主流及赏石标准,既继承传统又挑战传统。“皱瘦漏透”的赏石标准是农业社会、封建社会中国传统文人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重压下,心理、情感、思维扭曲的产物。
他们灯下熬油死读《四书》、《五经》,曲径通幽追求仕途,所以他们选石也选有曲径通幽状的奇石来寄托内心的梦幻:他们喜欢欣赏三寸金莲式的小脚美人、小家碧玉,所以他们选石也爱选金鸡独立状的奇石,靠三寸金莲状的底座支撑、平衡重心:他们一直把妻妾成群当作生命的点缀,所以,他们的选石也仅作为园林、庭院的陪衬之物来点缀风景:在封建文化的压榨下,他们在皇帝面前缺少自我和独立意识,所以他们在潜意识里也把自己比作一块作陪衬园林风景的石头:他们赏石时从来没有真正把奇石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欣赏,不像当代新潮赏石家,把红河石等奇石放进室内,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来品赏。这就是传统与当代流行的赏石理论中赏石审美主体有所区别的关键所在。
他们灯下熬油死读《四书》、《五经》,曲径通幽追求仕途,所以他们选石也选有曲径通幽状的奇石来寄托内心的梦幻:他们喜欢欣赏三寸金莲式的小脚美人、小家碧玉,所以他们选石也爱选金鸡独立状的奇石,靠三寸金莲状的底座支撑、平衡重心:他们一直把妻妾成群当作生命的点缀,所以,他们的选石也仅作为园林、庭院的陪衬之物来点缀风景:在封建文化的压榨下,他们在皇帝面前缺少自我和独立意识,所以他们在潜意识里也把自己比作一块作陪衬园林风景的石头:他们赏石时从来没有真正把奇石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欣赏,不像当代新潮赏石家,把红河石等奇石放进室内,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来品赏。这就是传统与当代流行的赏石理论中赏石审美主体有所区别的关键所在。
此外,从心理上讲,当代人对“皱瘦漏透”这四个字无意识里并没有好感、并没有美感,反而有一种丑的感觉。当然这与苏东坡的“丑而雄,丑而秀”的“丑石”观是两回事。苏东坡是在“审丑”中达到“审美”的境界,可以说比米莆进一步,“丑极则美,美极则丑”,即假丑真美。但我想说的丑的感觉是真丑、假美,如当代奇石商人为追求美感,用钻头把石洞雕凿出来的假天然太湖观赏石、假天然灵壁观赏石,会越看越没有美感。
再具体说“皱、瘦、漏、透”这四个字。“皱”指石肌表面起皱,象征苍茫岁月。但情感起皱,事业起皱,人生也就起皱了。所以,当代人不愿活得太累,活得太皱,喜欢平静、平坦,喜欢拥有一颗平常心。面对瞬息万变的岁月,平静如水,修养身心,这是一种生命的境界。“瘦”要求石形避免臃肿,以挺拔坚劲为上。但当代社会虽然悄然流行瘦身运动,不过现在玩石头者大多是稍有闲钱的男人,瘦的字眼与贫穷两字关系太密切。传统流行立式石,这和崇拜天地之神的古代社会,人们遇到天灾人祸,祈求上苍和神灵保佑的心态相符:当代流行横卧石,横卧安稳,象征休闲、安宁,与人们寻找宁静、稳定的生存方式有关。
“漏”则要石有洞穴,凹凸起伏为上。但有洞穴就会漏水,习俗中水即势即财,失势漏财是当代人忌讳的,因此,现代人大都拒绝一个漏字。“透”要空灵剔透,洞里能观天象。因为古代赏石主要在室外、半室外的园林空间,当代人赏石主要在室内,小有空间。有豪情的当代人现在不愿再躲躲闪闪观日月说理想,喜欢开门见山、登山遥望。“透”字与“透明”这个词也太接近,当代人注重自己的私密空间,如前些年流行的茶色玻璃,时装界永远流行的黑色服装,也属于这种心理。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人们的审美赏石观念会不断地变化。随着赏石对象的不断扩大与变化,已统治赏石界近千年的米带赏石美学、理论秘诀受到挑战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形、色、质、纹”将取代“皱、瘦、漏、透”而成为赏石界的主要鉴赏平台,这就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在赏石理论界要树立起一面新旗帜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所在。
“形、色、质、纹”作为一种新的赏石理念目前正在流行,这与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的当代人的人生观、生命观、快速的生活节奏及浮躁的心态、渴望回归大自然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形、色、质、纹’,这几个字,作为单一不相连的赏石要诀,在明清时期已在赏石论著上零星出现,但当代人赋予了它新时代的含义、新世纪的诊释,把它当作新的赏石美学理论提了出来。
当代人无论欣赏古陶瓷还是现代雕塑,都把形放在第一位。形是人工及自然艺术最本源的存在方式,形有形状、形象等之分,如山形石、人物、动物象形石、抽象石等。当代人欣赏抽象画,也要讲究形。至于心象石的心象,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即心里的想象。古人谓之“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当代人赏石的第一标准是“形”,当然“形”也是以奇为好,以巧为好。
再说色,当代社会已成了一个七彩缤纷的色块社会,大都市里现代化的玻璃屏幕高楼大厦,可以说也是由色块堆积起来的。当代人对色非常敏感,喜欢有一目了然的感觉,如彩陶石、黄腊石、红卵石等,后者以“鸿(红)运当头”为意,颇受经过传统文化熏陶过的南方赏石家的喜欢。此外,“好色”又是当代社会的流行语,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喜欢瑰丽的颜色:其二是喜欢漂亮的女人,这比古代官僚满口仁义道德,却又府养三房四妾要坦率得多。“好色”转化到赏石界,就是喜欢好看的石头。所以,当代人赏石的第二标准是“色”,当然,色也是以纯净为好、珠光宝气的雅色为好。至于兰田石那种经人工打磨出来的耀眼俗色,不是我们赏石者所提倡欣赏的。
“质”即质地,赏玉,赏青铜器,赏陶瓷,赏石雕,赏木雕,赏红木家具都讲材料的质地、底子、包浆,如工艺再好,质地不行也次之。当代人赏石也不例外,赏石像赏人一样也要讲德行、品质,如钟乳石的形状、色块再好,质地松软,也进不了赏石高层次。一块奇石要有一定的硬度,内部分子结构要紧密,如经过地质运动的滋养后,达到亚玉的质地或亚玛瑙的状态的雨花石。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度的问题,如一块赏石完全演变成一块玉石、一块玛瑙,石之成份完全玉化了,这又脱离了赏石的范畴,这里借用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的话最明了,奇石的质地与玉石的质地在“像与不像之间”,才是最受赏石家青睐的。
再如“纹”。一块红河石如具备了“形、色、质”,最后又具备天然的纹理、图案,那就是锦上添花了。当代人开发的黄河石、河洛石这类纹理石的纹是纹理石之魂魄与生命。从纹理上不仅能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能看到地球的年龄、宇宙的密语,这是最震撼人心的。中国画里,工笔画匠气太重,泼墨山水画风格雷同比比皆是。人画永远比不上天画,这天画就是石画—石的纹理、图案。当代人迷上石头者,无不惊赞石画的奇妙。每一幅石画,都是缺憾之画,缺撼之美,都是对人类最具有诱惑力之作,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即如此。自然的杰作,人类永远是敬畏的。
没有迷上石头前,我最向往的是人类数万年前的岩画,近万年前的彩陶画:迷上石画后,我觉得世上万种画都显得如此单薄、苍白,缺乏沧桑感。唯有石画,是一种天地之画,是一种地球画、宇宙画,能涵盖、包容人类的一切文化艺术精髓。因为从石画之中,我们能看到大自然之亿万年缓慢演变的过程,能听到自然万物凝固着的轰隆轰隆的交响乐曲……所以,当代人赏石的第四标准是“纹”,当然“纹”也是以简约、粗犷为好,如大刀阔斧,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等,这就是欣赏石纹艺术的诀窍。
总之,源远流长的中国赏石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至宋朝的一千五百年间,仅是中国赏石文化的起源期,宋朝米莆以赏石四字“皱、瘦、漏、透”作为赏石文化的精髓,才确定了中国传统的赏石美学理论。这以后的八百多年,几乎没有一部赏石美学著作突破了米莆的赏石美学框架,苏东坡、赵孟顺、李渔、林有麒、沈心、梁九图、章鸿钊、张轮远等人的赏石论述,均仅是在米莆赏石美学理论框架内丰富、深化而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广西红河石为代表的新石种被发现并被迅速流传到东南亚,“形、色、质、纹”的赏石四要素才逐渐被传播开来,并广泛地被赏石界所接受,成为一种新的赏石美学理论,才动摇了米莆在中国赏石界的传统地位。禁区被打破,赏石潮流在中国大地上汹涌澎湃,中国赏石界终于迎来了有史以来真正的高峰期,赏石的品种、展览、报刊杂志、画册之多,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从“皱瘦漏透”到“形色质纹”的演变,透映出中国赏石文化的艰难历程,这也说明近千年来在中国封建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传统赏石文化几乎一直是食古不化。那些官僚赏石家几乎一直拒绝承认、接受、玩赏更多的新石种,拒绝新的赏石文化的革命,使得中国的传统赏石文化整整徘徊仿徨了近千年,令人反思,令人痛心,令人叹息不已。
从“皱瘦漏透”到“形色质纹”,我们已看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赏石潮流,一面新的赏石理论的旗帜己经升起。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可以大声地向世界宣告:中国新的赏石文化会突破一切枷锁,赏石文化会冲击已有的人类文化艺术样式并最终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主流文化之一。人类依石而生,人类将永远与石相依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