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盆子鉴赏的后记 - PenJing8
中国盆景盆子鉴赏的后记
2012-02-06 11:44:29  浏览:11

韦金笙中国盆景盆子鉴赏的后记

    由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先生题写书名,韦金笙主编,众多古盆收藏、鉴赏家和相关人员组成编委会,集体编著的《中国古盆鉴赏》画册,在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开幕前夕,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得参加博览会中外盆景界朋友赞赏和青睐,特别是海外盆景界朋友纷纷购取,一睹中国古盆风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盆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业余盆景爱好者群体飞速壮大,加之痴迷盆景企业家的介入,在中国盆景展览促进下,进入创新、求精、重振中国盆景雄风的发展时期。海内外盆景界对盆景用盆需求越发强烈,尤其是古盆倍受喜爱,其价值不亚于古玩字画。
   
    盆景界对盆景用盆关注,特别是对古盆酷爱,引发笔者和古盆收藏、鉴赏家惠幼林、陈革、王如生策划编著《中国古盆鉴赏》的计划,以弘扬中国盆景用盆,呼吁珍惜、保护不可再生的中国古盆遗存。当组建编委会时,又邀请石湾古盆收藏、鉴赏家徐鸿德,盆景、电脑研究者彭世和,宜兴江氏工艺陶瓷厂厂长江小林,靖江大理石盆厂厂长刘鲁平参加编委会。在收集、拍摄古盆过程中,常州市盆景协会副理事长陈乐葆积极提供信息,并亲自带领拍摄组到收藏者家中拍摄,也成为编委会成员之一。后又邀请古盆收藏家邵武峰负责出版发行工作。
    当收集素材时,才发现有关盆景用盆历史资料甚少。编委会果断决定,先从收集古盆实物遗存入手,通过探讨、分析实物,从中再进行梳理。在收集古盆实物过程中,得到相关主管部「1、博物馆、公园、中国著名盆景园(含私家盆景园)和广大业余盆景爱好者、收藏家的鼎力支持。编委会通过探讨、分析、收集2000余件古盆实物,并参考有关资料编著而成,成为有史以来首册全面论述,以实录千件盆景用盆为主体,并以紫砂陶盆为重点的中国古盆专著。
   
    编委会在策划《中国古盆鉴赏》目录内容时,颇有争议,最后形成共识,根据当今中国盆景界的迫切需求设立目录,编著成以实录千件盆景用盆为主体,并以紫砂陶盆为重点的中国古盆专著。在编著时经筛选共收录1007件古盆(附录民国·近现代紫砂陶盆147件),其中紫砂陶盆705件(明晚期46件、清早期137件、清中期244件、清晚期131件,附录民国、近现代147件),釉、石湾陶盆137件,瓷盆159件,石盆6件。所收录的古盆实物,虽是冰山一角,其中不少堪称为名盆。为弥补有关盆景用盆历史资料甚少的遗憾,在编著过程中,尽力收集有关资料(考古文献资料、中国盆景史料、中国陶瓷史料、宜兴陶都紫砂工艺史料)。通过探讨、分析收集古盆实物,进行相互印证,以此编写《中国盆景历史演化》、《中国盆景分类》、《中国古盆鉴赏》等章节。同时附录紫砂(釉)器艺人及商号名录、印款,以供读者鉴定、断代时参考。同时还附录中国宜兴紫砂盆制作工艺,中国靖江石盆制作工艺,以供读者了解。特别一提的是,《中国古盆鉴赏》画册一册在手,不仅饱览千件古盆材质、造型、装饰,欣赏中国盆器文化艺术美,同时也是一部参考工具书,当收藏的古盆不知断代,或不知其何种材质、造型、装饰,尤其是当购买古盆辩别真伪时,均可参考《中国古盆鉴赏》中实录千件古盆实物,进行比对(友情提醒:仅是参考,当今高仿技艺太精明,务必以综合要素进行考证为准)。

    当今盆景界创作盆景己很少使用瓷盆,为丰富瓷盆内容,一睹被遗忘的瓷盆风采,在扬州博物馆支持下,收录部分馆藏瓷盆精品。还摘录李纪贤先生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陶瓷名品珍赏从书》中所编著的陶瓷汝、官、哥、钧中两件北宋钧窑瓷盆图片;同时还摘录霍华先生在《东南文化》2001年12号发表《吉祥如意自风流—介绍一组清乾隆官窑瓷盆仓》其中的十七件清乾隆官窑瓷盆图片。
    编委会认为,《中国古盆鉴赏》是在有关盆景盆历史资料甚少背景下,通过探讨、分析收集大量古盆实物资源,结合参考有关资料编著而成,至于对每件古盆断代、术语是否准确,权当抛砖引玉,有待今后更深入研究。惟幸慰的是将收集的大量古盆实物(含印款)通过图片集粹成册出版发行,供专业盆景工作者、业余盆景爱好者、痴迷盆景企业家以及中国盆景盆收藏家参考、鉴赏。这本书成为有史以来首册全面论述,以实录千件盆景用盆为主体,并以紫砂陶盆为重点的有关中国古盆专著,为发展中国盆景事业,弘扬中国盆景盆,珍惜中国古盆遗存添砖加瓦。
    通过《中国古盆鉴赏》出版发行,我们呼吁大家:请珍惜,保护不可再生的中国古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