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地区长效维护花境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分析 - PenJing8
分享好友 花卉首页 花卉分类 切换频道

江苏南京地区长效维护花境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分析

2025-09-0500姜小敏
江苏南京地区长效维护花境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分析
 
姜小敏(苏州园科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1800)
 
摘要:科学合理的植物选择和配置策略可以显著提升花境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同时降低维护成本。系统地梳理了花境的内涵、优势及类别,提出了适用于江苏地区的花境植物选择原则,包括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经济成本考量。基于这些原则,列举出27种适合江苏地区长效维护的花境植物,并详细探讨了其配置方法,涵盖季相变化与色彩搭配、平面配置、立面配置和互补配置等方面。以期为江苏南京地区花境设计和长效维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区域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花境是一种源自英国自然主义园林设计风格的植物配置形式,以其丰富的层次感、绚丽的色彩和持久的观赏期在现代园林景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2]。然而,在我国园林绿化建设中,花境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尤其是在长效维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3]。江苏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园林绿化建设需求旺盛,但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城市环境对花境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江苏地区为研究区域,探讨了适合该地区长效维护的花境植物选择原则和配置方法,为推动我国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1花境概述
 
1.1花境的内涵
 
花境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自然主义园林设计风格,通过选择和组合多种花卉植物,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出层次丰富、色彩斑斓且四季变化的景观效果。花境的本质是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自然式植物配置形式,突破了传统乔木加色块的单一种植模式,将植物种植配置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和生态层面。这种设计不仅能够丰富视觉效果,还能在满足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保证物种多样性,旨在创造一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植物景观,体现了“生态园林”的核心理念。
 
1.2花境的优势
 
花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品种多样性和观赏期的延长性。一个设计良好的花境包含多年生宿根花卉、球根花卉、观赏草、观花果叶类灌木等多种植物,这些植物的开花时间错开,加上观赏草与观赏类灌木的最佳观赏时间各不相同,形成了时间序列上的互补,显著延长了花境的整体观赏期,可实现三季有花,每季有3~4种主基调花开放,形成丰富多变的季相景观。由于大多采用多年生植物,一次栽植可多年观赏,在生长季只需进行必要的修剪、除草、支撑等基本维护,大大减少了传统花坛需要频繁更换植物的高额成本和劳动强度。
 
1.3花境的类别

江苏南京地区长效维护花境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分析

 
在种类划分上,花境呈多样化的趋势。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林缘花境、路缘花境、墙基花境、临水花境和庭院花境等;按观赏形式可分为单面观赏花境(如图1)、双面观赏花境、多面观赏花境(如图2)等;而根据植物材料的种类,又可细分为草本花境(包括一二年生花卉花境、宿根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花境、野花花境)、灌木花境、混合花境等。
 
2花境植物选择
 
2.1选择原则
 
2.1.1生态适应性。生态适应性是选择花境植物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江苏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但各地区间仍存在微小的气候差异。因此,选择植物时需充分考虑其对当地气候、土壤、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优先选择本地乡土植物或已经过长期驯化的外来植物。这类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还需考虑植物的耐寒性、耐热性、抗旱性以及抗病虫害能力,以确保其能够在江苏的气候条件下健康生长,减少后期维护的压力,提高花境的成活率和观赏效果,降低维护成本。
 
2.1.2观赏特性。花境植物的观赏特性是决定其能否成功营造出理想景观效果的关键因素。在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以及季相变化等方面。首先,应选择具有独特形态或优美姿态的植物,如挺拔的观赏草、柔美的蔓延植物或具有特殊叶片形状的品种,以丰富花境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其次,色彩搭配是花境设计的核心,应选择能够形成和谐或对比色彩效果的植物组合,同时考虑花、叶、果实在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以确保全年都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质地方面,应注意选择不同叶片质地、花序形态的植物,如粗犷的大叶植物与细腻的小叶植物搭配,以增加花境的丰富度和韵律感。此外,还需考虑植物的开花期、花期长短以及是否具有观赏价值的果实,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生长周期和观赏重点的植物,实现花境四季常新、景致丰富的效果。
 
2.1.3经济成本考量。在选择长效维护花境植物时,经济成本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是要考虑植物的采购成本,优先选择本地易获取、价格合理的品种,避免选用稀有或需要特殊引进的高价植物,以控制初期投入。二是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选择生长适中、易于繁殖的品种可以降低后期补植和更新的频率,从而减少长期维护成本。三是要考虑植物的抗性和寿命,选择抗性强、寿命长的植物可以减少因病虫害或衰老导致的更换频率,降低维护成本。四是考虑植物的养护要求,选择养护简单、对水肥要求不高的品种,可以大大降低日常维护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同时,应权衡植物的观赏价值与维护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能够在较低维护成本下提供较高观赏价值的品种。
 
2.2适用于江苏地区的长效维护花境植物

适用于江苏地区的长效维护花境植物
 
基于花境植物的3个选择原则,本研究整理了27种适用于江苏地区的长效维护花境植物(见表1)。
 
3花境植物配置
 
3.1季相变化与色彩搭配原则
 
江苏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为花境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如何确保花境在春、夏、秋、冬至少3个季节保持高度的观赏性。如利用高大的杏树、朴树、鸡爪槭作为主空间的载体,以蓝冰柏棒棒糖、亮金女贞棒棒糖、亮金女贞塔、亮金女贞球、蓝湖柏塔、皮球柏球、水果蓝球、菲油果球等常绿植物为花境主骨架。配置常绿长效宿根类花卉形成花期交替,呼应花岛花境,可实现春、夏、秋三季的持续观赏性。早春盛开以果汁阳台、红帽子月季、淡紫花美女樱、石竹粉花形成春花烂漫的美丽景象,夏季以百子莲的蓝花、粉色的山桃草为主,百子莲亭亭玉立于花境之间,与芊芊欲动的千鸟花相映衬,使得整个花境清晰自然,给人以凉爽而又自然的景象。秋季以色叶的花境为主,主要以火棘球、金叶石菖蒲等结合山桃草及翠芦莉,表现出秋季的清新淡雅。花境中点缀蓝冰柏棒棒糖、亮金女贞、蓝湖柏、水果兰、菲油果、皮球柏等常绿植物进行大小、高低错落的搭配,组团点缀成花境骨架,可确保在冬季仍有一定的绿色基调。在色彩搭配上,该方案遵循对比与和谐并重的原则。春季以粉紫为主,体现明媚活泼;夏季以蓝粉色为主,突出清晰自然;秋季则以粉紫为主,体现秋的素雅;冬季则以蓝绿为主,表现出冬的淡雅,以确保花境全年呈现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长效维护目标。
 
3.2平面配置
 
花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观赏视角、植物生长特性以及空间尺度等要素。一方面,根据观赏主要方向,可采用单面观赏型或多面观赏型布局。单面观赏型适用于背景墙或边界处,可采用前低后高的梯度配置。多面观赏型则适用于独立花境,可采用中心突出、四周渐低的环形布局,另一方面,需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间距,避免过密导致的相互遮蔽或过疏造成的景观空洞。同时应注意营造自然的曲线美感,避免呆板的直线排列,可通过不规则的组团种植和自然的边界线条增加边界的趣味性。此外,还需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扩展能力,为快速生长的植物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控制侵略性强的植物,以维持长期的景观稳定性。
 
3.3立面配置
 
花境立面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植物的高度差异和生长形态特征,构建丰富多变的垂直景观。可采用“前低中高后矮”的经典配置模式,即前排种植矮小的地被或垫状植物,如金叶过路黄、细叶美女樱等,中间层配置中等高度的花卉和小型灌木,如萱草、常绿鸢尾、毛鹃、月季、喷雪花、绣球等,后排则选用高大的观赏草或直立型灌木,如矮蒲苇、狼尾草、穗花牡荆、紫薇、木槿等与矮小的灌木如小叶女贞、构骨球等,形成自然过渡。这种配置不仅能够营造出丰富的立体感,还能确保每种植物充分展示其观赏特性。同时,应注意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最终高度,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后期出现遮挡或压制现象。此外,还可利用植物的不同生长形态,如直立型、伞状型、球形等,创造出富有节奏感的立面轮廓线。在设计中,还需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特性,如落叶植物在冬季的枝干美,以确保全年都有良好的立面效果。
 
3.4互补配置
 
互补配置强调通过不同植物特性的相互补充,实现景观效果的持续优化和生态功能的稳定发挥。花境设计中,互补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3各方面。
 
(1)形态特征互补,如将直立型的观赏草与蔓延型的地被植物相结合,或将大叶植物与小叶植物搭配,增强花境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2)生态功能互补,例如将固氮能力强的豆科植物与需肥量大的花卉搭配,或将耐阴植物与耐阳植物相结合,以适应不同的微环境条件。
 
(3)质地互补,可细分为花朵质地互补、茎秆质地互补、整体植株质地互补3种。例如可以将光滑如镜的玉簪叶片与粗糙多毛的美人蕉叶片搭配,创造出丰富的视觉和触觉体验;将坚硬挺拔的芦竹与柔软蔓生的爬山虎搭配,增加花境的立体感和质感变化;将轻盈飘逸的观赏草与厚重稳重的灌木搭配,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质感变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南京独特的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合长效维护的花境植物应充分考量以下3个因素。一是生态适应性,优先考虑具有强适应性的本地乡土植物或经过长期驯化的外来植物,以确保其在南京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能够健康生长,减少后期维护压力。二是观赏特性,选择观赏特性突出且养护简单的品种,提供持久的观赏价值,降低日常维护成本。三是经济成本,应选择价格合理、易于繁殖的品种,以控制初期投入和长期维护费用。在花境配置方面,提出了适合南京地区长效维护的策略。
 
(1)季相变化与色彩搭配应充分利用南京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通过合理搭配不同花期和色彩的植物,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长效维护目标。
 
(2)平面配置应根据南京城市园林的特点,灵活运用单面观赏型和多面观赏型布局,并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空间尺度。
 
(3)立面配置应采用“前低中高后矮”的模式,结合南京地区常见的高大乔木,构建丰富的垂直景观层次。
 
(4)互补配置策略应着重考虑南京的气候特点,以应对复杂的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