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插花和中国绘画是姊妹艺术,古代许多绘画作品是以插花作品为创作对象的。许多绘画理论至今还在现代的插花创作中运用,比如北宋郭熙《林泉高致》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此“三远”法在现代中式写景花的创作中仍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绘画理论系统、全面和深刻。研究与借鉴中国绘画理论,对于丰富中式插花理论无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谢赫六法”是中国绘画史中最早提出的比较系统的绘画创作与批评准则。南齐谢赫著作《古画品录》中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历代画家、评论家、鉴赏家都对“谢赫六法”的具体内容有详细的解释。本人在“谢赫六法”启发下,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式插花创作心得与教学体会,提出了“插花六要”,旨在为丰富与完善中式插花创作与鉴赏理论添砖加瓦。
“插花六要”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要气韵生动。无论是绘画还是插花,气韵生动都是创作的追求目标和鉴赏标准。具体到插花,气韵生动是神与型在作品中的高度统一。在作品中,不仅能体会到气的运行,还能感觉到韵的律动;不仅能看到型的优美,还能感受到神的灵性。气韵是否生动,决定于作品对现象本质的揭示深度以及形象创造的完美程度。气韵生动是巧用线材、应物造型、随类用彩、经营方位、善于模仿等创作要点的综合表现,是中式插花创作的首要准则(见图1)。
二要巧用线材。善用木本花材是中式插花的一大特色。这可能与中国花卉种植文化及中国绘画的影响有关。木本花材多为线材。线,有直线、曲线、折线,其显现的张力、速度、动态、空间以及心理感受等都不同,关键在于巧用。巧妙运用不同形态的木本枝条,利用其粗细、干湿、长短、平斜、曲直、张弛、高下的变化,来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外延美与内涵美,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技艺水平(见图2)。
三要应物造型。插花是立体的造型艺术。造型要建立在应物的基础上。所谓“应物”,是指感应并反映某类事物的特质。如要用竹子插个作品,不能只满足于认识竹子的外貌,还要感应竹子的特质和精神,把眼见的竹,变成心中的竹,才能插出竹子的神韵。再如要插个山景,首先要明确是插“松坡”还是“翠障”?是“树崖”还是“秀岭”?
如果是插“树崖”山景,还要明确是表达“孤峰万仞”,还是表达“古树侵云”?如果是“孤峰万仞”,那“孤峰万仞”的特质又是什么呢?用什么素材,怎样造型最合适呢?故应物,不是简单地照着创作对象去插制,而必须是作者对创作对象有深入认识。应物才能造出神似的型(见图3)。
四要随类用彩。随类用彩就是根据各类客观物象的表面色彩进行分析和典型化提炼,按照中式插花的构成法则选用各类颜色的花材,给予插花作品以能动的色彩表现。原野的绿色,春季淡绿,夏季浓绿,秋季亮绿,冬季灰绿。
花艺师可根据季节分类,选择各种绿色及近似色花材进行搭配,通过色彩来表达季节感。晴天的色彩明亮,阴天的色彩晦暗,根据天气用彩,还必须顾及颜色的明度和彩度。此外,正色间色、阴色阳色、远色近色都是插花创作要关注的问题。这说明随类用彩需要“悟得活用”(见图4)。
五要经营方位。“方”即方向,也就是作品的动势、空间。“位”即位置,也就是作品的起点、角度。一个插花作品的结构、布局是需要花艺师苦心设计和组织的。这种设计和组织就是经营。一件完美的插花作品,都是通过对宾主、内外、高低、远近、轻重、大小、虚实、疏密、抑扬等美的变化与机能关系精心经营而获得的。造型的技术与技巧主要体现在经营方位上(见图5)。
六要善于模仿。模仿,是我们学习的起点,从牙牙学语,到模仿动作……模仿贯穿我们一生。模仿古人、模仿自然,是学习插花的基本功。但我们不能停留在模仿上,要向古人学习,要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
我们向自然学习,要师法自然,中得心源。怎样才能做到呢?方法是在“模仿―思考―改进”的不断循环中提升,精于模仿,善于模仿,最终达到“心手两忘,不知是我还是古人”的境界,从而创作出既有古人遗风,又有天地造化,还有时代气息的好作品(见图6)。
仔细分析发现,将“插花六要”倒个顺序,刚好是我们学习插花要经过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善于模仿,从模仿开始。模仿老师的示范作品,进而模仿自然界的山水花竹,开启中式插花的学习之旅。
第二步经营方位,学习技术。学习选花、养护、修剪、弯曲、固定等造型技术,以及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结合、仰俯呼应等空间格局营造的方法与原则。
第三步随类用彩,认识色彩。学习中式插花必须了解中国传统五正色,以及色彩的阴阳观和配色技巧。
第四步应物造型,综合训练。用自己学到的技能独立插制作品去表达自然美、社会美、造型美和个人情愫。反复尝试、格物致知、不断精进。
第五步巧用线材,突出特色。在自己喜欢的插花创作方向上发力,逐步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第六步气韵生动,达到高峰。信手拈来,物我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