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肉行业是被唱衰的 - PenJing8
为什么多肉行业是被唱衰的
2022-01-14 15:15:10  浏览:14
日前,本报发表了一篇有关多肉产业的文章,细数了近年多肉产业,特别是景天科多肉植物的发展历程,并对市场“洗牌”的信号做了分析,意在提醒广大从业者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在市场热潮退去之后,起码要保留一条“泳裤”。
 
文章刊发后,引起不少业者的关注。有观点认为,经历盲目扩张的多肉产业确实需要“降降温”,从品种暴利回归常态化,函待破解困局,让有品质、有营销、有想法的生产者成为生产主体。同时,也有人致电报社,认为这是一篇“唱衰”行业的文章,把行业问题暴露出来,为市场“崩盘”推波助澜对产业的发展有害而无利,是作为行业媒体的不负责任。
 
站在不同角度,大家可以有不同看法,但作为行业媒体,反映行业问题、促进行业良陛发展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没有不行的行业,只有不行的企业;没有“被唱衰”的市场,只有执迷不悟的企业。揭示问题,并非是给市场“搅局”,恰恰是为行业敲响警钟,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为什么多肉行业是被唱衰的
 
多肉行业是“被唱衰”的吗?

并非是产业现状的描述令市场行情“由盛转衰”,多肉行情下滑的种子早已深埋。首先,生产端盲目追风,是多肉领域必须要直面的问题。2012年下半年,多肉植物从爱好者群体向产业化过渡,每年的多肉产量成几何倍数增长,此时的生产者都瞄向初期的品种、生产红利。

静心思考过市场容量、产品结构、销售渠道、终端营销问题的从业者寥寥无几。所以当供求失衡的转折点到来时,很多人措手不及,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产品滞销或者退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挺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而多肉,当时就是一种超高暴利的产品,因此不少人趋之若鹜,促使生产量“井喷”,以至于最终导致产品供过于求。
 
其次,从业者追求短期暴利的心态决定了多肉的快盛快衰。多肉市场从兴起之日,就存在一种观念一一赚一笔就撤。大部分景天科多肉的生产周期只有两个月到半年,那么行业在上升期能快速流转扩张,在下降期也会快速反映为滞销甚至烂市,产品的市场反应周期很短。

不做长线发展规划,只追求短期暴利,行业短期震荡下滑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没有超高利润的“加持”,追求暴利的从业者自然会退场。“快”在前期是优势,在后期是灾难。市场是看不见的手,供求关系失衡表现出来的滞销和低价,只是多肉市场普遍规律作用的具体表现而已。
 
再次,多肉植物的兴起搭载了网络这班快车,“电商”基因决定了多肉植物在兴起之初是“爆款”,而能否持续引爆市场就成为其发展软肋。多肉植物最初作为“网红”出现,其影响力随着网络迅速传播,短期内出现了大量受众,并成为一种潮流文化。然而“潮流”是一种有“时效性”的效果,如果没有持续吸引消费者的“卖点”,多肉“失宠”是可预见的结果,因此需要从“网红”转变为日常产品。

为什么多肉行业是被唱衰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花卉产品的产销建立在集团消费或家庭消费的基础上,波动更多的是产量而非市场,多肉植物的销售更多是“冲动消费”,生产端在扩张而销售端在波动,是两条波动的线条。多肉不仅总消费市场存在“天花板”,消费群体的类型、数量、喜好也在时时波动,能否做到产销“同频”,是企业乃至行业生存表现的关键点。
 
其实,警示行业风险,让有些从业者担心的,是潜在的“接盘侠”不再接盘。但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能靠“击鼓传花”,逃避问题、掩盖问题也无异于掩耳盗铃,对化解市场危机不会有任何益处。勇于面对问题,积极想办法、找出路,才能使行业、企业的发展健康、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