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南阳,南阳古称宛,因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这里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
我玩盆景的时间不太长,但本人勤奋好学,能够潜心研究各流派盆景,处处留心观察大自然中古树名木的各种势态,从中汲取营养。
我个人认为,树桩盆景的艺术品位及鉴赏价值的高低,井不取J几桩的体量大小,也不完全取决于它的先天条件,更无树种的贵贱之分。关键在于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新颖的立意,合理的取势,巧妙的构思及灵活多变的造型技法。唯有如此,才能使作品达到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效果。我之所以对普通的黄荆J隋有独钟,就是基于这个观点。
我的作品木着树姿多变,构图合理,层次分明原则,借桩形取势造景,巧妙布局,运用南北盆景技法之长。侧分枝延伸曲折,变化白然,趋势清晰明了,苍劲古朴而不失清新,受到同仁的肯定。制作《孤岛流云》、《孤峰独秀》黄荆盆景时,我借用了素材枯峰突兀、苍干嶙峋、枯荣对比等固有特性,论释了生与死的相依和斗争,拙干巧枝,枯荣补,相得益彰。
在黄荆盆景《正气歌》的创作上,我改变了过去黄荆盆景的惯用手法,集文人树、松柏盆景、大树型盆景之精华于一树。有文人树之高雅,松柏之壮美,大树型之朴茂。合理布局,外刚内柔,刚中藏柔,刚柔并济,整体舒展自然。
另一作品《中州之春》则属双干临水式典型盆景,在制作这一盆景时,我把看似很普通的素材,经过精心养护,使之片小而密、集片成冠,把结顶改为渐收,桩景布局显得更为合理,基本达到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效果。有一老师点评说,如果把此作品稍加改动,制成树石盆景,可将艺术品味及欣赏价值再提升一个高度。
学无止境砺意志,艺海无涯乐趣多。盆友们评价说,我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苍劲雄浑、清雅飘逸的风格,我却感觉到对盆景艺术接触愈深则愈想到自身之不足之寡闻之陋识,但凭着对盆景艺术的情有独钟,食不甘味,凭着前辈的精心指点和同行的鼎力相助,我坚信自己能在艺术的百尺竿头上更进一步。
(孟传兴盆景作品见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