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古盆名器鉴赏 第二期 图片 - PenJing8
紫砂古盆名器鉴赏 第二期 图片
2021-06-24 18:06:07  浏览:0
这次介绍落款“荆溪川石山人”的两只古盆。“荆溪川石山人”的落款在古盆上很少见,但每次出现必伴随古盆中一等一的精品、铭品。日本同行介绍落此款盆在日本市面上仅4只左右,在中国目前也仅发现4只。
根据江苏陶瓷工业志记载陈文伯、陈文居兄弟俩,清雍正至乾隆年间人,文伯号寄石山房,文居号荆溪川石山人,所制紫砂花盆畅销日本,久而不衰。据此推断“荆溪川石山人”就是清雍正、乾隆大名家陈文居。
(一)梨皮红泥蒲包口云足长方盆(图—)

紫砂古盆名器鉴赏 第二期 图片
此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泥料、泥色和做工。红色的胎土、金黄色的嘏泥颗粒以及高超的表面处理手法使得盆面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梨皮肌理,也是目前已知紫砂器中最漂亮红泥梨皮。
蒲包口本身是一种独特复杂工艺,在园盆、腰圆盆上相对容易处理,在长方盆上可谓是挑战极限。与一般蒲包口盆相比,此盆蒲口略微向外飘出,盆主体肩部挺括端庄,从上到下缓缓下收,膨胀张力十足。云脚和圈脚比例恰到好处,不仅当作盆的支撑点、面,同时使得盆的上下协调,盆整体的厚重、紧张感、张力感得到了加强。盆底双层底的工艺和开孔方式也是典型的雍正、乾隆做法。
紫砂古盆名器鉴赏 第二期 图片


落款“荆溪川石山人”,端庄工整精细,略懂篆刻知识的藏家一眼就能分辨出此章必出于名家之手。
在清康熙、雍正、乾隆鼎盛时期,爱好盆景的文化阶层参与了盆的创作,此盆感受到得那份内敛的美,充分体现了文人气息。
日本明治中期(1879-1889)此盆已在日本,并视为铭品:昭和十年(1935),在日本收藏家乡诚之助的藏品拍卖会上,此盆的辉煌历史通过照片得以展示:昭和四十八年(1974)出版的“盆栽钵和水盘”一书中,此盆被评价为“盆中杰作中的杰作”:日本盆景界大家高木在20世纪90年代曾出价1000万日元求购此盆,但最后没有如愿。
虽然经过多次历史的劫难,但此盆一直在日本收藏界交流保留至今。
此盆是目前已知中型盆中,做工最精细、泥色最漂亮的名家盆之一,足于让国人感到自豪。更让人高兴的是,经过几百年的海外漂泊,此盆已在今年悄然回归故里。
(申洪良)

紫砂古盆名器鉴赏 第二期 图片
(二)桃花泥漂口抽角开框云足长方盆(图四,图五)
开框内阴刻诗文后填白泥,刀法有力,书体俊秀:前:日落远波惊宿雁,风吹轻浪起眠鸥。

紫砂古盆名器鉴赏 第二期 图片
后:半岩云御风牵点,平磊花枝鸟踏垂。盆底落款“荆溪川石山人”。(图六)
此盆原为上海第一届(1962年)盆景协会副会长的珍藏,幸运逃过文革浩劫而保留下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本人从上海购得。
同样此古盆身上带着:好泥、好工、造型优美.并刻与盆相匹配的诗文,一件不可多得的文人盆。
(林朝华)
上两盆也证明了文章开头提到陈文伯、
陈文居做盆的这段历史。
与上期所登“为善最乐”盆一样,这两个盆同属文人盆系列。
经过岁月磨炼,铭品依然铭品,依然放射摄人的光芒。(编辑/刘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