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我国盆景的发展迅猛,创作队伍空前壮大,技艺水平显著提高,创新佳作不断涌现,理论研究正在深化,爱好者和收藏家越来越多,国际影响也日益增大,应该说全面复兴时期已经到来。然而,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借此扬州论坛的机会,本人就当前我国盆景的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避免模式化、单一化倾向
近些年来,盆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增多,提升了盆景的市场价值,刺激了盆景艺术的创作,推动了盆景商品性生产的发展。
盆景本身就具备艺术品和商品的二重属性。盆景的艺术创作可以指导盆景的生产,使批量的产品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盆景的商品性生产又可为盆景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同时也能促进盆景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随着盆景商品性生产的发展,也出现了以市场价值取代艺术价值的现象。有些人片面追求树木的“大、老、粗”和所谓“流行树种”:在盆景评比中,也有“重素材,轻艺术”的倾向;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树木造型的模式化、单一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逐渐偏离了艺术,也影响了盆景自然美的表现。
一件真正的精品盆景,往往需要倾注作者长期的心血才能完成。以盆景的商品性生产为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自然无可厚非.但应该清楚,如果仅以此为目的,急功近利,是很难创作出真正有个性、有创意的好作品的。试想在进行盆景造型时,如果满头脑想的是金钱,又怎能对枝干进行恰当的取舍昵?
至于所谓“流行树种”,其实是一种市场的炒作。盆景是长久观赏的艺术品,不同于时装,无所谓流行与否。各类树种都各有其特色,其所表现的美是不可相互替代的。选择树种,应根据个人的喜好、艺术表现的需要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等条件,完全不需要赶时髦。
个人以为,要想在盆景艺术上有所突破,就必须摒弃功利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坚持自己的创作思想,而不是迎合市场潮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有个性、有创意、经得起时间推敲的佳作。
二、坚持创作的民族性
排除民族审美标准不同的因素,国外盆景在某些方面确实走在了前面,尤其在培育技术、造型方法、工具材料等方面,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
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因承认与否而改变。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正视差距,发扬优势。那么什么是我们的优势?应该说地域辽阔、树种多样、资源丰富等等都是优势,但更重要的还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盆景之所以起源于我国,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积淀所至。近年来中国盆景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也是由于它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而这种民族特色的精髓就是画意与诗情。
世界文化贵在百花齐放,多元并存。一个文化圈里的东西,放到别的文化圈,很容易让人觉得陌生、新奇,从而引起惊叹;而如果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那就更具有无穷的魅力。在盆景已天,只有坚在世界上最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