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青年创意盆景展随感 - PenJing8
全国中青年创意盆景展随感
2019-08-06 12:36:30  浏览:14
 创意·创新·创未来——全国中青年创意盆景展随感
 
  当一件件盆景带着从未面世的形貌怯生生地端坐在你面前的时候,当一件件盆景带着清新洒脱的神采水灵灵地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当一件件盆景带着汪洋恣肆的个性活脱脱地矗立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想说什么?你一定想说,终于等来了,终于等来了这样一场以创意创新为主题的盆景展览

 
不错,这汇聚了新面孔的盆景集结号,在春风化雨的时节挺进沂蒙,震撼亮相,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创意,这个充满奇思妙想、拥有无限创造力的词语,在这里被盛装推出。
 
全国中青年创意盆景展随感
 
创意之本——新
 
创意,创出新意者也。新,成了创意最根本的标签,最贴切的注脚。这里面包含了深邃的思想、跳跃的灵感、丰富的想象力、独辟蹊径的艺术眼光和不拘一格的技艺手法等。当这些元素融入一件件盆景中,就显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气象。
 
      看多了盆景界大大小小的展览,莫名地就会产生一种审美疲劳。虽然各个展览皆主题新颖,展品精彩,但老面孔的一次次不期而遇,让人再也没有了初见时的兴奋和激情。哪怕再成功,再经典,也熟视无睹,复归平淡。于是人们开始在心里默默呼唤,什么时候能看到一场全是新面孔的盆景展啊?
2019年春天,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下称中盆会)和山东盆景联盟的通力合作下,这个埋藏在许多人心底的梦想终于第一次实现了。137盆从未在展会上露面的新作品,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力拨动了观众已经有些倦怠的神经,激起了他们一睹为快的急切之情。这是多年来在展会上不曾遇到的场景了,令人赞叹,令人感怀。
 
      作品之新
      
这些作品吸引人的,无非就是从头到脚透出的“新”字。无论优美与否,成熟与否,因了这个“新”字,便有了创意之美,创新之韵。
 
所谓“新”,在这里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构思、选材、造型、技法等方面突破了众所周知的传统做法,很好地诠释了创意的主题。这种“新”对作者技术和艺术的要求都比较高,有着相当的难度,但却是挖掘人才、塑造精品、开拓创新思路的绝好方式。这类作品比较有限。二是立意构思和创作手法等都基本因循传统,但作品制作精良,成熟度高,从未在展会上露过面。这类作品相对多些。
      这里我们来欣赏几件本次比较有创意的金奖、银奖等作品。
      
真柏是有着广泛创作空间的树种,可以任想象力自由驰骋,因而在展会上大放异彩。真柏大多用来表现盘曲、旋扭等富于张力的意象,但如果不去刻意追求那种力度非凡的扭曲效果,而是因材施艺,任树干自然舒展,再剪出松树般的片层,倒还真有几分似松非柏的感觉,透出谦谦君子的儒雅(图1)。这是郑晨代表盆景乐园送展的作品。山东李国宾的《蛟龙探海》貌似走了寻常路,但栽种角度的灵活调转,让线条优美的树干动感十足,活灵活现(图2)。
 
 
 
榆树耐修剪,利用这个特性,浙江的黄学明开动脑筋,大胆探索,最终修炼出一套纵剖树干的独特技法,能使单干树一分为二变两棵甚至成为丛生的多干树,令人叹服。
 
 
广东的盆景创意和盆景技艺向来底蕴深厚,备受推崇,精品迭出。这次罗小冬参展的雀梅盆景《层峦耸翠》,再一次让人们领略了岭南盆景创意之精妙、造型之奇绝、技法之娴熟、年功之老到。厚重的树冠落在半圆的主干上端,全树的重心都凝聚在二者交汇的点上,感觉好悬。妙在强大的树根让一切险中有稳,稳中有动,线条优美,气势贯通(图3)。
 
 
树与石是自然界相依相生的神仙眷侣,衍生出千姿百态的动人景象,成为盆景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和抒写创意的良好载体。广西桂林李平创作的六月雪盆景《漓韵欢歌》便是其中出色的一件。一棵附石而生的小树历经38年的磨砺,终于长成老态龙钟的“树干”,跃动的枝条和嫩绿的叶片与之形成了新与老、动与静的强烈对比。
 
小微型盆景向来不以体小而示弱,既然不缺创意,不缺技法,不缺年功,也就不缺气势。于是一件件小巧玲珑的作品与体量大它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巨无霸大大方方竞争,气定神闲,毫无惧色,自然也将金奖收入囊中。山东蒋丽蕊的一个小品组合《天地间》(图4)获得金奖,而上海卫正军更是以一组小品中的一件摘下桂冠。
 
 
 
还有一类作品追求的不仅仅是外形,更是幽远的意境和浓郁的文化气韵。张延信的《寒林阔野》(三角枫、黑云母石)就像一幅弥漫着淡淡墨香的山水画,以超出常规的大面积留白,给人空旷浩渺的心灵感受,再现了元代画家倪瓒带着禅意和寂寞情怀的山水画意(图5)。
 
 
 
 
拒绝老面孔,欢迎新面孔,是这次展会设立的门槛,也是其最大的看点。凭着这一点,它吸引了全国盆景人的眼球。赞叹之余,我也发现有些作品新则新矣,却并不成熟,有的甚至带着绑扎的铝丝。就此请教中盆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克文,他哈哈一笑:“只要是新的,只要是原创的,我们就接受,哪怕带着铝丝我们也容忍了。毕竟是第一次嘛,以鼓励为主,以后再搞我们就会慢慢提高门槛了。”原来是这样的初衷。确实,第一次不求尽善尽美,但求迈出这一步。
 
      表演之新
      
      
这次同样举办了技艺表演,但这次表演的特点不在于表演本身,而在于能够直接倾听大师和高手的点拨,提出问题,现场解决。这次大会特意安排郑永泰、魏积泉、史佩元、李云龙范义成、沈柏平、张志刚、吴德军、谢继书等大师和卞海等多位高手为表演者现场指点,又安排圈内大家胡运骅赵庆泉现场点评。因为零距离,因为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氛围热烈融洽,表演者受益良多。
 
 
有位表演者拿出一件三干黑松,请赵庆泉大师指点。赵庆泉仔细观察了三干基部的走势,告诉他三干中有两干走势比较协调,而另一干基部的弯度与两干相对而生,以至于上部与两干交叉,如果做成三干,树势很难协调,建议他去掉这一干,改成双干。他虽然心有不舍,但很是叹服,知道了舍在盆景造型中的重要。
 
 
      还有一位表演者就一棵松树请教卞海,卞海审视片刻,指着中部右侧保留的一个小枝说:“最好去掉它。”表演者马上截去,造型立时清爽了许多,也更有韵致了。
      
简,是表演者普遍感觉受启发的思维。一般盆景人特别是初学者大都有一个感觉,就是虽然没有追求繁复,但却常常不愿舍弃。明明无用甚至添乱的干或枝,宁愿绞尽脑汁给它们安排一个怎么都不合适的位置,也不肯当机立断舍去。但在这次表演中,大师们给他们最直接的指点就是一定要求简约,做减法,这样才能不受干扰,看清基本骨架,打下巧妙构图的基础。而且从美学上讲,也是贵简不贵繁的。
 
 
如此接地气的技艺表演值得加以大力推广。
 
 
      论坛之新
围绕着创意创新的主题而展开的论坛,其本身就带着创意的色彩。胡运骅、赵庆泉等前辈有历史、有前瞻的演说,在一定高度上让人们认清了创意创新在当今中国盆景界的重要和必要。紫砂盆制作名家朱水明,带着浓郁的禅意讲了盆在盆景创意中的意义,把大家引向了清静空灵的境界。史佩元从自己清奇古怪的作品谈起,旁征博引,论证了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的道理。
 
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刚刚被推上前台的年轻人卞海。他用自己一件件富于奇思妙想、敢于大胆突破的作品,告诉人们什么叫创意,什么叫化平凡为神奇,令人心服口服。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喻,他才是当天的红花——被前辈和同行着力烘托的红花。盆景界不正需要一批这样年富力强、锐意钻研、技艺高超、富于创造力的人才么?

全国中青年创意盆景展随感
 
 
创意之道——奇
 
创意,必须出新;创新,必须出奇。平平常常,何创之有?当然,出奇,不是没有章法的任意而为,也不是天马行空的任性之举,必须是合乎自然规律又有所突破的一种创造。
 
 
人们对新奇的东西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宽厚的包容心,因为毕竟迈出了跟以前不一样的一步。这一步足以带给人欣喜、兴奋甚至痴狂,哪怕它还不完美,哪怕它还不成熟。可见,不管是不是搞艺术的人,骨子里都是不喜欢墨守成规的。泛泛的艺术如此,盆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就更加呼唤推陈出新。然而,有生命的盆景要想推陈出新谈何容易?
 
 
这次展会中,史佩元的刺柏盆景《清奇古怪》成为最有争议的作品。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盆景人,史佩元在盆景创作上向来喜欢独辟蹊径,突破传统,大刀阔斧,抒写个性,所以他的作品无论人们喜欢与否都是绝无二致的。说起来,这件古怪奇特、个性张扬的作品也是一波三折。当年在金坛WBFF展上初露面时,是一组4盆,并不被看好。接着他又做了两次改作,4树合栽一盆,开始获得好评。但他没有就此满足,继续挑战自我,这次又变成了1树4枝的形式。有人认为造型比较散,有人认为年功不够久,也许眼下这个阶段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但这种大胆尝试、不拘一格的创新意识和韧性难能可贵,因而获得了本次展会的创意奖。今天的盆景界呼唤的不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力吗?也许一二十年后,《清奇古怪》会成为我们都能理解的经典,而依然保持内在的张力和锋芒。
      奇是一片云,跟着它,就能见到天边的风景;奇是一扇门,推开它,就能进入梦幻的世界。
 
 
 
因循传统,可以成为工匠。突破创新,才有可能成为大师。创意的魔力,就在于它能放飞灵感,放飞想象力,让心在突破藩篱的状态下恣意飞翔。
 
创意的最高境界是不仅形态新奇,更灌注了作者的个性和精神。透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清澈的心灵,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便是创意之魂。
 
纵观过去的和现在的大师,无一不是在技术、艺术和精神的三重磨砺下修炼而成的,缺一不可。
《刘松年笔意》是潘仲连大师最经典的代表作(图6)。40多年前它刚刚问世时,就带着离经叛道的新奇和凛然傲世的精神,旋风般刷亮了人们的眼睛。这件划时代的作品,是对当时盛行的规则式盆景的强有力的突破,给人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就是今天看来也不过时,可见作者有着怎样前瞻的眼光。
 
 
 
 
贺淦荪大师首创的风动式盆景,引领了一个时代。他的一件件风动式作品,抒写了关于风的浪漫神话,更体现了他对逆境不屈的抗争精神。其中尤以《秋思》最为经典。植入盆中的4个树种,因为协调统一的风动之势,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树在秋风中摇曳的动感和美感(图7)。
 
 
 
赵庆泉大师改良和创新的水旱盆景,带着优雅的文人气质,满目葱茏,诗情画意,见者无不驻足陶醉,毫无免疫力。又因不苛求素材,简单易行,有着更为广泛的亲和力,几乎到了无人不水旱的地步,推广之广难以想象。而他当年的成名作《八骏图》至今仍是人们描摹的经典(图8)。

全国中青年创意盆景展随感
 
 
这是一个时代的大师。在他们之前还有孔泰初、素仁等创出岭南盆景两个典型风格的更早的前辈。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传承的阶梯和脉络,现在历史把中国盆景的未来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该怎么办?
 
功夫在诗外。举凡这些大师,大都有着品性端方的道德修养,有着书画音乐的艺术才华,有着博览群书的文化底蕴,多年修炼,潜心积累,才能在时机成熟时推出可堪引领后人的创意。我们在仰望的同时,也要在诗外的锤炼上做足文章,下足工夫,不能仅仅拘于盆景的小圈子,为技艺而技艺,为盆景而盆景,否则我们的技艺会僵化,视野会狭小,维持现状已属不易,怎么可能再去创意创新?
 
 
这个展会是一次破冰之旅,振聋发聩,引领方向,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今天的我们任重而道远,今天的我们开悟而启程。修炼自己,积累能量,走出一条有当今时代特色的创意创新之路——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盆景的未来。
 
(来源于《中华建筑报》,作者刘芳林系原《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总编辑)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图文来源:中华建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