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季德是著名的扬派盆景宗师王寿山老先生的徒弟 - PenJing8
曹季德是著名的扬派盆景宗师王寿山老先生的徒弟
2019-01-18 16:36:28  浏览:55
 【温暖的非遗】看!那朵飘在泰州盆景里的云
原创: 小艺老师  行知艺家  昨天
 
从古至今,情感的寄托对象总是多种多样,而独特的风土人情,向来能够孕育出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形式。千百年来,在风调雨顺的泰州福地,这里的人们以草木和天地为题,将山河野趣融进方寸之间,又将天地浑厚谱入曲调之中,让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至今流传。
 
 
 
或苍古清秀,或灵巧飘逸,于一室一屋之角落方寸,见天地江湖之大,观春夏秋冬之变。
 
 
 
这便是扬派盆景之美,如同一片轻轻巧巧的云,在每一个观者心中投下江南的影子。
 
 
 
泰州是扬派盆景的发源地,起源于六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由泰州籍老艺人王寿山、万觐堂从祖传技艺传承至今。
 
 
 
在元、明两代之际,扬派盆景的技艺开始快速发展,到了清代,扬州、泰州一带广筑园林,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杨派盆景技艺随之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卷二里,谈到当时盆景已经是贵重礼品,“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 清代戏曲作家李斗在其著书里亦提到, “养花人谓之花匠,莳养盆景,蓄短松、矮杨、杉、柏、梅、柳之属。海桐、黄杨、虎刺,以小为最。” 
 
 
 
受扬州明清时候画风的熏陶,并受古城造园、养花传统的影响,扬派盆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虽只有方寸之大,但意境丝毫不弱,富有变化的枝节、如云清秀的造型,使得扬派盆景严谨而灵动,清秀而壮观。
 
 
 
时至今日,扬派盆景形成了“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的讲究,以及“干似山,枝似气,片似云”的基本特征。
 
 
曹季德是著名的扬派盆景宗师王寿山老先生的徒弟
 
 
 
以树为山,枝似游龙,叶如云薄,如此精心栽培的扬派盆景,好似在深山无人处,遇见了云雾缭绕中的百年古树。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举世无双的盆景,仍然具有生命力,若小心呵护,可木繁叶盛数百年之久。
 
 
就在如今的泰州扬派盆景馆,有一件已经流传500多年的镇馆之宝,那便是名为《郭子仪带子上朝》的绒针柏盆景,相传是明崇祯年间季驸马的心爱之物,后带回泰州又曾流失民间。
 
 
 
曹季德是著名的扬派盆景宗师王寿山老先生的徒弟,也是如今的非遗传承人,自1979年被分配到泰州市园林管理处工作后,他便将自己40年的时光,都赋予了盆景里的天地。
 
 
 
一把剪刀,几缕棕丝,一寸三弯的枝条与层次清楚的叶片,将这一方平淡的角落晕染出无穷的变化。
 
 
 
如今的曹季德,除了思考盆景作品本身,有了更重的担子,那就是泰州(扬派)盆景非遗传承的未来。盆景的精、细、慢,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快节奏,这让泰州(扬派)盆景的传承与传播之路充满了困难和摸索。
 
 
 
 
 
 
如何让这古老迷人的手艺一代代流传下去,并且重新焕发出繁盛的生命力,这不仅是泰州盆景的传人们正在探讨的问题,也是所有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盆景是山川草木凝结而成的优雅与精致,那么茅山号子,就是从大地中升起的鲜活与野性。
 
 
 
 
茅山号子 
 
 
 
凡是劳动民歌,总以粗犷直率为多,茅山号子也不例外。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的茅山号子,更是在粗率之外,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
 
 
 
 
 
 
相传,秦始皇在八达岭一带修造长城时,繁重的劳役令民工们整日苦不堪言,为了在繁重的劳动中消除疲劳,在劳动寻求乐趣,有的民工便随着劳动的节奏发出了“哼唷”的号子声。后来,幸有的茅山籍民夫回到家中,便将民工们在筑长城时哼的号子也一起带回家乡。
 
 
 
 
 
 
 
《里下河的父亲》
 
 
 
时间流逝,伴随着民间口传代代相袭,具有浓厚地方韵味和民族特色的茅山号子应运而生。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与充实的劳动生活中,将其演变出不同的曲调,以此配合不同的生活图景和劳作场面。
 
 
 
你且听这些号子的名称: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
 
哪一个,不是茅山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在长期生产劳动中激发出的情绪?
 
哪一个,不是经过劳累筋骨后苦苦思索的精神结晶?
 
哪一个,不是直抒胸臆、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和瑰宝?
 
 
 
 
 
 
这些从劳动人民口中唱出的小小号子,却浓缩了泰州大地上从古至今的喜怒哀乐。
 
 
 
“打起号子不费难/牛角扳弓两头弯/二十四个车拐随轴转/十二只脚板跟车翻……”
 
 
 
随着雄浑野性的车水号子的响起,蓝天下的茅山一带进入了农忙时节。田畔场头,圩堤渠边,随处可见挽起裤腿踏着水车的人群,一时只闻号子嘹亮,笑语飞扬,正是一幅蓬勃生长着的江南好春景。
 
 
 
 
 
 
“太阳下山黄又黄,栽秧栽到秧亩塘。众人闹主关秧门,弄脏姑娘花衣裳。姑娘不闹也不嚷,含羞脸红露酒塘……”
 
 
 
水灵灵的栽秧号子,又是别一种风味。明亮悠长的尾音远远一甩,便给茅山古镇撒上了一层夕阳的余晖,在号子的抑扬飘逸间,天地间的人与物,都显得那么鲜活水灵,风情无比。
 
 
 
 
茅山号子可谓是泰州兴化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号子之一。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茅山民歌手朱香琳将它带到首都北京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曾是江苏省歌舞团和地方文工团的保留曲目。
 
 
 
 
 
 
 “先生不来我就来,山伯私访祝英台。山伯家住河桥口,祝家庄上访英台。”
 
 
 
1956年8月,茅山民歌手朱香琳随江苏省歌舞团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并到中南海演唱了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茅山号子,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当朱香琳在毛主席面前唱响茅山号子的15年后,也就是1971年,又一位茅山号子的传承人出生了。
 
 
 
 
天生一副好嗓子的陆爱琴,自幼受家庭影响接触茅山号子,对茅山号子的喜爱有加并勤奋练习。伴随着陆爱琴的一路高歌,在2007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泰州”的演出,她跟与著名歌星周杰伦、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同台演唱并讲述茅山号子的由来,2011年,更是将茅山号子唱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茅山号子,穿过了泰州的岁月变迁,在如今留给我们新的感动。这就是来自于土地和生命的魅力,不投机,不取巧,只是凭着内心蓬勃又直接的感情,便不惧怕风雨的洗刷。
 
 
这些饱含着泰州风土人情的传统文化,随着时光流逝,有过辉煌,也有过落寞,但它们始终如同这片土地一般,灵动而暗藏力量,厚重而饱含生机。在浮动着、变化着的世界里,它们是一株植物,将根须深入到几千年的岁月里,汲取着光明和希望,顽强地生长着。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