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苏州拙政园小微盆景展 - PenJing8
作品赏析苏州拙政园小微盆景展
2018-10-14 12:36:25  浏览:42
 作品赏析:拙政园小微盆景展
 
盆景被誉为“浓缩的园林”。盆景与园林一脉相承,交相辉映。2018年10月12日开始的拙政园小微盆景展受到了很多园艺爱好者的关注。
 
 
 
此次小微盆景展览作品均选自盆景技师范敏樑负责带领赵佳明、冯晨等年轻工作人员管理养护的片区。下面,请各位跟随小编一起欣赏此次盆景展的部分佳作吧。
 
 
这是拙政园收藏的一盆周瘦鹃的盆景作品,周瘦鹃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0年了。范师傅介绍,其80年代参加工作时,这盆作品就是这般姿态。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其原有形态,养护功夫可见一斑。
 
这是一棵附石式盆景,榔榆从一块砂积石中长出,主干向左侧斜出,与支干分叉成Y字形,并剪成二片枝片;桩体重心略偏左,但与似如起伏之二峰的砂积石之形融合一体,妥贴得体,犹如山上一棵姿态秀美的百年老桩。原作具有的文人写意气息、流派风格,至今风姿犹存。
 
 
作品赏析苏州拙政园小微盆景展

 
这是朱子安大师的一盆遗作。朱子安是盆景大家,怀素是书法大家,故以怀素为其景名。
 
树桩是朱子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与盆景技工到苏州西郊的木渎、光福一带山野挖得,经整形修剪而成。近三十年来,养护者精心养护、潜心管理,你看,桩体粗硕,枝叶分布自然均衡,三角形的冠幅与桩形比例得体,增加了美感,可谓精细之作,基本保持了大师原作的风格特色;而养护者盆景技艺之娴熟、管理之细腻可见一斑。
 
 
这是朱子安长子、江苏省劳模、拙政园盆景组组长朱锦源的一盆树石盆景遗作,锦松由其80年代嫁接。四棵锦松右高左低,疏密错落,中间配置一块玲珑太湖石,留有一定的空间;“无声胜有声”,枝繁叶茂的林中,几个文人雅士雅集寻趣的意境跃然盆中。运用浅白色、长方形石盆,与太湖石之灰白色一致,使其与深绿色的针叶形成色差,以突出主体,两者相得益彰。
 
此作品一直由其徒弟范敏樑养护管理,纵观整体,植物长势兴盛、造型效果良好。锦松历来为珍贵盆景树种,其枝干呈立体状龟裂是该树种独有的特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这是朱锦源的遗作。一棵斜干弯曲、只剩半片表皮、木质已经全部枯朽的榔榆桩,根基部与裸露的根系可谓盘根错节,似如根雕作品,没有生命迹象;然而,就在这如同朽木的顶端,几支分枝自然舒展,形成伞状枝片冠幅,有亭亭如盖之势,给人以惊喜,体现了植物顽强的生命力。苏州盆景多以枯朽、老态野桩为素材,通过精心管理、辅以艺术元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如同枯木逢春,由废变宝,显示出盆景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一棵生长不太健康、枝干不均衡的地柏,似乎失去了它的价值。作者经过思考,对该桩进行了改型艺术处理:一是除左下部分保留枝叶外,其余全部剪除;二是对上部本无枝叶的枯干作舍利干处理,以与主干区别;三是重点养好保留的枝叶部分,控制冠幅的大小,并与整体造型、效果协调一致;四是主支干造型简练而见艺术,唯一一枝支干与主干作180度大回拐,起到平衡和优美造型的作用。作品处理大胆、有创意,按舍利干做法,应涂白处理,以与深绿的针叶形成色差,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
 
一棵自然扭曲向上的黑松,挺拔、高挑,基部根盘盘绕、裸露,主干表皮翘裂,古朴而老态;支干造型集中在植株上部,枝干均作下垂处理,包括顶枝,符合植物自然生长特性;尤以左侧下部一大飘枝最为得体。整体造型自然飘逸、枝干布局恰到好处;选择圆盆、又辅以人物摆件、红木几座,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作者将作品拟人化,因其形似如作者站立、伸出右手,“请多多指教”之谦恭姿态,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