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为了树立丰产优质高效典型,纷纷兴起举办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热潮,这是值得赞赏的。但一些地方盲目跟风,竖起醒目的大招牌,却没有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往往成为领导观光的“盆景”。
这种看上去很美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却不受农民欢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是地块地力的差距较大。示范园往往选择在土地非常肥沃,并且便于领导和群众参观的临近公路的地方。但农户拥有的土地地力的差距比较大,相当部分土地比较瘩薄且交通不便,特别是在山区更为突出、根本不可能搬用示范园里肥沃土地的丰产方法。
其次是投入能力的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民缺少投入能力,在经济上、肥料上、劳力上都需要精打细算,要把有限的投入基本均衡地施用在自家耕种的全部土地上,而且当前农村外出打工的人比较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农民没有钱去雇工,也没有工可以雇,精细的管理不能到位,不可能有示范园那么丰产。
第三是目标追求的差距较大。示范园的根本目的应该是“范”,“示”只是一种手段,可在许多地方本末倒置,只追求“示”,至于如何去“范”,一般少有人问津。而靠地生活的农民基本依赖于耕种收入,他们唯一看重的就是种植的经济效益,他们不会采用高投入低收益的办法。
为此呼吁,各地农业科技示范园不能再搞花架子,要少一些得不偿失的盆景农业,多一些农民用得起用得上的适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