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植物和山石上 - PenJing8
中国盆景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植物和山石上
2018-08-03 12:29:04  浏览:34
   邢升清,1964年生,江苏六合人。1982年毕业于苏州农业技术职业学院,园林专业工程师,现任扬州盆景研习所盆景师傅。从事盆景艺术工作三十多年,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盆景创作崇尚自然,注重文化品味,追求意境的表现。盆景作品多次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在有关报刊上发表论文和专业文章数十篇。
中国盆景是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结合的产物。它的组成材料——植物、山石、水土等,以及其表现出来的景色都具有自然属性,有着其各自的形态和色彩,其中植物还富有顽强的生命特性。这点与绘画、雕塑等其它艺术有着本质的不同,盆景享有着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当然,盆景除了自然美之外,还必须具备人工美,适当的人工不可缺少。“自然”与“人工”是盆景艺术中的两个重要因素,研究和探讨“自然”与“人工”的有关问题,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盆景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盆景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植物和山石上
一、中国盆景的自然美
中国盆景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植物和山石上。盆景植物以树木为主,花草为辅。树木的自然美包括根、干、枝叶、花果和整体的形态美,以及四季和树龄变化的美。
盆景树木的根部是基础,根形要求与树干、树姿相协调。一般地说,根部以稍微裸露土面为宜,当然也有露出土面较乡的提根式。根系发达的树种常作盘根错节、悬根露爪之势,以其根部美感作为重要的观赏角度。树干有曲直、欹正、偃卧的变化。直干刚劲挺拔,曲干天矫多姿,各有千秋。树干的色彩也有多种变化,同时干皮也有光滑、粗糙之分。
枝条一般分布于主干的四周,依生长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上伸、平展和下垂。枝条要有粗细长短的变化。常见的枝形有飘枝、垂枝、跌枝、风吹枝等,枝形需与树形相配合。叶片的形状干变万化,叶片的色彩也很丰富,常见有深绿、浅绿、黄色、橙色、红色、紫红色、复色等,尤以秋季叶色变化最大,层次感最强。
花和果实是部分树木的主要观赏器官,色彩鲜艳,有些花果还具有芬香,给人们以特殊的视觉和味觉享受。
树木盆景的根干、枝叶和花果各部分的形态和色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既和谐又富有变化的整体美感。盆景是活的艺术品,随着季节和树龄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欣赏效果,这点是其它艺术品所不能达到的。欣赏树木的四季变化和成长过程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乐趣。山石的自然美感主要表现在山石的形状、质地、纹理和颜色等方面,这些自然特性也能给人美的愉悦。山石的外形有峰峦状、嶙岣状、层叠状和浑圆状等等;山石的质地有软硬之分;山石的皴纹有披麻皴、斧劈皴、乱柴皴、荷叶皴、折代皴等;山石的颜色也各不相同,同一种山石也有变化。
此外,盆景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盆钵和几架,虽是人工产物,但仍保留着一定成分的自然美。天然云盆和树兜几架,更加古朴雅致,妙趣天成,别具一格。
二、中国盆景的造型加工要领
盆景创作过程中的一切人为因素都可视作人工,本文重点探讨造型加工要领。
树木盆景的造型加工方法主要有修剪、蟠扎、雕刻和嫁接等。修剪是树木盆景造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常认为修剪成型的树木盆景比较自然。如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地区,树木盆景主要采用修剪加工的造型方法,即著名的“截干蓄枝法”,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它地区的自然式翁景造型中,修剪也是主要方法之一。萌芽力强、生长快的杂木类常以修剪为主。竹类、南天竹、虎刺等植物不宜蟠扎,经过适当修剪和拼栽布局,再点石和布苔,即可成为佳品。
蟠扎也是树木盆景造型加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在北方地区,树木生长速度较慢,完全依靠修剪成型,有一定难度,故常把修剪与蟠扎相结合。蟠扎分为棕丝蟠扎和金属丝蟠扎,两者各有利弊。规则式一般采用棕丝蟠扎,自然式主要采用金属丝蟠扎。现代盆景以自然式为主流,故金属丝蟠扎为流行的主要方法,也可以将金属丝与棕丝结合起来使用。蟠扎加工带有强制性,因而要注意弯曲程度和方向的变化,把握好尺寸,否则会有矫揉造作之嫌。现代盆景一般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通过粗扎细剪成型。松柏类由于生长缓慢,故蟠扎成分相对较多。

 
中国盆景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植物和山石上
雕刻主要用于松柏类和粗老树桩主干和枝条的加工,使用得当会使树木显得苍古奇特,做成所谓的”舍利于”和“神枝”。雕刻加工必须慎重,宜少不宜多,并尽量少露人工痕迹。
嫁接主要用于解决缺枝、缺根的问题,或用于改良品种和促使开花结果,生产和创作上已广泛使用。但需要注意接口以不露痕迹为宜。
山水盆景对山石的加工主要是切截、雕凿和拼接布局。山石加工布局完成后,必须栽种植物和培养苔藓。软石易于雕凿,应力求少露人工痕迹,硬石雕凿加工较难,不雕或少雕为宜。选择树木要一求形态自然。水旱盆景使用的树木和山石均需加工。水旱盆景常以合栽树木为主,山石为辅。对树木强调形态自然而富有野趣,工整严谨的树木不宜采用,对树木的加工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水景盆景多采用硬石,一般来盆景泰斗徐晓白先生曾提出的“三个结合”和“三个为主”原则.对于我们今天的盆景创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正确处理好自然与人工的关系
最近笔者反复拜读了胡乐国大师的相关文章,收获颇丰。对于传统、自然式盆景和规则式盆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自然式盆景本着师法自然,因材施艺的原则进行创作,以注重自然和追求意境为审美标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创作自由度大,限制少,因而有利于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意境的表现。至今,自然式盆景仍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我们学习、研究和创作的重点。
规则式盆景过分追求人工技巧和装饰效果,缺少自然气息,造型干篇一律,很难表现出意境和诗情画意,它存在着较多的弊端。但规则式盆景也是中国盆景历史的一部分,它的造型技法对于我们今天的盆景创作仍有一定借鉴作用,我们应当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它。笔者认为,对于规则式盆景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批判继承,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要过度赞美。
人类来源于自然,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随着社会向现代化发展,人民离自然越来越远,因而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就更加强烈。现代盆景趋向自然是必然选择,今天我们的盆景创作应遵循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还于自然的原则。
盆景艺术是与自然紧密联系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所具有的生命特性,决定了它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和植物的生长特性,不能凭空捏造和随意扭益。我们应当敬畏自然,学习自然,尊崇生命,善待每一棵花草树木,不能任意损伤摧残它们。没有爱心是不可能创作出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盆景精品。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和比较长久的寿命是我们每个盆景人心中应牢牢坚守的信念,这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历代艺术家所遵循的根本的创作原则。中国古典园林是最能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精神和东方生存智慧的生命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盆景和园林密切相关,一脉相承,因而盆景创作也应如此。
中国盆景具有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的优秀传统。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和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这是中国盐景的灵魂,也是我们的民族特色。我们应当继承这些优秀传统并不断地加以发展创新。
崇尚自然并不意味着不要人工,适当的人工是必须的,关键是要把握分寸,在自然和人工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恰到好处。以自然为主,人工为辅,不让人工占据太大的比例。以“七分自然,三分人工”为宜。尽量保留自然材料的美态和神韵,因材施艺,巧用人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人工部分应做到不露或少露痕迹,以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在正确处理好自然与人工的关系上,许多盆景大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例如:孔泰初的苍劲自然、气势雄伟的大树形盆景:贺淦荪的节奏明快、动感强烈的动势盆景;胡乐国具有中国特色,苍古入画的松树高于垂枝式盆景:赵庆泉的自然气息浓厚、意境深远的水旱盆景。大师们盆景创作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盆景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化的自然。自然与人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然是人工的基础,人工是自然的完善,自然与人工共同组成了盆景艺术,两者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的盆景创作时常出现一些违背自然规律、人工过度的情况。例如,部分松柏类盆景的“会利干”和“神枝”成分过大,大量活体被剥除;少数创作者片面追求枝干弯曲,在较粗树干和枝条上随意开刀和打孔,强行弯曲。这些方法严重摧残了树木,影响了树木的健康成长和树体寿命:一部分自然式树木盆景造型过于工整,缺少变化,出现局部布局规则;少数文人树修剪过重,仅剩项部极少枝叶,严重影响了树木生长和光合作用:少数山水盆景栽植的树木过大过多,比例失调,还有些山石加工的痕迹过重:一些水旱盆景的树木剪扎加工过度,失去了天然野趣等等。这些现象令人深思,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