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有这样一个漂亮的盆景园~
躬耕盆景园,蜚声海内外。现年65岁的冯连生,执着盆景事业30余年,在今天的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盆景界,可谓当之无愧的盆景艺术大师。
冯连生的盆景园,坐落在风景宜人的温泉香吾山脚下,占地四五亩、集纳了600多个盆景作品。漫步园中,看那山石盆景,重峦叠嶂、奇峰飞瀑;再看树木盆景,朽木新枝,苍劲古朴;还有树石盆景,峰壑峭立、树木峥嵘,颇有自然野趣。
风餐露宿只为爱
冯连生自小就喜欢花草树石,但正式创作盆景是在1987年。那时,原水利电力部举办首届盆景展,作为参赛单位,省电力局将任务交给了咸宁。当时,在咸宁电力部门工作的冯连生,因擅长摆弄花草,而接下任务。接到任务后,冯连生每天外出观察,寻找灵感。经过几个月的琢磨,山水盆景《家乡小水电》诞生了。它以新颖精致的造型、丰富的意境一举夺得水电部盆景大赛的金奖。其后,又被选送参加首届中国花博会大赛,再一次获得金奖!
初露锋芒,让冯连生开始真正走上盆景创作之路。正值咸宁地区电力局建起盆景园,单位决定交给他负责打理。此后,冯连生开始系统学习盆景相关理论,还拜中国盆景艺术泰斗级大师贺淦荪先生为师,不断丰富在盆景栽培和造型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30多年来,为了寻找高品质的盆景素材,他寻遍鄂湘赣等地的山山水水。在深山老林,他凿石攀岩、风餐露宿,几次差点丢了性命。有了盆景素材,冯连生十几年如一日地耐心培养,细心修剪、造型,养出精致的盆景,实现心中的盆景蓝图。
天道酬勤,冯连生的盆景作品在国内外盆景界大放异彩。各种国际、国内盆景大赛上,冯连生屡获赞誉,奖项不断。日本、澳大利亚、印尼等国纷纷邀请他参加国际盆景研讨会,台湾盆景界对他更是格外尊崇。2004年,冯连生的名字出现在《世界艺术家名人录》上,更是让他声名远播。
独树一帜创新品
不断创新是保持盆景恒久生命力的源泉。随着学习实践的深入,冯连生开始有意识地推陈出新,摸索自己的风格特色。
他融合岭南派树木盆景的技法造型和上海的山水盆景特色,将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有机结合,“树石相依、组合造景”,使盆景创作自然美与艺术美、意境美巧妙融合,逐渐形成“树石组合盆景”独特艺术风格。
“通过构思将完整树景与完整山景结合,使之成为相互依存的整体,既能观树景又可赏山景,更能充分地表现大自然的风姿神采。”有了这样的创作理念,冯连生的盆景作品总是呈现给人们一种山石绕树、树植石中、山石代盆、盆景结合的景象,达到“树使石生、山因水活”的艺术效果。
《暮川夕照》就是其代表作之一。用山石为“景盆”,树景山石融为一体,可随意变换成景单独欣赏,整体画面近树远山,主次分明,聚散成趣。还有《别有洞天》、《南岸远眺》等一系列盆景,以山为骨,水为命脉,树为衣裳,树石刚柔相济,整体协调统一。这些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展览并获得众多奖项。
冯连生还在树石盆景理论上颇多建树,发表了《树石结合、开拓创新》等20余篇论文专著,他的“树石组合多变”理念也获得了国内外盆景界的广泛认可和推崇。
钟情家乡地域情
冯连生在盆景选材上,钟情就地取材,因材制宜,在创作上,经常以咸宁本地为题材或创作背景,展现浓郁的地域文化风情。
比如树石盆景《赤壁春晓》,冯连生采用本地榆树和龟纹石等,树石镶嵌,相得益彰,山、树、湖、悬崖共同组成一幅静谧的赤壁湖光山水图。同样以家乡山水为题材的作品还有很多,《我家就在岸边住》、《情满淦溪》、等,以温泉“母亲河”淦河为题材,表现了鄂南水域的秀美风光;《暮川夕照》、《密林深处》、《老榆荫浓》等,描绘了咸宁山川壮美,古木参天的生动形象。
除了专注于盆景事业,冯连生还致力于传承和推广盆景艺术。上世纪80年代,在冯连生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鄂南盆景艺术研究会。通过他牵线搭桥,1995年首届华中地区树石盆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给鄂南盆景界带来了新思路。2003年,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在我市举行,冯连生策划的盆景根艺展充分展示鄂南特色,成为竹文化节亮点。2012年,首届岳九咸盆景赏石展在我市开幕,获得各方称赞。
同时,冯连生还不遗余力地传授盆景技艺,全国各地许多盆景爱好者慕名前来求教,他总是倾囊相授。他兼任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林特产专业客座教授,手把手教学。为了普及盆景知识,冯连生将盆景园全年免费开放。
如今,年近古稀的冯连生心境更加平和宁静,培育盆景、讲学授课成为他晚年生活中最幸福的内容。看那庭前院后的松柏,历经风霜,更显苍翠,如同他一生执着的盆景艺术,生机勃发,万古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