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上海植物园,上海 200231)
摘 要 海派盆景以自然、精致的特点闻名于世。海派盆景历史并不算悠久,但是其独特地地理位置、鲜明的文化特征造成其不可替代性。作为五大传统盆景流派中最年轻的一支,海派盆景树种、造型、制作手法上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上海植物园盆景园不仅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盆景专类园,也是上海植物园的特色名片,中国盆景的骄傲。
上海植物园风景秀美,各专类园各具特色,其中以盆景园最具代表性。1978年,盆景园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占地4 hm2,汇集了以海派盆景为主的精品2 000余盆。顺着精心设计的游览路线缓行,周边布置花木山石,墙角屋隅偶尔点缀数丛青竹,静谧幽深。海派盆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造型特点跻身中国传统五大盆景流派,得到承认,自有其成。
1 历史起源
1.1 上海地区盆景起源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植物生长。而其地处长江下游的三角州地带,自滩涂演变为城市,是经济发达、艺术汇集之地。自然条件的优越,经济文化发达 提供了盆景艺术发展的空间,作为精神层面需求的盆景在上海逐渐流行起来。
上海环境宜人,商贾云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审美要求都会提升,从刚开始在自家简单栽培盆栽以装点家居,慢慢发展到对盆中植物进行造型,提升美学价值。加之距离古老的苏州、杭州、扬州等盆景历史悠久的城市较近,达官贵人相互往来,学习切磋,逐渐形成了上海地区盆景赏玩的氛围。
1.2 海派盆景的形成
上海具有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点,水土偏碱,宜栽植物种类受到了局限,故海派盆景并没有像岭南盆景那样树种丰富,相对单调,但是资源充分。海派盆景几乎都选用松、柏等有限的几种强适应性、较耐寒的植物,如代表性的大阪松,这样逐步确立了海派树种常绿、生长较缓慢的风格;而上海地区向来人多地少,受到空间限制,故而又发展出微型盆景这一著名的代表形式。掌上盆景形简意赅,玲珑精巧,是海派盆景盛名的表现之一;海空、港口讯息便利,各种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有更多的机会博采海内外盆景艺术之长,尤其是与日本、台湾地理位置接近,文化交流频繁,上海盆景造型特色与外来文化相结合,融汇贯通,逐步形成了海派风格。
海派盆景在发展初期,并未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而是在本地的慢慢融合中,逐步衍生出来的个性特征。流派都是不自觉经过长期过程而形成的,每代名师都认为那么做就美,别的做法就不美,压根儿没想到创派[1]。盆景在本地的环境作用下不断去适应,形成地域特色;创作者不断地学习、汲取,在周围小环境的作用下形成创作个性,外在表现为个人风格,内在逐步形成本土体系,这样在自觉和不自觉地发展中,上海地区自然流畅、精巧细致的风格慢慢成为主流,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3 上海植物园盆景园建园
上海植物园盆景收藏如此丰富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完成的。早在抗日战争前,上海虹口区花园路上有12家日本侨民开设的园艺场,专门生产经营从日本进口的花卉、盆景。抗战胜利后,这些日本侨民纷纷回国,盆景由国民党农林部接收,集中放置,并留用了日本盆景技师平井秋二和佐佐木先生。解放后这批盆景并入龙华苗圃,目前,盆景园中部分大阪松、黑松、真柏等都是这批盆景经改做,由二位技师及其徒几十年精心养护而成的。上海植物园盆景园建成,是由当时政府重视、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决定。
1954年,在人民公园举办上海市首届菊花展览,盛况空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当时市政府决定将这次展览的门票收入用于收购盆景,于是派员赴上海周边盆景产地搜罗盆景佳作。有些地主富豪、达官贵人家遗存的盆景也被收购,源源不断地运抵上海,从水路抵达张家塘上岸。无论扬派的云片式盆景,还是苏派六台三托一顶的盆景,包罗万有,为龙华苗圃盆景收藏打下了丰富的基础。在公私合营的高潮中,黄德邻先生经营的黄园中的来自日本的松柏盆景和杜鹃、茶花,祥顺农场的杂木盆景为主的各类盆景也并入龙华苗圃,使龙华苗圃的盆景收藏达到当时国内一流水平。
故当龙华苗圃改建上海植物园时,其最为值得骄傲的资本,最具代表的特色即为盆景。这也是当时水平最高、数量最大、受到各方关注最甚的盆景集中地,至此上海市政府决定在植物园内专门设立盆景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盆景创作与研究,从而成为海派盆景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