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盆景实际上较早引入画意作为鉴品标准 - PenJing8
我国盆景实际上较早引入画意作为鉴品标准
2018-04-11 13:22:43  浏览:9
 三、盆中“画意”
 
(一)“线”与“白”在盆中的对应与实际处理方式
 
如前文所言,“画意”需要“笔意”“诗意”的相互映衬,而盆中“画意”是在花器的范围内,由“笔意”“诗意”和绘画的“画意”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境。我国盆景实际上较早引入“画意”作为鉴品标准,而此处亦有问题产生,即盆中之“物”如何对应画中“笔意”。
 
从图1到图3可以看出,图2与图3中较为直立的树是在模仿图1中树的“笔意”,盆中石块的排布也是根据图1的参考和实际放置的推敲而构成的。由此亦可看出,周瘦鹃作品中多有遒劲的枝干,而所选的山石亦嶙峋奇怪,这就是赵孟頫所言之“石如飞白木如籀”。这表明,在古人或周瘦鹃的眼中,盆景中所用物件越遒劲,越瘦漏透皱,实际上越能消解观者对真实之物的印象。

 
我国盆景实际上较早引入“画意”作为鉴品标准
 
而如何展现“笔意”于盆中,实际情况大致如下:制作之前,作者会在心中对作品的最终效果有大致的、“画意”的意象,然后亲自挑选山石花木、盆盎器皿,注意结合该作品最终效果的意象、山石花木带有的“笔意”关系以及盆盎器皿的造型进行挑选。挑选完之后,作品也接近完成。作者会将山石花木置入盆盎中,根据选定好的观赏角度以及最终意象,推敲它们之间合适的位置关系,最后填土种植或置水置石,完成。
 
以上这种制作程式承自何传统,目前可供查考的文献中尚未发现,而借日本造园传统可以推断出我国传统对于盆中“笔意”的处理方式。在日本的造园传统中,具体造法如下:日本传统造园师结合自己预想的对庭园的意象,站在园子某处(或禅室面向禅庭的檐下)指点手下弟子按照自己的指示放置山石花木,同时造园师会比较各物之间的关系,一旦有不合适处,立即指挥弟子去修正,如此方能成园。
 
(二)周瘦鹃的贡献
 
周瘦鹃盆景作品中对“笔意”的处理取乎古法,而“画意”与前代诸家却有不同,故此,他在展现“笔意”方面做出的改变值得当代人讨论学习。周瘦鹃早年作品(图3)模仿古人“画意”,然而图4盆景的“画意”虽从未出现于古人“画意”中,却意味非常,答案都在那梅桩之上:图4中的梅桩有枯笔苍劲之“笔意”,原得自周瘦鹃好友顾公硕致赠,完全天然,生机勃勃更显梅桩的独特。
 
要知当时盆玩承自晚清,人们为了快速得到自然之物中蕴含的那种“笔意”,多采用盘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栽培,然而人们以此种方式获得的植物是以人的审美方式为标准,并非植物本真的“笔意”。而周瘦鹃的改变正在于此——他以文人意趣挑拣天然山石花木,欣赏它们蕴含的“笔意”,却不绳束以显“笔意”,如此制盆景,足见高明。另外,周瘦鹃还常常脱离古画,创造“画意”。这里的“画意”是他对古画多年体会、对人生之经历⑧心得的真性灌注,每置一花一树一石,皆以心会,虽“取法乎上”,终成自我变革。
 
结语
 
综上所述,周瘦鹃盆景以古人绘画的“笔意”入盆,藉个人心性(经历、学识、阅历等形成)以产生“画意”,其遴选花木,以云林八大为意象,择取山石,得元章石涛之况味,感观者心、动观者意,不独取法乎上,有自创之法,于古人画意之外又添新意,足可启迪后学,以攀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