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鳌退食笔记》解读了解宫廷盆景的来源 - PenJing8
对《金鳌退食笔记》解读了解宫廷盆景的来源
2018-04-07 22:49:19  浏览:25
 四、《万寿图》中独立景观的盆景陈设
 
还有一类,就是以盆景作为独立的景观出现的。第四卷中,在“太平有象”匾额亭旁一座长方形露台上,陈有一盆巨型红桶万年青盆景(图13)。这类万年青盆景,《康熙六旬万寿图》中就出现过。《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三》提到它时,称其为“有一统万年青亭,万年青,草名,高尺余,叶菁葱可爱,四时不凋,一名千年运”。名为“千年运”的万年青,时隔四十来年,再次以红木桶栽万年青盆景,按谐音称“一统万年”的形式,出现在恭迎皇太后回宫的道旁,应是清廷欲借此意,为帝后祝福’为朝廷祈运吧。
 
五、对《金鳌退食笔记》解读了解宫廷盆景的来源
 
图中绘有数量如此众多的盆景,绝非偶然,这是因为盆景在明清时候十分盛行。身为康熙皇帝老师的高士奇,在其《金鳌退食笔记》就记载了清廷在西华门外南花园养盆景的情况:“南花园在西华门迤南东向,明时曰灰池,种植瓜蔬,于炕洞内洪养新菜,以备春盘荐生之用。立春日进生萝卜,名曰咬春。本朝改为南花园,园杂植花树,凡江宁、苏松、杭州制造所进盆景,皆付灌植。秋时收养蟋蟀,至灯夜则置之鳌山灯内,乐罢忽闻蛩馨自鳌山出。

对《金鳌退食笔记》解读了解宫廷盆景的来源

 
其余杂花奇树,不可名言,按时舁送各宫殿安放。”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清廷对盆景的喜爱,远超明廷对生鲜菜蔬的喜爱;将明代培植蔬菜的灰池,改成了不但自己养植花木,还培育江南所进盆景的南花园。高士奇这段文字,透露出原不为人所知的宫廷盆景来源,乃由苏杭江宁所进。那么,江南是如何养植盆景的呢?清人李斗在《扬州画妨录》在描述乾隆朝扬州盛景时提到:“湖上园亭,皆有花园,为莳花之地,桃花庵花园在大门大殿阶下。养花人谓之花匠,莳养盆景,蓄短松、矮杨、杉、柏、梅、柳之属。海桐、黄杨、虎刺、以小为最,花则月季、从菊为最。
 
冬于暖室烘出芍药、牡丹,以备正月园亭之用。盆以景德窑、宜兴土、高资石为上等。种树多寄生,剪丫除肆,根枝盘曲而有环抱之势。其下养苔如针,点以小石,谓之花树点景。又江南石工以高资盆增土叠小山数寸,多黄石、宣石、太湖、灵璧之属。有虬、有山、有罅、有杠、蓄水作小瀑布,倾泻危溜。其下空处又有沼,畜小鱼游泳昀濡,谓之山水点景。”这段文字,把当时江南盆景的全貌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盆中所栽,无所不用。但既为盆景,松柏杨柳等庭院高大乔木,就必要“短、矮”,所以称“蓄短松、矮杨”“以小为最”;同时,对树木形态也有要求,一般要选用寄生性树木,令其呈现“根枝盘曲而有环抱之势”。
 
如此以曲为美的形态,才会耐人回味。而若栽种季节性鲜花,则要反季节,像芍药、牡丹,要“冬于暖室烘出”,想必也是为给观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愉悦。作为盆景,除了精心培植盆中之物外,对盆的要求也不一般。李斗说,“盆以景德窑、宜兴土、高资石为上等”。从《万寿图》所绘盆景可以看出,其盆大都或为景德镇青花(图14),或为钧窑瓷(图15),也还有龙泉窑的(图16)。盆中景物,也有用不同石料垒叠而成。李斗说是“江南石工以高资盆增土叠小山数寸,多黄石、宣石、太湖、灵璧之属”。
 
不过,图中以石为景的盆景,并非如李斗所言“增土叠小山数寸”,而是高达数尺。这或许因江南小桥流水,空间窄狭,不宜摆放高大的盆景有关。而足城庭院宽阔,房屋高大,尤其是在道路两侧搭建的景观旁陈设盆景,若是“叠小山数寸”,则很难引起銮舆中皇太后的注意。图中这尊山石盆景,用的是闻名遐迩的太湖石,立在海棠式白色盆中,十分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