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31 岭南民艺平台 岭南民艺平台
记匠心艺现系列讲座
邓建才:英石叠山与盆景技艺
2018年3月21日下午,英石叠山技艺传承人邓建才老师与英德奇石协会邓志和老师受华南农业大学岭南民艺平台邀请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716室进行英石叠山与盆景技艺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高伟老师先从中国传统山水审美观念角度,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以及中国古典造园理论中的叠山理水观念。山水,是区分中西方园林的核心要素,对山水的理解与感受都需要更高的审美。中国传统园林讲究天人相调,更高层次的则是天人合一。而天人之间的衔接体,则是天然不加雕饰的石头。南宋宗炳所撰山水画论著《画山水序》中首段话: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古代圣贤爱山水的“仁智之乐”和山水媚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似郭熙《早春图》,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山有三远”的美学实践由此充分体现,假山移步换景,山水交横,虽为人作,宛若天成,完美践行了古代山水画赏析标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高伟老师
介绍完“造园者不见此山,正如学诗者未见李、杜”的环秀山庄假山后,高伟老师介绍到由邓建才老师现场操刀叠山的代表作品:广州粤剧博物馆假山。此座假山使用岭南本地的英石,假山东侧模仿了环秀山庄假山,但规模更大,行走的道路长度达到100多米;假山的西侧平视时侧更显平远的意象。假山模仿了自然山水的肌理与动势,注重人与山水的关系,使人在其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广州粤剧博物馆假山
在高伟老师的理论讲解之后,邓建才老师为同学们简单讲解了英石山石盆景的具体操作手法。在动手创作之前,要先立好主题,决定盆景所要表达意境,选石材的时候就着主题意境去挑选心仪的、纹理相近的石头。
邓建才老师
黏接之前,创作者需要决定做竖峰形式还是横叠形式。竖峰形式,即顺着英石的纹理竖着叠出山峰的势,能够很好表达出陡峭险峻的山势,难度较高;横叠形式同理即顺着英石的纹理横叠成山,更能制造出飘出的悬崖感。邓建才老师亲自上手为同学们演示如何对叠山盆景的英石进行黏接。黏接英石假山用的是水泥,考虑到课堂的时间有限以及易行性,此次课程黏接盆景英石使用云石胶。在决定好叠英石的位置与形势后,将云石胶与凝固剂按照参考比例混合后立即搅拌均匀,抹在黏接面上。云石胶未干时,用木条以及细钢条支撑。
英石的横叠形式
对假山辅以木条、细钢条支撑
邓建才老师还和同学们分享做英石盆景时有一个诀窍,就是将盆景的底盘想象作一个水池或者是一片空地,将手中的英石材料想象拼叠成真实的山,前后错开地区置放英石,山石改变水势,“江河”、“小溪”就造出来了,营造出深远、悠远的意境。
在听完高伟老师以及邓建才老师的介绍和讲解后,现场同学分成8组,现场挑选英石进行英石叠山盆景的创作。
在同学们进行小组创作的同时,邓建才老师以及邓志和老师对初次进行叠山盆景创作的同学们给予了许多建议,在叠山技法上更是手把手对同学们进行示范教学,让同学们近距离地学习。
邓志和老师亲手示范叠山手法
邓建才老师为同学们给予指导
认真创作英石盆景的同学们
经过两个小时的创作时间后,每小组按顺序分别介绍了本小组的作品,邓建才老师和邓志和老师分别对盆景作品作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