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奇石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藏石、品石的热潮,如火如荼,席卷神州大地。为了全面反映和展示全国各地石友近年来的赏石成果,花木盆景杂志社发起并编辑了《中华奇石精品》大型画册,共刊登奇石图片800余帧,这是从全国各地近两万件来稿中精选出来的,是从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绽放的奇石新花。它的出版发行,必将促进各地石友的石品观摩与石艺交流,必将促进奇石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愿更多的仁人志士加入到“与石结缘”的行列中来,共同谱写弘扬奇石文化的赞歌!
奇石,是山川之精华,是石头中的花朵,可以说,人见人爱。
人们爱石,既爱它的“坚贞”,又爱它的美丽,更爱它的“灵性”。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一直与石头打交道,而且结下了不解之缘。石器的制造与使用对人类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毛泽东主席在《贺新郎·读史》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块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人猿相揖别的根本标志,在于打造和使用了石制工具。在原始社会,人类与石相伴,渡过了漫长的石器时代,之后在石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了玉器。“玉乃石之美者”,温文尔雅,人们十分喜爱它,不仅把它雕琢成装饰品或礼仪用品,而且把它看作是上天的恩赐、人格和社舍地位的象征。孔子说,玉有七德,“温润而泽,仁也”,是七德之首,因此人们赞赏品德高尚的人“温如其玉”。在当时的上层社会里,婚嫁交往,以玉相赠,以示高贵。“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琼瑶就是一种玉。玉石伴随人类走过了数千年,直到现代,还将延续到未来。
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人石之间的不解之缘。四大名著中,就有两部——《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以石头作为全书的引子。《红楼梦》本来又叫《石头记》。远古时候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虽然是神话,但也折射出石头在人的生存环境中的重要性及人石之间的文化渊源。
石器与玉器,准确地说,不能算是奇石,石文化、玉文化,也不能等同于奇石文化。但是从人石之缘而言,特别是从审美意识来说,却是一脉相承的。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正是由于石制工具的打造,促使人类审美意识的觉醒;正是由于人们在石器、玉器的制造和使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了对石质、石色、石纹等形式要素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培养了一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为后来的奇石鉴赏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
石器、玉器虽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观赏价值,但主要以“功利致用”为目的。奇石则不然,不具有功利性,纯粹以观赏为目的,因此,奇石成为独立的审美形态之后,人与石的关系,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奇石何以为奇?简而言之:钟天地之灵,毓万物之秀;虽是天工,宛若人为:不是艺术,胜似艺术。这就是奇石之奇,也是奇石之美。当然,它的奇,它的美,既取决于石的审美特征,又取决于人的审美感受,是“天人合一”的结晶,是主客观的统一。
“石不能言最可人。”石头是不会说话、不会思维的,可它能善解人意,称人心意。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说:“我爱竹石,竹石亦爱我也:”画家爱竹石,竹石也爱画家,如同“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多情”是一样的情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河水之滨,获得万古遗留下来的“苍然两片石”,非常喜欢,写了《双石》-诗,诗中记述,他希望“双石”能够在他垂暮之年与他作伴:“回头问双石,能伴吾夫否;石且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石头答应与他做朋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他的政治生涯是很不得志的,曾屡遭贬谪,在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他的一块怪石“托梦”对他说:你不要看不起我。你要知道,在雷霆万钧,寒霜凛冽,刀雕石磨的胁迫之下,绝不会使我动摇,也不会令我改容。你的气节,有我这么坚定吗?东坡听了怪石的话,自愧不如。醒来之后,写了《咏怪石》一诗,用以自勉。达些神话般的人石之缘,令人陶醉也令人迷惘。因此,人们常说,石头有灵性。
其实,石头是由一些矿物元素构成的无机物,不仅没有灵性,也没有生命,连草木也不如,更不谈灵长类动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