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立新盆景文化产业园 - PenJing8
贵州立新盆景文化产业园
2017-07-31 12:26:50  浏览:20
 
贵州立新盆景文化产业园

  图为张国令(右)与杨帆一起研究地红子盆景种植。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头等大事。

  浴血奋战,才可闯关夺隘;出奇制胜,终究星火燎原;水滴石穿,方能摆脱贫困。

  脱贫攻坚是“战场”,同时也是“考场”。在这里,所有人都应该比一比,比一比精准扶贫的“绣花”功夫,比一比脱贫攻坚的“十八般武艺”。

  而在这一场比试中,首要是比责任担当、重点是比路径方法、关键是比干部作风、根本是比精神状态、核心是比群众获得感。

  围绕这一场空前的大比武,本报推出贵阳各区市县脱贫攻坚系列报道,展示扶贫干部的热情和激情,展现扶贫“比武”的热潮,反映各地在比中学习、在比中提升、在比中赶超,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干出新业绩的奋发作为。

  ■扶贫故事

  从无到有,他们只用了18天的时间。

  “这18天里,有10天是下雨天,不下雨的时候,一天都要当两天来用。”想起建设盆景大棚吃的苦头,贵州立新开发公司法人代表杨帆感慨万千。

  这个让杨帆吃尽苦头的盆景大棚,全称是贵州立新盆景文化产业园,由贵州立新开发公司和高寨乡久场村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共同出资建设。该园区规划面积66亩,建筑面积480余平方米,包含盆景加工生产区、盆景交易会展区、盆景文化接待区等,主要经营盆景的生产、销售。

  走进盆景园区,一盆盆由石头和苗木组合成的盆景排列有序,或简洁淡雅,或妙趣横生,每盆都是布局主次分明,有变化而不杂乱,着实令人赏心悦目。

  而仅在18天之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芜。

  谈到建设盆景园区的初衷,杨帆把话题引到了驻村扶贫干部身上。

  今年,久场村被列为贵阳市二十个特别困难村之一后,市、县、乡各级扶贫干部来村里的次数更多了,还专门成立了指挥部,长期驻村定点扶贫。扶贫过程中,久场村主街道上各家各户门口绿意盎然的盆景引起了扶贫干部们的注意:“一个穷山村,为什么还有这么精致的盆景?”

  “久场村历来就有种花养草的习俗,几乎每家小院子里都种些花花草草。十年前,这样玩的习惯逐渐演变成侍弄盆景,现在村里成规模的盆景种植户都有十多家。”作为村里最有盆景种植资历的杨帆介绍道,自己家里大大小小的盆景就有七八十盆,而其中多以大型盆景为主。

  听完杨帆的介绍,一个大胆的脱贫方案随之产生——既然久场村有玩盆景这样的传统,为什么不能发展成一个产业,打造成为脱贫致富的“盆景村”?

  说干就干,高寨乡为使所有“有想法”的项目实现真正落地,大胆探索尝试“3+1”服务模式,即由一个班子成员、一个中层干部、一个联络员联系一个意向项目,通过切实加强项目对接、洽谈,最终实现项目落地。目前,久场村已通过该模式梳理了20个意向性项目。

  负责盆景项目中的“一个班子成员”就是高寨乡党委副书记张国令,他从2月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启动以来,就作为久场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开展扶贫工作。

  在张国令这群扶贫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杨帆联合其他5位本村的盆景爱好者每人出资5万多元成立贵州立新开发公司,着手发展盆景项目。“5月26日正式进场施工,6月15日盆景大棚完工,一共18天的时间,期间正值汛期,有10天的时间都在下雨。”张国令清楚地记得工程的进度时间表,“为了赶工期,雨一停,所有的人天不亮就开始忙活,天黑了就点灯继续干,最多的时候,这个并不大的大棚里都有20多个工人。”

  加班加点的推进中,睡不着已经成为常态,杨帆甚至累到声带失声,连续挂了几天的吊瓶,稍微好点,提着吊瓶继续上“战场”。

  “群众的干劲让我们觉得更应该担好身上的扶贫责任。”张国令说,杨帆本是个专业烤烟种植大户,种了400多亩的烤烟,一年稳赚20多万元。为了项目,他把年初已翻过土的地都还了回去,专心栽盆景。

  为了使盆景更专业,扶贫干部请来贵州盆景协会的艺术大师现场讲解并演示盆景栽培、制作、营销等专业知识,致力让久场村制作的盆景能更加“小中见大、咫尺千里”。

  当然,盆景园区不仅是一个产业项目,更是低收入困难群众的脱贫希望。

  为了能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张国令和扶贫干部们商量着准备让公司与群众合作,进行苗木种植,让更多的群众因盆景而致富。

  “以精石榴为例,这是一种贵州特有的植物,当地称为地红子。一亩地可种15000株,市场价格为8至10元,生长期为两年,即使按照最低每株4元的收购价计算,每亩地每年3万元的产值,也远远高于种植传统作物。”张国令说,在此之前,久场村已有村民开展尝试种植地红子,远景可期。

  除此之外,在实施盆景项目中,公司还每年将入股100万元扶贫资金的5%拿出来,作为低收入困难户的固定分红;盆景产业利润的18%则作为村集体经济,以实现久场村发展久久为功。

  “眼下,盆景大棚只是项目的开端,育苗大棚已经处于建设阶段,未来盆景观光旅游也被列入发展规划。”张国令说,只要敢种,石头也能开花。

  本报记者 李春明 文/图

  ■人物名片

  

  

  张国令,开阳县高寨乡党委副书记、久场村驻村“第一书记”。从2月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启动以来,张国令就住进久场村,帮助村民找路子、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

  高寨乡为使所有脱贫项目真正落地实施,大胆探索尝试“3+1”服务模式,即由一个班子成员、一个中层干部、一个联络员联系一个意向项目,通过切实加强项目对接、洽谈,最终让项目发挥作用。

  张国令负责的是盆景项目。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村民杨帆联合其他5位本村的盆景爱好者每人出资5万多元成立贵州立新开发公司,着手发展盆景项目。

  “眼下,盆景大棚只是项目的开端,育苗大棚已经处于建设阶段,未来盆景观光旅游也被列入发展规划。”张国令说,只要敢种,石头也能开花。

 

  ■记者手记

  因地制宜

  特色发展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同样要避免同质化的出现。

  久场村原本就有种花养草的习俗,每家每户栽几盆盆景已是常态。但是当地群众却没有想过,这样的“玩意儿”还能增收致富。

  在扶贫过程中,帮助群众找到想法、实现想法就变得尤为重要。

  想法可以天马行空,但是没有落地生根的想法,永远只能是浮云。高寨乡为帮助想法落地,采取“3+1”服务,将责任落实到具体扶贫干部身上,极大地增加了实现项目落地的机率和成功率。

  同时,脱贫基本大多与产业挂钩,产业发展需避免同质化,脱贫攻坚亦是如此。这就要求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扶贫干部要慧眼识金,真正发现当地特色,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的扶贫才更有效,脱贫也才能换挡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