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际盆景博览会和比赛项目都以极限为主流? - PenJing8
为什么国际盆景博览会和比赛项目都以极限为主流?
2017-05-12 15:11:00  浏览:10
为什么国际盆景博览会和比赛项目都以极限为主流?【图】

 盆景知识与交流
 
2017-05-12 林家辉 青龙盆景
 
  大家都知道盆景是一门小中见大,以小喻大,缩龙成寸的玩意,那么为什么国际盆景博览会和比赛项目都以极限(1公尺以内)为主流?从这“极限”的字眼中,咱们便可以明白,超过一公尺就不能归纳入盆景项目,而离开一公尺越远有效期就越高,换句话说,越小型越能表达大树该有的特徵则品质越高。这种说法相信盆景界中的同人都能接受,因为国际规格限定盆景不能超过1公尺,可是而今不时有些協会妙人嘗试提升盆景的高度限制,例如1.2或1.5公尺之类,不枚繁举,这意味着什么?我只能说彼等不学无术而已。
 
  试想盆景那挖掘原野树材的作业,基本上能从挖出多少比率的好材料呢?虽说不致於零,不过却非常有限,尤其在整个过程中耗人力、耗资源、破坏环境、效益不大、素质偏低,那又怎能够代表中华文化更别说国粹了,若说挖材能取代傳统制作,它亦无法代表中华文化发扬国际,因为天赋自然资源莫过於落后国家,而这些国家的子民比任何国家的人们都更有休闲的条件和本性,丢开文化艺术不谈,若只是挖掘来说,您能担保文化古国的中国和日本,包能挖到好材料吗?莫忘了东南亚一带的島国,总和起来何止萬島,光菲律宾就七千多島屿,还有印度尼西亚也有三千多的数量。
 
  何况近年来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星加坡等国亦已开始盛行,尤其当地的原住民也跟隨华裔一起在搞盆景,其他地區不谈,只说马来西亚,在这两、三年来,的確有一些比赛增多了许多马来同胞来叁与,而且也发觉有許多次得奖者都是由马来同胞所拥有,这固然没什么不对,可是这项艺术是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由一些不曾拥有中华教育背景,也谈不上中华文化的友族同胞逐渐领導着东南亚的盆景界,这一事实反映了盆景早已名存实亡,而始作俑者是誰呢?
 
  目前世界盆景的風格和趨势,在在都受到日本流派的影响,二十多年前,我剛出道,即已名满国内,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开辦了至少百场的讲座和展览会,报章杂誌更是不绝报導,大專院校亦频频相邀开班授課。然而,事与愿违,越從口中讲出越是心中明白,终於一日放下数回,决心不再为異族为謬论重上讲台;毅然隐居山林二十年,不再操纵伪技伪学,也自願下放田园不再執教,过着清茶淡饭,晴耕雨读,天未亮而作,日入而不息的日子,只为释疑解疑,重新埋头研发盆景这一门学问,不纠正圆满誓不重出论坛!而今您我有缘得会,即是我再战江湖之际。
 
  唐朝开始盆景芝术,虽没说明它的极限应该多高,可是從种种跡象显示,盆景都是提倡小型,发展到宋朝更在文籍中記錄称之为“些子景”,從这种种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献和民间留傳,盆景只能发展越小型越擬真才越能表现中华文化的超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发觉唯有由种子培育,由小缠扎造形,才能有效达成,因为种子苗的枝叶细密,树形下粗上细和自然界中的古树类似,毕竟自然界中誰会去“人工”栽种,那些以扦插、高壓、嫁接或其他人工繁殖法所培养的树材都难达到盆景要求的基本规格,因为自然界的特徵是不改的事实,否则就不为大自然了!
 
注:本文中所用盆景图片均为青龙技法自育盆景拍摄。
 
本人微信号:LKH620304LKH  欢迎您互动交流!
公众账号:qinglongpenjing
关注青龙庄盆景,与最美的艺术相遇!
另注:  为便于学员和认可青龙盆景理念的盆友交流探讨,林家辉先生开设了“中国青龙盆景联谊会”和“青龙盆景(函授)学术会”微信群,欢迎认可青龙盆景理念的盆友入群交流!
       入群方式,可直接微信林家辉本人(微信号:LKH620304LKH )或者管理员云墨(微信号:rubig2628)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