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2月2日电(徐林 实习生 徐鹭君)在厦门有“林家盆景花园”、“黄家盆景花园”、“柯家盆景花园”……然而,只要提到“陈垂康盆景花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二),记者怀着极大的兴趣来到了位于思明区一条宁静清幽的小巷,见到了正在对盆景修修剪剪的陈垂康老人。
“我是晋江人,从小就喜欢养花种草,只是以前苦于工作忙及居住环境的限制偶尔养几盆。后来担任了厦门市花卉盆景协会顾问,慢慢对盆景艺术情有独钟。”性格开朗的陈垂康老人很健谈,“自打1996年1月,搬进只有58平方米的新居后,有了屋顶和阳台,可谓英雄有了用武之地,1997年4月退休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撸起袖子,好好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时,正值厦门市政府号召市民开展美化阳台活动,这特别对我的心思,每次遇上自己喜欢的盆景自掏腰包买下来。”
一次,他路过一小店门口,见放着一盆底部削平,一点根都没有、叶子都掉光了的毫无生气的榕树盆景,摆在小店边已好几天,没人问津。他看后觉得有培养前途,于是花上200元购得,经过两年多的培养,取名为“野榕拾趣”的盆景长得十分生机盎然。还有一次,他去一朋友家做客,发现该朋友家有一盆榕树叶子都黄了,问为什么不浇水?这位朋友告诉他“太忙顾不过来”。问对方卖不卖,朋友说2000元才卖。当时他狠了狠心买了下来。要知道,当时的2000元面值可大着呢!
正是从兴趣到热爱,他喜欢的各种奇花异草、树桩盆景、山水盆景井然有序排满了他仅有58平方米的阳台上。隔壁邻居见他如此喜欢盆景,将他楼顶的阳台贡献出来一起共享绿色阳台。由此,“陈垂康盆景花园”已越建越漂亮。他经常以花会友,切磋盆艺。许多亲朋好友都来这儿泡茶聊天,眼赏美景,鼻闻花香,让他心情特别舒畅。
“这么多的盆景为何不投到市场卖掉?”面对记者的问题,这位从厦门市总工会主席位置退下来的八旬老人微微一笑:“一个人要懂得崇尚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爱心和激情。都说景如其人,我在处理盆景时把自己的思想和对大自然的感情都融入盆景创作之中,每盆盆景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哪里舍得卖?我之所以摆放着主要是用于绿阳台美环境。”
记者细细地观赏陈垂康的盆景,真是姿态万千,神采各异。如,这盆取名“雄鹰展翅”的榕树盆景,盘根错节、线条流畅,主干曲折,苍劲古朴,树形娇美,配以老翁奇石,妙趣横生;再如这盆 “仙风道骨”,树冠错落有致,主干花苍健古朴,形象生动自然,更显仙风道骨。”难怪有人说他的盆景件件都是“神工巧匠”、“活的艺术”。 陈垂康指着摆放在阳台中心一盆光秃秃的盆景对记者说,“这盆盆景叫‘紫薇’,此刻正处在冬眠呢,等到三月份长出叶子,那时才会茂盛起来。”
“眼下生活好了,您怎么看越来越多的人侍弄盆景?”陈垂康说,“这是好事,因为盆景艺术数千年,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盆景艺术与美化环境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两者统一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但真正侍弄好盆景并非易事,比如说,栽种盆景的泥土既要通风又要透气,还要掌握一定的阳光及温差等方面知识。”他列举了周围不少爱好盆景的人在侍弄时,总喜欢将盆景搬来搬去的,更有甚者,只是考虑自己的喜好,不考虑周围的环境,找来一些粪土,弄得整个楼道脏兮兮、臭哄哄的,很不和谐。
“您有什么好经验要分享给大家?”
陈垂康十分谦虚地说:“经验还谈不上,一段时间以来,我也曾为此事犯愁过,甚至要放弃掉。”
“此话怎讲?”
陈垂康说,刚搬进新房侍弄盆景那阵,也和他们一样总从外面带回来一些粪土,弄得楼道脏兮兮的,自己还不觉得什么,直到后来邻居找上门来,才认真地思考如何让盆景与绿色环保挂钩,后来通过反复的实践,将盆景的枯叶修剪干干净净全都埋在盆底下,松动土壤,再浇上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不仅干净,效果十分好。他将这一实践说给了一些爱好盆景的朋友听,但照他办法做的人并不多,原因是嫌太麻烦。
谈到荣誉方面的事,陈垂康更是开心,他随手从柜子上拿出一摞子荣誉证书,值得一提的,他先后荣膺全国妇联、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第二届全国“绿色家庭”、和省市颁发的“阳台绿化示范家庭”等称号,他还出版了自己的盆景作品集《盆景春秋》。
谈到下一步,陈垂康老人淡然一笑,“虽说年已八旬,但我有责任和义务将自己如何绿了阳台美了环境的具体做法向爱好盆景的朋友作大力宣传,因为绿化阳台美了环境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大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