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制作盆景26载 湖北退休干部欲办展览 - PenJing8
潜心制作盆景26载 湖北退休干部欲办展览
2016-12-22 11:26:17  浏览:8
潜心制作盆景26载 湖北退休干部欲办展览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特约记者黄耀南
 
    花木盆景,一花一世界,一木一乾坤,造型如画,意境如诗,盈尺之间,气象万千。
    孙胜望,崇阳县路口镇人,1990年开始制作根雕、盆景,已经徜徉在如诗如画的盆景艺术世界里整整26年了。
    在咸宁盆景界,提起孙胜望,几乎无人不知。今年61岁的他,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委员,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常务理事,《盆景研究》编委。近日,记者叩开了他崇阳县天城镇七星社区的家门,走进了他的花木世界。
 
    作品屡获大奖
 
    孙胜望家的院子里,房顶上,摆满了各种盆景。他的这些花木盆景,因材造势,以小见大,师法自然,极具艺术魅力。以型取胜的,虬枝横空、势若游龙,或依岩而立,或抱石而生;以果取胜的,春花秋实,硕果累累,或叶下藏珠,或枝头攒宝;以花取胜的,花团锦簇,争奇斗艳,或芳香四溢,或露红烟紫。
 
    崇阳县林业局党委副书记庞新志介绍,孙胜望的盆景作品,在各种展览会上屡获大奖——2008年11月,参加湖北省花卉苗木博览会盆景展,6件作品就有5件获奖,其中《荆楚雄风》获金奖,《仙骨松风》、《曲非本意》获银奖,《南山古木》、《醉舞秋风》获铜奖;2012年10月,5件作品参加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收获2银2铜,未获奖的一件,其图片也入登《中国盆景赏石》;2015年9月,在第二届“咸岳九”盆景展览会上,又捧回2金2银……从2000年至今,在省级以上盆景展览会上获得的奖牌多达36枚。
 
    据统计,孙胜望先后在《中国花卉盆景》、《中国盆景赏石》、《中国花卉报》、《花木盆景》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共发表文章64篇,盆景图片110多幅。记者拜读其《映山红盆景养护制作的难点探讨》,文章条理清晰,笔墨流畅,堪称佳构。问他文化程度,笑答,小学三年级。
 
    曾是金鹰神射手
 
    孙胜望说,他一生只信奉两条:一是认真做好一个人,二是认真做好一件事。
    他当过炮兵,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十一年四次荣立三等功;他当过银行保卫干部,1996年参加省工行经警人员射击比赛,一举夺得手枪速射、精度射和个人总分三项第一,被誉为“金鹰神射手”。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唯一业余爱好是喜琢磨盆景。这源于当兵时,无意中在《解放军画报》看到两幅盆景照片,他立即被它奇特的造型,强烈的美感吸引了,这种树桩家乡的山上一定很多,他心想。转业后,他就有意无意到家乡的山上转动,看到中意的树桩、树根就带回家,参照一些图片进行修剪、雕刻。1990年,咸宁市举办盆景根艺展,他的根雕作品《三人技巧》荣获一等奖,这给了他极大信心,自此兴趣更浓。2006年从崇阳工商银行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的位置退下来后,就一门心事扑在花木盆景制作上。搞盆景不影响别人,还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挺高雅的,他说。
    为了弥补文化底子薄、经验不足的缺陷,他订购了大量盆景、根雕艺术方面的书籍,一有空就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他家的柜子里、架子上,此类书籍堆积如小山。他还外出拜师,虚心请教,广交朋友,切磋技艺。日积月累中,他的盆景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交谈中他几乎不提在盆景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我主动问起,他只简单地讲了两次涉险。
    一次一个人在沙坪泉湖的大山里寻找映山红,不知不觉天已变黑,突然又下起瓢泼大雨,急于赶回家的他不小心跌下山崖,把大腿摔伤,在家打针吃药,休息了半个多月。此后他吸取经验,每次上山都约伴前行。一次是在通城的天岳关挖松树,肩上扛着百多斤的树桩下山,坡太陡,只感到脚指痛,到山脚脱鞋一看,脚拇指甲竟翻了过来。
    其实这都是小事,挖树桩、寻石头,淋雨摸黑是家常便饭,我在农村长大,什么苦都吃过。他笑着说。
    制作盆景的人都知道,好的盆景师是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的。一根树桩在常人眼里,可能是平凡之物,而在盆景师眼里,也许就是宝贝。孙胜望说,一次,他在通城一农户家看中一棵栀子花,农户将这棵栀子花随意栽在地角,周围杂草丛生,显然无人精心照料,他提出购买意向,农户说,你随便给个价吧。他以260元的价格买回,经过一番修剪造型,后来被一个赤壁老板3600元钱买走。
    即使是同行,也有走眼的时候。湖南一位名气不小的盆景师,有一棵黑松,认为无多大价值,就以300元的价钱卖给孙胜望。孙胜望拿到家里放置一段时间,有一天突然来了灵感,他将湖南师傅原本正栽着的黑松改成斜栽,剪掉一些不必要的枝条,经过两年的培养,这盆名《曲非本意》的黑松在武汉举办的花卉博览会盆景展上,竟获得银奖。博览会上,孙胜望遇到湖南师傅,问他认不认识这盆黑松,湖南师傅竟摇头说,不认得。
 
    好马遇伯乐
 
    孙胜望能有今天的成就,虽然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但要是没有三位伯乐的慧眼识才,提携栽培,可能他还要走更长的路。一位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长苏本一先生,一位是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贺淦荪先生,还有一位是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冯连生先生。
    为了让广大群众欣赏到孙胜望的花木盆景,权威刊物《中国花卉盆景》先后辟出5个专版刊登他的作品,德高望重的苏本一先生亲自题写版名。正是有了苏先生的题字和《中国花卉盆景》的连续推介,孙胜望才有机会在中国盆景界声名鹊起,影响力越来越大。
    贺淦荪先生是盆景艺术大师和著名的盆艺理论家,从事盆景艺术活动50余年,个性刚正不阿。他对孙胜望的盆艺水平赞赏有加,极力推荐他为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常务理事和《盆景研究》编委。当时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说他文化底子薄、工作职务低。贺先生说,盆景艺术需要的是真功夫,孙胜望靠真实本领立足,完全胜任该项工作。
    冯连生先生是咸宁人,2001年被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冯先生对咸宁的盆景事业非常关心,他认为孙胜望是可造之材。在孙遇到技术瓶颈的时候,都是冯先生指点迷津,给予极大帮助。
    谈到三位先生,孙胜望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唯有认真创作更多精品,将先生甘为人梯的高尚品德传递下去,才是对三位大师的最好报答。
    现在崇阳,以及通城、赤壁、洪湖等县市,有一批盆景艺术爱好者围绕在孙胜望身边,其中不乏80后、90后。谁家需要嫁接,谁家需要造型,孙胜望都是有求必应,热心相助,不收一分钱费用。一次,通城几位盆友需要抢时间制作,向他求援,此时他因摩托车事故在家休养,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负着腿伤背起工具往通城赶,一干就是九天。每年全国各地有不少人来信咨询栽培、制作技术,孙都一一耐心回答,倾囊相授,毫不保留。
    问起经济收入,孙胜望说,每年能卖四、五万钱的盆景,收入不错。但没卖过一件获奖的或者自认为是精品的作品,有人曾出价十五万想收购《荆楚雄风》,没卖。他说,这些都是艺术品,不好用价值来衡量,它们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财富,而应该是崇阳人民的共同财富。现在唯一希望的是,能有个公园搭展台,将这些有生命的艺术品长期展览,供大家免费欣赏。
    采访结束,起身看到他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贺淦荪先生赠的书法作品,上书王之焕的《登鹳雀楼》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