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巽林
说温州盆景过去有一段悠久的历史。
说温州盆景如今在国内外都叫得挺响。
说温州盆景眼下正被精于商道的温州人理所当然地打出一片市场。
热闹闹的历史与名声之外,却是几分冷清清。“如同名家字画,真正的盆景艺术始终很贵族化。”所遇的几位温州盆景界名人不约而同地如此评价。
“亦如字画,真正懂盆景的人太少。产业化带来的恐怕是一阵难以为继的虚热。”“老盆景人”们也如此感叹。
盆盎之间,小则巴掌尺寸,大则不过小塘规模,却藏纳了东瓯文化八百余年的起落沉浮。恍然水光山色一缩影,有谁在这立体的水墨画上悄然题了一道问:温州盆景,当何去何从?
与温州结缘八百年
先有王十朋为之撰文,
世代未断栽培
了解温州盆景的人但凡谈及渊源,多半要先说一说那鼻祖级的人物——王十朋。这位幽居乐清乡野的南宋人,时为当朝状元。他既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一位盆景艺术的爱好者。王十朋曾写了一篇散文《岩松记》,文中对一盆作为礼物相赠的盆景作了真实、具体的描述:“野人有以岩松至梅溪者,异质丛生,根于拳石,茂焉非孤,森焉非乔,柏叶桧身而松气象,藏参天覆地之意于盈握间……”
温州盆景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称“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的胡乐国说,《岩松记》是我国盆景史上最早描述附石式盆景的文献。它所描述的附石式盆景和现代的附石式造型大体上一致,由此可以推见,温州盆景的历史应该远早于南宋。
我盆景界的另一代表人物沈冶民老先生则说,“岩松”所指的正是树石盆景。说王十朋是中国树石盆景艺术的开创者,而温州是中国树石盆景艺术的发源地,这个论断,目前在中国盆景界还未曾有过异议。可见温州盆景历史可以追溯到八百多年前。
作为浙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温州与盆景结缘自有发达的文化作为土壤。而三面环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盆景植物资源,也赋予盆景艺术的发展以十分有利的条件。
专家介绍,温州瓯海还有个世世代代种植花卉和盆景的花村——茶山。茶山包括大罗山的一些山村,皆有村民祖祖辈辈以种植花卉、制作盆景为生,在花卉繁殖培育和盆景的造型养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温州培养了不少花卉盆景的技术力量。
老温州们都还记得这样的习俗:每逢农历四月初二,大街小巷里便有种叫“拦街福”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各家将花卉盆景沿街摆设,以供市民共赏其美。当时还有专人负责盆景评比,为获奖者挂红花发奖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温州花卉盆景在历史上曾有过一段繁荣昌盛的时候。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温州盆景随着全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胡乐国说,洋洋大观的局面一度消失,而后随着温州盆景园的兴起,温州盆景又后来居上,于全国都十分出名。这起落之间,始终有少数人在文艺作品的艰难年代坚持私下栽培,也始终有郊区的农民一同为温州盆景延续血脉。
如今享誉在外
民间养盆景恰是气候宜人,却仍被称为冷清艺术
夏去,秋转身。正是好做盆景时。温州大大小小的盆景园也迎来了好时节。
在城郊仰义,走过澄沙桥深长千余米的水泥路,一拐弯,郊乡的水泥矮房与破落店铺眨眼不见,迎面而来的是石径两旁夹道长成拱形的树。继而探入百余米,铁栅门虚掩,黄狗带路,便瞧见这方圆数百米人人皆知的弘园盆景园了。
弘园里,近16亩地,数万棵盆景素材和2000多盆盆景错落而置。园主冯志翼也是浙江盆景艺术研究常务理事,温州花卉行业协会盆景分会秘书长。年逾花甲的冯志翼聊起弘园,神色间少不了几分自豪。“弘园创办于1942年,比我还大几岁呢。”冯志翼说,当时弘园为老一辈园艺家弘启文先生一手创办,名为“弘园艺苑”,是温州最早的私家农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弘园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并数次获得省、市级荣誉,还成为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艺术分会理事单位。
“它兼具私家盆景园与盆景生产企业于一身。除了一部分艺术价值较高的‘非卖品’,还有大量专供买卖的作品和素材。”冯志翼介绍,自1992年开始,弘园大批生产小型盆景,出口荷兰、意大利、美国、巴拉圭等欧美国家,为温州盆景打入国际市场开了先河。
在温州,像弘园这样的专业盆景园还散布在茶山、丽岙和乐清、平阳、苍南的一些村镇。也有不少企业家在业余投入大量资金收藏并创作盆景,建立私家盆景园。其他正在建立和规模稍小的私家盆景园数量也非常多,数目难以统计。
近几年,这些盆景园积极参与当地展览,也参加市、省及全国,乃至国际的各种展览活动,并且屡有获奖。据盆景艺术家协会的相关材料,到目前,温州盆景获得国家、国际级别奖项的就有近400盆。上个月,在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我市参展的8件作品中,共有6件获奖。
温州盆景界也是人才辈出。据盆景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资深盆景人胡乐国和潘仲连都曾获“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这是我国盆景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至今,浙江省内获得该称号的仅此两人。
随着温州养盆景者渐渐增多,温州市区率先成立了花卉盆景协会。其他各县、市、区、镇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也纷纷成立协会,开展展览、比赛等活动。前年7月,我市还为花卉协会设立了人才工作站,给这一行在人才技术提供更多支持。
“如今,温州盆景作为浙派盆景的两大代表地之一,在全国都十分出名。就浙江而言,若道苏杭盆景第一,温州称第二也绝无抬高之意。”胡乐国说。
这一切,似乎在说明:温州盆景已经走进了暖春。
然而,采访中所遇的几位温州盆景界名人却一致认为,盆景仍然是种冷清的艺术。
常有寂寞爬上心头-——生于温州的著名作家林斤澜曾如此形容做盆景的心情。他在散文中写到:
“多少个细雨蒙蒙的春天,一枝一枝地培养,一叶一叶地修剪。没有成形的时候,没有买主。熬到成形了,也许大家都在欣赏‘全景式’,或者正对插着白铁剪的红旗感兴趣。这样的一株树,也不过角落头摆一摆,摆摆也就收了。”
这说的正是盆景制作者内心的冷清。而作为一种艺术,它究竟有多冷清?
“一个粗胚三五百,那是卖给专业人士用以日后加工的。普通人家若买一尊三五百的当花草观赏,还算挺贵吧。”冯志翼说,一盆比较专业的盆景作品,一般要卖到三五千,而大型盆景则价更高,实在难以轻易“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几年温州经济发展了,一些经济实力不错的人开始倾向艺术收藏,养起了制作较好、艺术价值较高的盆景作品。而这相对于普罗大众,仅仅是为数甚少的一部分人。所以说,盆景艺术实在是非常“贵族化”!
在温州最大的公共盆景园之一——江心屿盆景园里,记者随机采访几人,多半表示对盆景艺术不了解,只是顺路进来观赏。游客小池,在温州进出口公司上班,被采访时有些腼腆地说:“以前不知道温州盆景历史这么悠久,也不知道温州盆景原来挺有名气。盆景艺术,听起来挺遥远的。”
商业化还是收藏
瓶颈时候,
温州盆景何谋出路
“遇到瓶颈了。”这是采访中听到的对温州盆景现状评价中最多的话,也是对“冷清艺术”的一种解释。而所谓“瓶颈”,大致包括两方面:商业味浓;收藏制约多。
去年,市区民航路,一家专营“掌上微型盆景”的园艺店开张了;
每个周末,将军桥的花鸟市场都会热闹起来。在西片,有几户经营花卉生意的店面。盆景作为他们的主要商品之一,被摆在比较显眼的位置;
这几年,在乐清大荆出现了100来家与市场接轨的盆景专业户。其中这些专业户最集中的花坦村,用于培养盆景的土地在200亩以上……
“以营利为目的的盆景生产正在逐渐增多。”多年来在丽岙经营盆景产业的李作金说,就像书画收藏走向商业化,温州盆景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商业。
“虽然这也是盆景发展的一种尝试,却同时也是盆景发展中的一大瓶颈。”胡乐国说,一则,盆景的生产周转周期长,最起码也要3到5年才能养出可看的模样,这样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难免遭遇起落。二则,当人们在商业上投入大把精力时,沉下心来学习、做艺术的心思就少了,盆景的艺术价值会受到影响。
盆景能否作为收藏来发展?
温州知名的盆景收藏者娄先生,拥有十余亩地的盆景园,收藏颇丰。他说,盆景收藏并非像其他收藏一样,有兴趣就可以参与。它不同于书画、瓷器、玉器等藏品,是有生命的“活藏品”,而且会不断生长变化。除了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要有适合的场地,现在的人多住高楼,基本没有场地养盆景。另外,收藏盆景还必须懂得打理,或者请专业技术人员打理,照顾上稍有不慎,盆景作品都容易变得面目全非,价值也会一落千丈。种种制约,让盆景收藏难以大量进入家家户户。
无论“盆景商业化”,还是“盆景收藏难”,造成发展瓶颈的深层原因都是真正能欣赏盆景艺术、懂得盆景艺术、花心思于盆景艺术的人太少。“这不是三五年就能进门槛的事,需要潜移默化。”胡乐国说。
温州盆景,该如何找寻出路?
借助捐献,首先让盆景艺术转身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这是一种选择。一些温州盆景界的名人曾慷慨捐出大量盆景,其中就有沈冶民夫妇。五年前,他们将私家盆景园中精选的200盆、总价约150万元的盆景无偿捐献给温州市园林处,摆在温州市区马鞍池公园,免费供公众观赏。
“这也是奠定基础。帮助更多的温州人走近盆景,将来能为温州盆景事业接力。”温州九山盆景艺术沙龙协会会长夏敬明说,为盆景寻路急不来,希望有更多的人为温州盆景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