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美现象从盆景变风景 - PenJing8|盆景吧
让最美现象从盆景变风景
2016-07-05 14:18:04  浏览:16
 
让最美现象从盆景变风景

“康乐公益坊”照片墙

 

 

通讯员 薛培 记者 陈云飞 文/图

“看看,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好人,一个个都是顶呱呱的‘最美’。”近日,记者走进康乐社区,就看到有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康乐好人道德之星”树形图格外显眼,一张张好人头像和背后的暖人故事让人感到无比温馨。近几年来,康乐社区评选的“康乐好人”在这儿“扎了根”。不仅如此,康乐社区外一排景观柱上,一张张放大的照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展现在大家面前。上榜的都是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好人,这条街也被大家称为“好人一条街”。好人事迹的图片、宣传册吸引着众多居民前来驻足观看。

打通“视觉、触觉、听觉”,让“道德”的力量无所不在——近年来,康乐社区依托“康乐好人”系列,着力推进道德“有形化”工程,通过流动宣传展板、巡回宣讲团、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最美”现象从“盆景”变成“风景”。

宣传册、公益广告、座谈会……在康乐社区相关负责人眼中,要将道德由虚变实,靠传统的传播模式还远远不够,更为关键的是寻找实实在在的载体。自今年起,康乐社区再次掀起“寻找身边康乐好人”的热潮,面向社区小巷,寻找各行各业里的“康乐好人”。

和丈夫双双下岗、靠卖手工粢饭养家却仍旧每天为社区10户困难家庭孩子免费提供早餐的“粢饭妈妈”吴秀红,下岗在家创业义务培训青少年的书画家“创业之星”陈智平,热心采集社区新闻、报道好人好事的“文体之星”方德福……可以说,每一个“最美”,都来自每个人的“身边”,他们的道德事迹可感可学。

不仅如此,有了身边“最美”的感召力,一股见贤思齐的氛围开始在康乐社区范围内涌动。康乐好人千人服务队成立,吸引了20多家机关单位报名参与,带领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康乐社区又建起康乐学雷锋志愿者工作站,扩大社区学雷锋志愿者的影响。截至目前,康乐学雷锋志愿者工作站已拥有千名以上志愿者,下辖16支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社区辖区内的一家美容美发会所也主动加入到康乐社区的志愿服务中来,每周三上午组织工作人员轮流到康乐新村、杨庄街坊及辖区的其他小区,免费为60岁以上的老人理发,目前免费服务6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