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石假山盆景传统工艺 - PenJing8
英石假山盆景传统工艺
2016-04-25 15:17:00  浏览:35
 基本信息编辑
文化遗产名称:英石假山盆景传统工艺
 
所属地区: 广东 · 清远
遗产编号: Ⅷ-17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 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东省清远市
遗产级别: 省
工艺历史编辑
 
英石是我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英石假山盆景传统工艺,是英德的能工巧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生动的造型形式来表现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文化态度以及生活方式的一种手工艺术。在宋代杜绾《云林石谱》、赵希鸽《洞天清录集》、明朝计成《园冶》、清朝屈大均《广东新语》等书中均有论述。
 
英石主产地在英德市中部的英山。英石由无数松散的板块构成,受暴冷暴热的气候和风雨影响,风化、腐蚀、发育独特,具有“瘦、皱、漏、透”的特点。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是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杰作。
 

英石假山盆景传统工艺


英石的褶皱明快有力,脉纹变化多端,易于构成峰峦沟壑等山形地貌,蕴涵着艺术意境构英石
 
思的许多素材,因此,当地人利用英石材料,创造出多种类型的传统工艺英石盆景,在方寸之间展现万水千山, 涌动千般意境。传统英石盆景具有自然、古朴、精练、简约的优点,这些盆景主要有山水式、旱山式、树附石式、石附树式,造型主要有峰、峦、岭、峡、崖、壑、岛、矶、嶂、岫、岑、渚等等,被喻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英石假山盆景的制作工艺以自然奇石为依托,融入工匠的智慧,使英石“瘦、皱、漏、透”的外形,折射出中国佛教和道教的“空”与“灵”。上世纪90年代,民间手工艺者创造性地运用超声波技术融入传统英石盆景中,生产出雾化英石盆景。
 
 
英石大者可独石成一景,小者是制作山水盆景的上乘材料,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早在宋朝,英石就被列为朝廷贡品,到了清朝,英石就其质地而论,可分为阳石和阴石两类。北宋皇家园林就以英石为景,明清岭南名园的主山也多是英石,现存江南三大名山之一的“绝云峰”就是英石。
 
从宋朝至今,采集英石作假山、盆景者不计其数。据初步统计,全国除西藏、青海之外,其余各省(市、区)均有以英石作材料的园林景点。国外园林在十八世纪以后,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的宫廷、官邸、富人花园也有选用英石。1986年中国援建澳大利亚谊园部分园林景石也是英石;现今新加坡国家公园主要景点用的也是英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