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 PenJing8
分享好友 盆景动态首页 盆景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2022-01-21350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上海植物园 难留盆景师
  ◎文:实习生王雅婷《申》报记者龚汉岚◎图:钱超

    上海2000盆珍贵盆景寂寞锁深闺,乏人问津;国内年轻盆景接班后继无人;植物园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年轻人不愿接手……植物如此不讨年轻人喜欢吗?海派盆景将由谁来传承?

见到成果,起码一两年

    采访当天下雨,盆景园里空无一人。高高瘦瘦的盆景师赵伟师傅穿着深蓝色工作服忙活着,身旁还有几个老师傅在修剪盆景。“他们要做的,是将盆景修剪出层次,并且用铁丝固定住树枝,使得盆景生长出他们想要的造型。”细看才发现,在盆景伸出的枝干上,果然细细密密地缠绕着铁丝。“这些盆景的生长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赵师傅告诉记者,“那些较为高大的盆景,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记者注意到,在这个工作室里的盆景师多为老师傅。“现在年轻人很少有耐心沉下来学习这个了,更不用说将来还要从事这行工作。在植物园里,经济效益当然不能和民营企业比,所以年轻人不愿意待在这里,更愿意选择企业里高薪的职业,而在企业当然不需要盆景师。”

    这份并不高薪的职业要求却不低。它不同于盆栽,在艺术审美价值上有很高的标准,正所谓“盆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做这份工作需要耐心和细致,把植物的造型做好之后,要等上一两年,才能长成标准的盆景。”而在一年内又需要修剪和养护很多次,否则就会长变形。这就要求盆景师拥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极好的耐心了。

    正因如此,国内的年轻人不愿意传承盆景艺术。“倒是在国外,中国的盆景艺术很受年轻人的欣赏和崇拜,是一颗闪闪发光的东方之星。”赵师傅告诉记者,已有很多的外国留学生去拜访他,在他手下学习海派盆景艺术。“他们回国后做出来的盆景,很受当地人的喜爱呢!”

加拿大徒弟,由北向南拜师学艺

    赵师傅的洋徒弟Matthiew是从加拿大来中国求学的盆景师,他说将来要接班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管理员的职位,而蒙特利尔植物园里有中国盆景区和日本盆景区。“我对中国盆景很感兴趣,想要弄清楚中国盆景和日本盆景的区别,加拿大没有大的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传授有关盆景的艺术,所以就来到中国专门对盆景进行研究。”

    在这里,他将由北向南,依次学习徽派盆景、海派盆景、苏派盆景岭南盆景。眼下,他正在认真地给盆景缠绕铁丝,修剪枝叶,盆景的层次很快分明起来。记者注意到,他的手有很多处被划伤了,透出了血,双手裹满了泥土,指尖和指甲都是黑色的,他却满不在乎,用手抹掉盆边的泥土,将自己的作品打扫干净。他非常享受制作的过程,围着自己的作品转来转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随时修剪一下。中途还会突然停下来,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自己的成果。完成后,还要摆个pose与自己剪好的每一棵盆景拍个照。

    当被问及要等上一两年才能看到最后的效果,不着急吗?Matthiew笑了笑说:“Itneedspatience。”

    赵师傅告诉记者说,他学得很认真,学得很快,只一个星期,已经基本能够独立操作了。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找到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目前还有一些复杂的修剪和轮廓等需要学习。

工作强度,堪比民工

    除了盆景师不吃香,植物管理员的工作也不受年轻人的欢迎。“很多园林学校的学生都会来植物园实习,对他们来说,植物园可是一块风水宝地,通过在植物园里的学习可以增长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见识,积累更多经验。”从事植物管理工作28年的王玉勤老师傅告诉记者,这些学生毕业后却很少选择待在植物园里了。“在植物园里真正能够沉下来做的人很少,因为条件艰苦,并且待遇低,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都在2000元以下,技术性人才在薪水上的提升并不大,只有进入了管理层,薪水才会上涨,所以一般留不住技术性人才。”所以,植物园的员工大部分在30岁以上。

    王师傅毕业于农学院,选择的专业是园林工程专业。他介绍说,植物学其实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从理论知识的角度上讲,要了解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土壤学,要懂得栽培和观察农业气象,要学习病害、虫害的防护和治疗,要认识肥料的种类,要对上千种植物有最基本的认识。有些人穷尽一生只研究一种植物,因为不断会有新的技术在引进和发展。而光知道这些又是不够的,园艺师的操作技术性强,要熟练掌握修剪、养护、盆栽、插花的技巧,没有两三年的经验是根本入不了门的,技术上的研究是无止境的。

    在植物园从事植物管理也是一项条件辛苦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露天作业,搬运花草、爬树都是体力活,民工的活他们也做。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台风、雪灾,都会造成植物园里的一片狼藉,清理工作自然落到了植物管理人员的头上——要把倒下的树木都扶起来,给植物做修剪和养护……

    这样辛苦,薪水又少,的确很难吸引到年轻人。“很多园林学校的毕业生,或是有园林师从业资格证的技术人才更愿意去私人苗圃工作,或者是自己创业开苗圃或花店。植物园基本没有经济效益,靠国家扶植,薪水当然比不了。”赵师傅惋叹道,“几年前,倒是有一位管理兰花的年轻人在植物园里工作了5年,可工资一直都不见长,还是跳槽了,后来他去了一家园艺公司,在那里做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