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泉 离开根基 盆景创新难长久 - PenJing8
赵庆泉 离开根基 盆景创新难长久
2016-02-27 11:55:00  浏览:12
  赵庆泉 离开根基 盆景创新难长久

一片丛林,一泓春水,八匹骏马或水边畅饮,或林中踱步……这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扬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庆泉的作品《八骏图》所呈现的画面。中国盆景被世人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而诗情画意正是赵庆泉创作水旱盆景一贯遵行的标准和原则。

源远流长的盆景艺术

中国盆景因造景主要材料及其他基本要素的不同,可细分为树桩盆景水石盆景、水旱盆景、附石盆景、微型盆景、壁挂盆景等。据悉,在3000年前的殷周时代,即出现了对观赏植物的栽培和模仿自然山林的造园。陕西唐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中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不仅说明唐代已经有盆景,而且还可以看出当时的盆景已采用山石和树木配置。宋代的山水画和花鸟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盆景艺术的造型产生了直接影响。从宋画《十八学士图》、《明皇窥浴图》,以及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等人的诗文中可以得知,宋代盆景艺术已渐趋成熟,并已形成树木盆景山水盆景两大类别。元明两代,中国盆景艺术继续发展,至清康熙、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时候。清代诗人龚翔麟写道:“三尺宣州白石盆,吴人偏不把,种兰荪。钗松拳石叠成村,茶烟里,浑似冷云昏。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护柴门,秋霖长为洗苔痕。丹青手,见也定销魂。”诗里描绘的景致就是一件精美的水旱盆景。

据赵庆泉介绍,因各地盆景风格不同,中国盆景又分为扬派、苏派、岭南派、川派和海派。说到扬派盆景,它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之分。所谓规则式即按照人的意志,运用攀扎技巧,使盆景(树木)合乎一定的要求。扬派盆景的经典造型是“云片”,其攀扎技艺有“一寸三弯”之称。在扬派盆景博物馆室外展示区,有一盆用黄杨制成的“云片”式作品,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自然式则是顺乎树木的自然生长,并按照画理,采用剪与扎结合的技法,使作品达到理想的状态。水旱盆景中的树木在造型上基本采用自然式,力求减少人工痕迹,盆景中的石头也多为浑圆、平缓状,透出朴拙、自然的情趣。

赵庆泉 离开根基 盆景创新难长久

有诗意的情感才会有诗意的创造

有美的心灵才会有美的发现,有诗意的情感才会有诗意的创造。赵庆泉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两位前辈对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一位是他的父亲,一位是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徐晓白

赵庆泉的父亲早年是扬州一家私营照相馆的业主,业余爱好盆景,后创办了一家花木商店,即目前以盆景艺术名扬江南的旅游胜地扬州红园的前身。由于从小耳濡目染,赵庆泉自幼就喜好盆景,即使高中毕业后下放农村,也从未放弃对盆景的研究。1977年,他作为具有特殊专长的人被招进了扬州红园,开始了他盆景学习、研究和创作的生涯。

由于赵庆泉的父亲与徐晓白私交甚厚,因此赵庆泉得到徐教授教诲的机会也就多了。徐晓白曾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长,是我国盆景理论研究的带头人之一。赵庆泉说:“恩师徐晓白对我并没有太多长篇大论的教导,往往关键时刻的点拨会使我豁然开朗,他对我说过的‘功夫在诗外’这句话,就让我受益终生。”

赵庆泉说,对一个园艺师来讲,掌握盆景制作技艺并不难,难的是突破传统,有自己的独特创造和个性特征,而个性跟创作者的文化素养、综合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对此,赵庆泉的经验是一向书本学,二向古人学,三向大自然学。他说,中国盆景从产生之日起就打上了文人艺术的烙印,它与山水画和山水诗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在宋元文人画作中,许多描绘树木、山石、水岸的场景其实就是平面的盆景。在大自然中,许多鬼斧神工、天然成趣的景致超乎人们的想象,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笔者看到,在赵庆泉的办公桌上就堆放着许多各流派盆景艺术和艺术理论等方面的书籍,在他的电脑里保存着大量的古代文人画作以及许多名山大川的图片,令人目不暇接。

正是丰富的阅历和学养,让赵庆泉的盆景创作有别于他人。他创作的水旱盆景颇有文人气,构思也非常独特。赵庆泉说,水旱盆景以意境追求为最高境界。在盆景中,一湾清水、两三棵杂树、几块石头,常常能表现出深远的境界,或雄浑豪放,或自然清新,蕴涵着动静相融的韵味,给人以无限的艺术想象。

赵庆泉的水旱盆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田园风光类,如《春野牧歌》、《春水泛舟》等;一是古典诗意类,如《云林画意》、《听涛》、《小桥流水人家》等,其中的许多作品获得过国内外各类大奖。不论是哪一类作品,都营造出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给观者以艺术的享受。

对于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赵庆泉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价值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崇尚自然,越来越向往诗意般的生活。单纯就盆景艺术而言,现在的人们更喜欢自然式的造型,而不太喜欢有过多人为雕琢痕迹的作品。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抛弃传统的技法,恰恰相反,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可能有所突破。离开了根基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能长久的。(姚付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