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苏铁”被发现
故事还得从1996年说起。
这年7月的一天,广西林业勘测没计院的高级T程师钟业聪,陪同美国的植物学家来到广西百色市德保县扶平乡,采集马尾松的标本。钟业聪在广西的植物界有很高的信誉,人们把他称为“广西通”。听说钟业聪到了扶平乡,一位当地从事植物种苗培植的同志,慕名前去拜访他,请他去看一种叫不出名字的植物。钟业聪当即就热情地跟随他到了他岳父家去看那植物。当钟业聪看到一盆叶子像翠竹绽开,而且是分枝分又的苏铁时,他惊跳起来。这是他所见到的与世界上已知苏铁品种都不同的新品种,难怪同行叫不出它的名来!一打听它的来历,原来这种苏铁就生长在这个村子一个叫郎卡玛的石山上。
这天晚上钟业聪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他便约请了几位同行一起上山找这种苏铁。虽然兵分四路,但直到太阳下山依然一无所获。幸好他们遇到了一位打柴的村妇,在村妇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株长得像翠竹那样婀娜多姿的苏铁。钟业聪从这种苏铁分枝分又的特征推断,它大约已有3.8亿年的历史,他肯定这是一个新的苏铁物种,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于是他采集了标本,在第二天的凌晨两点钟便匆匆赶回县城,并马上给国内的著名苏铁专家、中国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的陈家瑞挂了长途电话。
此事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后来经过多位专家的鉴定,认定钟业聪发现的是苏铁新种,并命名为“德保苏铁”。不久,钟业聪和陈家瑞联名发表了德保苏铁新种的论文。这更引起国内外植物学界的高度重视。之后,我国相关科学工作者纷纷到德保考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于1998年派出专家组到德保考察,使德保苏铁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礼遇。
“德保苏铁”的引种培植
在国内科学工作者纷纷到德保考察的人员中,有一位女性,她是深圳仙湖植物园主任、苏铁研究者、植物胚胎学博士李楠。李楠博士见到德保苏铁后十分振奋,因为自1983年建立仙湖植物园以来,他们就一直十分重视对苏铁类植物的收集和保育工作,并已收集到国内外的苏铁百余种,而且还建成了占地30多亩的苏铁保存中心。李楠博士想,如果把德保苏铁引进到他们的保存中心,对德保苏铁的培植、研究和保护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随后,她向德保县领导提出丁这一要求。
苏铁类植物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有“植物界的恐龙”之誉,全世界都对这种珍贵的“植物活化石”惜之如金。所以,当德保苏铁被发现后,当地政府便更多地采用了“就地保护”的政策。当李楠提出她的想法时,德保县政府的有关领导虽有些犹豫,但出于对仙湖植物园收集苏铁和科研工作的支持,还是决定赠予李楠一株德保苏铁的茎干,让她带回深圳作育种和培植。
当李楠得到那株茎干时,发现已经局部腐烂。但李楠想,这已十分珍贵,就依靠仙湖自己的科研力量,依靠自己对植物胚胎的研究和积累的育种经验,还是可以恢复这株苏铁的健康的。到深圳后,她立即把那株已经局部腐烂的德保苏铁茎干,种植在仙湖植物园苏铁保存中心,并专门立了一块“百色市政府赠”的牌子。这既是告诫同行们要倍加珍惜,也是激励自己加大科研力量,把这株苏铁培植成功,让它在深圳恢复健康,结出种子。果然,这株德保苏铁在深圳植物学家们的精心养护下,不仅恢复了健康,而且培育、繁殖出近千株的德保苏铁来。
原产地面临濒危境地
德保苏铁被发现,并在国内外植物学界引起轰动后,这片过去生长在石山上,平日里村民熟视无睹,连牛羊也不吃的植物,却一下身价百倍!村民们陡然意识到它的经济价值,人人都对这种可居的“奇货”增添了极大的占有欲。加之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当地的经济贫穷落后,于是,在德保苏铁发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有人将挖回来的苏铁种在自家的院落里,占为已有。有些有经济头脑的人,把它们制作成盆景,远运到广州等地高价倒卖。还有的人把苏铁的种子采集起来,按斤论两地卖给外来的花商。钟业聪后来曾带当地的一位记者,前去石山上找当时发现第一株苏铁的地方,可见到的只是一个土坑。
为了保护德保苏铁,中外植物学家于2001年在南宁举行了国际苏铁研讨会,期间还专程前往德保县探寻苏铁被破坏的社会原因。国内外的专家们目睹了村民的贫困,纷纷解囊相助,一下捐赠了10多万元,并决定通过资助教育的方式办一所“苏铁小学”,“从娃娃抓起”,逐渐提高村民对苏铁的保护意识。陈家瑞说,“用’苏铁’命名的学校,这是世界第一所。”
2002年,这个世界第一所“苏铁小学”已在德保县扶平乡动工兴建,只是由于诸多原因,这所已建起教学楼酌小学尚未招生。10月下旬在福建省召开的“全国苏铁研讨会”期间,中国苏铁学会还特邀德保县人民政府、教育局、林业局的官员到福州,就“苏铁小学”开办的问题,达成了具体协议。李楠博士表示:他们已准备好了有关德保苏铁的科普性图示和照片。学校挂牌后,他们就将这些图片贴到教室内,也会在校内开展科普讲座,让孩子们知道保护苏铁的重要性。
“德保苏铁”大规模回归
由于遭到人为的破坏,原本为数不多的德保苏铁变得更加稀少了,数量已从发现之初的2200多株锐减到600多株。德保苏铁的特征之一,是只有雌性才能结种,而石山上仅剩的那几百株多是雄性。雌性苏铁大量被移栽使国内的植物学专家忧心忡忡。让人欣喜的是李楠博士在深圳仙湖植物园保育的德保苏铁茁壮成长。但是仅靠单纯的收集又是远远不够的。李楠博士说,“就如同大熊猫一样,只有把它们放归到大自然生存才算是真正的保护。”
植物的“回归”,是指把经过迂地的人工繁殖体,重新放回它们原来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或是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野外环境中去。但是,深圳仙湖植物园提出德保苏铁回归的设想后,他们又产生了新的忧虑:德保苏铁要回归到原产地,会不会还会被人挖走?再说,即使德保苏铁被“放生“回去,像深圳仙湖植物园这样一个深圳市城管局所属的单位,又怎能有能力远距离保护广西的德保苏铁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的重视。2002年12月,国家林业局和深圳市城管局共建了“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这不仅确立了仙湖植物园在全国苏铁保育和研究方面的地位,也为深圳的植物学家与全国同行一起更好地研究和保护苏铁提供了方便。自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成立以来,他们已经培育出各类苏铁苗3.5万余株,其中就有德保苏铁1000余株。
2006年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副司长贾建生到深圳调研苏铁中心的运行情况时,李楠博士向他提出了德保苏铁回归自然的建议。不久国家林业局决定资助德保苏铁回归自然,以国家意志推动植物保护进程。同年12月,国家林业局更是确定将广西的省区级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作为德保苏铁的回归地,以避免再度遭到破坏。之后,深圳仙湖植物园的专家学者们加快了各项准备工作,2007年春节期间他们只休息了三天便投入到德保苏铁的“亲子鉴定”工作,并筛选出纯种,挑选了健壮的500株德保苏铁苗木,作为首批“回老家”的先行者。他们还特别把李楠带回深圳的那株德保苏铁,作为回归大自然的“勇士一号”。2007年11月10曰,国家林业局和深圳仙湖植物园在深圳举行了“德保苏铁回归自然启动仪式”。500株健壮的德保苏铁苗木,从深圳仙湖乘车出发,回到了广西老家。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植物回归。”中国著名苏铁专家、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家瑞说,“这不仅在我国植物领域中是首例,在全球苏铁濒危物种拯救中也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