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届的中国盆景展下个月将在陕西安康举行 - PenJing8
四年一届的中国盆景展下个月将在陕西安康举行
2013-04-26 22:55:49  浏览:5

 本版图片均为晚报 王浩然 现场图片

  晚报记者 程怡 周柏伊 报道

  四年一届、被称为“中国盆景界的奥斯卡”的中国盆景展下个月将在陕西安康举行,然而作为国内盆景五大流派之一上海的海派盆景,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参展,这也是上海盆景行业30年来破天荒首次缺席。而在这缺席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更为沉重的话题:海派盆景艺术传承告急,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可能面临“灭绝”。

  是什么原因导致辉煌一时的海派盆景到了如此地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产业化和民营化以及私人化的配套改革政策、措施不完善,更主要的是盆景行业缺乏相应的扶持,在这样一个要求高效率产出的经济环境下,更需要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打磨的盆景,实在是难以生存。

  园林师来信

  谁来救救海派盆景艺术

四年一届的中国盆景展下个月将在陕西安康举行

  “我是一名在植物园工作了21年的退休高级工程师,向你们反映,上海的海派盆景艺术已经衰落。作为海派盆景发源地的上海植物园,无论是盆景专业技术人员、观赏盆景人员还是盆景技术接班人已经全部萎缩,无人接班,无人能观赏,已到非抢救不可的地步了……”作为上海知名的园林专家,现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高级会员,邬志星始终关注于园林的文化内涵。在植物园工作了多年的他,更是对于曾经名扬海内外的海派盆景情有独钟。

  近年来,海派盆景的发展每况愈下,一直由国家呵护创造盆景艺术的艺术家更是先后进入民营企业。而让邬志星担忧的是,上海植物园内的盆景园也已转制为民营的盆景养护企业,受上海植物园的委托,对国家级盆景园的养护和管理,人才环境见底了。对于海派盆景的未来,用邬志星的话来说,“实在是看不到任何希望。 ”无奈之下,他以《抢救中国园林文化瑰宝海派盆景艺术已可不容缓》为名,写了多封信,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发源地探访

  10人养护2000盆“国宝”,国家级盆景园人财均缺

  海派盆景是否真的岌岌可危,究竟还有多少资深技术人员在为之努力?上周,记者走访了上海植物园以及植物园五号门旁的盆景生产养护基地了解情况。

  “滥觞于汉晋,形成于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近代一度衰落,今又复兴”的中国盆景,自古至今都是一门独特高雅的艺术。正式开放于1978年的上海植物园盆景园占地50余亩,园内汇集了以海派盆景为代表的精品数千余盆。园内树木葱笼,奇花烂漫,山水相映,亭廊交辉,构成江南庭院式园林风格。树桩展示区、山石盆景展示区、海派盆景博物馆以及盆景养护区四大区域组成了一个至今仍属行业领先的国家级盆景园。可以说,每盆盆景都有着不凡的来历和曲折的故事。然而,当记者再次探访堪称国家级的盆景园时,却发现这里的建筑已陈旧不堪,水石盆景馆更是经常关闭,前来参观的人寥寥无几。海派盆景如今却陷入记录资料残缺不齐、人才青黄不接、近10年无新作问世的尴尬境地。

  “加上退休返聘的人员,我们一共就10个人,连完成对这2000多盆盆景的基本维保都很勉强,更别提什么创新生产了。 ”盆景园主管唐建平心中无限苦闷,“我们这里已经整整十多年没有进过一个新人了。 ”5年后,也就是2017年,这里7成左右的盆景人才面临退休,届时会是怎样一个局面,实在是让人不敢想象。

  与此同时,记者也了解到,除了人员短缺外,资金短缺也是造成盆景园衰落的一个主要原因。与一般植物保养不同的是,盆景养护需要更换新盆。为盆景翻盆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这2000多盆盆景中,有很大一部分已有数百年历史,无论是造型还是生长状态都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翻的新盆自然不能是蹩脚货。而如今市面上好的新盆动辄数万元,一般的也要三五百元,想要全部更换新盆,价格不菲。 “没有钱,没有人,等我们都退休了,这2000多盆"国宝"不知道会怎么样。”对此,唐建平心中充满了担忧。

  盆景迷心声

  年长的去世,年轻的转行,“盆友”如今越来越少

  尽管家里有好几间卧室,可75岁的吴振民就喜欢睡在露台旁的一张简易单人床上。躺在这里,他只要微微一睁眼,就能看见露台上的宝贝200多盆盆景。

  刚刚接触盆景的时候,吴振民刚过而立之年,当时在上海一家工厂里做事的他,无意中看到了厂里的一方苗圃,从此便一头扎进了盆景艺术创作。退休后,他更是几乎将全部精力和财力都投入其中。

  “喏,这盆是我在1971年开始培育的。 ”吴振民指着一盆锦松说。这盆已有41年树龄的锦松似山顶孤松,主干壮枝叶繁,主枝好似巨臂横出,其冠如伞。盆中松树主干直中寓曲,干梢向右倾,主枝亦向右横向伸展,但顶部朝反方向逆转,树势均衡。

  这盆锦松可谓是吴振民花费心血最多的一件作品,当年嫁接后,等其存活定型就花了七八年时间。此后几十年,几乎每天都要为其浇水、施肥、思考造型……如今成此等品相,吴振民也心生安慰。

  雀梅榆树黄杨刺柏……在吴振民的盆景园里,有几十个树种,除了一部分树桩是从市场上购得之外,多数是他四处苦苦寻觅而来。“这是我在34年前花了12元问一个农民买来的。 ”吴振民所指的是一盆雀梅,其主干虬曲,向一侧倾斜,上部枝干则逆转延伸,有苍龙回首之势。这个盆景动中有静,气韵神奇;青枝绿叶,层次分明,虽大小不等,却分布自然。从整体看,树干屈伸自如,刚柔相济,是典型的海派盆景。

  养盆景很辛苦,从最初的挑树胚、开始盆景创作,到嫁接根系、枝叶、绑缚枝干、根系整形、长期的种植养护等等,过程漫长而复杂,如果没有十分的细心和耐心,很容易功败垂成。 “有的时候,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也只能看着它们长成一株小苗。 ”

  植物不会开口说话,要懂得它们的喜怒哀乐,完全靠主人“察言观色”。“其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盆景植物更是如此,我有不少盆景因为无法适应上海四季分明的气候而夭折。”吴振民露台上另一盆造型别致的锦松,前阵子台风刮得猛,已有几片叶子焦黄。

  吴振民为人质朴,不擅言辞,他养盆景全在于兴趣爱好,在他看来,盆景就如同自己的子女,都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天天观察它们,与它们对话,眼看着它们长成最适宜的形状,他觉得那就是最大的收获。“就像家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一样,玩盆景者的性格也会映射在盆景身上。”有足够的耐心和想像力,就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盆景。

  尽管在与盆景打交道的几十年里,吴振民获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快乐,但随着年岁渐长,如今的他却越来越担了份心事。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派盆景蜚声中外,关注的人也非常多,在养盆景的过程中,我也结识了很多忘年之交,大家频频交流,培育出不少精良品种。 ”在吴振民的相册里,还保留了多张当年与友人们一同交流的照片。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年长的去世了,年轻的转行了,当年一起赏玩盆景的朋友如今越来越少。

  在吴振民刚“入行”的时候,有很多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找人请教,例如盆景迎客松该如何制作,喜旱的植物该如何保存等,都在他人的帮助下一一得到解答,“如今,能够讨论交流的人越发少了,所幸有了网络,不懂的可以上网查”。也因如此,已过古稀的吴振民学会了使用电脑。

  吴振民对于盆景的痴迷,家里人是支持的,有时候也会帮他的造型出点主意,但吴振民也明白,子女对盆景的兴趣不大,家里这两百多盆盆景,今后该何去何从,老吴心里也颇为纠结。他一直在寻找志同道合者,若有被对方看中的,他愿意双手奉上。“可惜,知音难求。 ”吴振民感慨。

  记者调查

  两大因素困扰海派盆景发展

  急功近利失市场

  海派盆景以“师法自然、苍古入画、屈伸自如、刚柔相济”的独特艺术风格,与岭南派、扬派、苏派、川派并称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

  1979年,第一届中国盆景艺术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并且引起极大的轰动。而上海参展的水石盆景和微型盆景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引起了国内盆景艺术界的高度关注,而且在文化艺术界引起波澜,被一致公认为这是可以与京、昆剧艺术相提并论的民族文化。

  随着关注度提升,1981年上海植物园成为国内第一家盆景出口的专业生产单位。

  由于中国的盆景一下子得到了世界的关注,订单纷至沓来,不少盆景商人看准商机,盆景进入了产业化发展。殊不知这盆景无论对观赏者还是创造者来说,都可谓一盆一世界。只有通过时间的积淀才可以真正让盆景重生。就这样,产业化的发展使得不少“一月盆景”或是“三月盆景”进入国际市场。为此,在1998年,欧美市场全面封杀了我国的盆景,断了盆景的出口之路。即使像上海植物园这样货真价实的经典盆景作品,也在2004年完成最后一箱订单后,再也没有了生意。

  缺少了市场的依托,没有了经济效益,在如此市场化的环境下,盆景的光彩一下子荡然无存。

  人才流失严重

  “这两年一些老板因为对盆景的兴趣爱好,自己创办了一些盆景园,给出的工资也相对较高,所以很多盆景的专才都流动到了民间,但更多的人才已经转行,转做景观园林或是其他。 ”邬志星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由于近年来有不少园林公园因为改制成为了民营企业,而这些盆景艺术家在民营体制下自然失去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更别提培养新人。 “从毛坯的树桩,到基本成型可以观赏,六七年的时间已经是最短的了,期间还要不断修剪,有时还需绑上一些铁丝进行固定拗造型。 ”作为植物园内的盆景园最早的负责人,钱先生说道,盆景艺术人才需要长期培养,不经过几年时间的修炼是不行的,而且还要真正耐得住寂寞,有事业心和忠诚度。所以,让一个民营企业去培养专业人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而与其相对应的是,这些企业给出的工资也无法留住好的人才。

  “现在即使是开两千元一个月,让人来学盆景,谁肯呢?由于看不到盆景的未来,谁愿意将自己的幸福赌在这个未知数上? ”唐建平也不是没有想过招人,但事实却是残酷的。

  当年曾经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京昆两剧相提并论的盆景文化,由于缺少相应的扶持,盆景艺术原来的大众化已逐步成为私有化。记者从一些盆景爱好者以及专家处了解到,现在玩盆景的尤其是海派盆景,都集中于一些有实力的私人老板。喜欢盆景的他们愿意投钱在盆景上,并且出高薪聘用退体的高级人才专业培植和养护自己喜欢的盆景。

  不过这样的发展终究过于狭隘,要想让盆景作为大众化的欣赏对象恐怕就更难了,因为这些盆景的产权毕竟归属于私人名下。更让人忧心的是,作为这些有生命有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在私人的收藏下能否得以长存,这也是个未知数。

  专家疾呼

  别让海派盆景成为永远的遗憾

  上海的盆景艺术曾经有过辉煌,它从第宅园林逐步走进公园,成为城市的园艺代表作之一。早在1954年,上海植物园的前身龙华苗圃就大量收集和制作盆景,精品佳作荟萃,特别松柏类盆景,是无可争议的国内之最。

  1979年,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的“中国盆景艺术展”上,上海参展的水石盆景和微型盆景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引起了国内盆景艺术界的高度关注,而且在文化艺术界引起波澜,被一致公认为这是可以与京、昆剧艺术相提并论的民族文化。

  盆景艺术在国内的轰动很快引起国际上关注。 1981年,上海植物园成为国内第一家盆景出口的专业生产单位的同时,选送了一批精品盆景赴加拿大等地参加专业的展览,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肯定。而正式开放于1978年的上海植物园,也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候。上海植物园在上世纪80年代多次去到南斯拉夫、英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大型国际展览,屡屡得奖。

  海派盆景有着如此辉煌的历史,近年来却呈现出令人心忧的一幕。尽管上海植物园在国内第一个建立了盆景博物馆,园内有数百盆“50岁”以上的盆景研究和制作享受着国家财政的专项津贴,然而,从植物园盆景展出区到盆景新作品,从盆景专业技术人员到盆景观赏人员、盆景技术接班人,盆景创作的方方面面俱已呈现出全面萎缩的态势。

  “海派盆景从业人员年龄在老化,从业队伍人员在萎缩,国有的植物园、公园或专业盆景园在退化,前景既堪忧又可哀。 ”园林专家感慨。

  反观全国其他地方,如今扬州瘦西湖十分重视“杨派”盆景艺术,拨专款加强盆景创作,继承工作是扬州的园林特色;苏州虎丘也成立了专门的基地,恢复苏州有名的“苏派”盆景艺术,从经费及培养人才上都采取措施,力争在全国盆景排名中名列前茅。

  “海派盆景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抢救这枚瑰宝,如今已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了。 ”园林专家邬志星呼吁,“不要让海派盆景成为永远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