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盆景又一次载誉而归 获得一金三银三铜的佳绩
2013-04-23 20:47:47 浏览:23
在福建泉州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上,苏派盆景又一次载誉而归,获得一金三银三铜的佳绩。然而,在盆景技艺不断提高的同时,作为发祥地之一的苏州,盆景却越来越远离大众,盆景市场也是低迷不起。
盆景市场两极分化
“开始种些花花草草,到后来都玩盆景了。”在一次盆景交流会上,几位苏州盆景专家的看法如出一辙,在他们的观念中,玩盆景与品位高之间划着等号。
而历史上盆景与普通百姓之间要亲密得多。苏州是我国盆景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苏派盆景源远流长。“咫只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明清时候,有钱人造园林,寻常百姓便玩盆景,这在当时的姑苏城内为一大民风。
当下,苏州民间的盆景高手不少。已故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盆景艺术家周瘦鹃的外孙李为民是其中一位。许是受外祖父影响,盆景在李为民生命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玩盆景30余年,他创作了数千盆盆景,有一个苏州最大的私人盆景园。他告诉记者,主要是自己创作自己欣赏,也有圈子里的人慕名来买,价钱合适也就卖了。说到“卖”字,他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在外公那个年代,盆景是不讲买卖的,而是朋友间送来送去,现在观念已经改变了。他强调,作为一种艺术,盆景还难以普及。因为不懂的不会玩,懂的钱少也玩不起,一盆一尺高的就要两三千元,而且不会养的也难,盆景是活的,花了大价钱买回家来,要是养死了,就是一场空,不像买个古董一直保存着,还能升值。
如果说,待价而沽的艺术盆景因其门槛高而拦住了普通市民,那么,居住条件的改变则使得大众化的商品盆景也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从价格看,商品盆景很便宜,二三十元就能买一盆,可是低价并没有得到大众的青睐。苏州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敏说,目前苏州的盆景市场相当疲软,若干年前他们生产的盆景一年还能有个几十万元的营业额,近两年起码下降了一半。他认为,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量老房子消失导致了消费群体的衰退。现在带天井的老房子越来越少,人们纷纷搬进了新公寓,盆景如果只能是放在阳台上,因为无法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容易死亡。
资源匮乏扼住市场化“脖颈”
日前,日本四国地区香川县高松市鬼无町的民间盆景访问团带来了盆景市场化的新思路。人口只有6000的小镇鬼无町有着“园艺之町”的美名,其每年所生产的松树盆景要占到全日本盆景市场的80%。该访问团成员都有自己的盆景培育园,团长尾路悟先生说,与苏州的情况相似,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对盆景都比较疏远,因为住进了公寓式的住宅,与自然疏离了。为了推广,他们每月5日、15日、25日都要举行“卖会”,到住宅小区展示盆景,普及盆景知识,并且进入学校,在学生中办盆栽讲座,让人们在了解后逐步喜欢上盆景。
但是,市园林局风景园林管理处处长向华明认为,苏派盆景的困难远不止此。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苏州盆景市场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最早做盆景的都是从小苗开始养,然后通过绑扎、造型进行培育,因此过去做一个盆景年份很长。后来开始直接用树桩,因为苏州盆景兴起较早,榆树、雀梅、三角枫树桩这些制作苏派盆景中的主材在本地已难觅踪迹。
向华明说,要走市场化之路得进行人工育苗,但真正要做谈何容易。浙江奉化溪口镇三十六湾村以出产五针松出名,专为盆景配套。一棵2厘米到3厘米直径的五针松,看姿态好坏,售价约在20元到50元之间。但养成这样一棵,至少要五六年,投资的回报期较长。苏州土地成本近两年还在迅速上升,使得盆景业的发展更加困难。目前,苏州的盆景生产企业数量既少,规模又小。
重重阻碍堵住“出口”
向华明说,苏派盆景要做大,向海外出口是必经之路。在欧美,盆景特别受欢迎,市场潜力很大。有关数据显示,美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盆景就达400万盆,而日本销往荷兰、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盆景金额每年也要达到10亿日元至15亿日元。
可是要赚老外的钱,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苏派盆景却是阻碍重重。首先是贸易壁垒的限制。据介绍,1997年美国与我国签订的《中国介质盆景输美议定书》中规定,只有六月雪、福建茶、雀梅、罗汉松、黄杨等盆景才可出口。有关规定还明确,盆景中的用土只准使用泥炭、火山岩等介质。这意味着包括苏派盆景在内的中国盆景必须改变延续了几千年的天然泥土栽培方式。另外,对生产流程还有细化规定,要求“进行准确生产记录”、“苗木移栽到生长设施前,必须去土、洗根”等,这使得以造型见长的中国盆景毫无优势可言。
从目前出口的大部分盆景来看,严格来讲不能说是盆景,而是盆栽植物。一盆传统盆景少则5年,多则几十年才能成为成品,并需要每日继续精心养护。而在欧美国家,很少有人懂得盆景的养护知识,并对盆景进行艺术修剪。为了出口,盆景生产不仅要缩短周期,造型好看,而且还要求易活好养。这在苏州市场上恰恰非常缺乏。为此,业内专家指出,要想打开国外这个大市场,必须要清楚国外所设置的种种障碍;其次,要打破传统的栽培模式,按照新的“游戏规则”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也要在技术和品种上进行创新,增加“卖点”。
(摘自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