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江西盆景 - PenJing8
发展中的江西盆景
2013-04-02 10:47:27  浏览:20

发展中的江西盆景


■陈顺远
    江西地处江.中游,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山石资源丰富;自古文人辈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些部为发展江西的盆景艺术,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底蕴。
    近廿年来,随着盆景专业人才的脱颖_而出、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盆景爱好者队伍的下断扩大,江西盆景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范,主要表现如下:



    (一)在审美取向上帅法自然。受历史和地域制约,江西盆景过去属北派范畴,多是苏派、扬派格调.造型上多采用规则式的两弯半和云片式,改革开放后,与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的经济、文化往来频繁,岭南盆景大量进入江西市场,它以特有的清新自然、飘逸豪放的自然造型,深受江西盆景爱好者的青睐。不仅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还使他们从中领悟到取材、取景于大自然的盆景艺术,师法自然应是其主要的审美取向。从此江西盆景从简单摹仿传统规则式的制作模式中脱颖而出,在保留和发扬传统流派精髓的同时,突出自然式造型。江西的盆景便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时候。
    二 在艺术风格上博采众长。江西盆景在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江西的盆景作者在取得继承与创新两大主题共识之后,走出家门,虚心向先进地区和名师学习求教、广收博取,融会贯通。他们南采岭南飘逸豪放、自然入画之风姿,北纳苏派清秀古雅、形简意深之精髓,效法海派玲珑精美、不拘一格之灵通,汲取湖北动势造景和树石组合之创意,并研究日本、欧美盆栽舍刊干神枝之造型技艺……从而提出:“写意与写实并重,立意造景和随景赋意并用,注重节奏与韵律,讲求动静相结合和总体悦目的空间境象,深化意境美,”的创作要点。《深居幽篁里》(获全国二届评比一等奖)、《醉卧青岗》(获全国网届评比一等奖)等一批优秀作品,就是在这一创作要点的推动下产生的,这些作品清新自然,超凡脱俗,充满诗情画意,是传统精髓与外来风格的完美结合。

 

   (三)在造型技艺上注重树格的发挥。剪扎并用是树景造型的基本手法,南北部如此,.只是各有偏重。江西的盆景作者在兼收并蓄的同时,做到”因村施艺和因树造格”,根据不同的景致和树种,施以不同的技巧。如榆树雀梅等老桩,天然具有苍古虬曲的树格,就必须顺势利导,保留原桩优美部分,剪去有碍树格截干,使枝、干比例逐渐和谐,使枝形日趋优美老辣,使根、干、枝更富有变化,从而使树格得到进一步发挥。又如五针松黑松等,由于发枝和生长缓慢,就必须以吊、扎、捆、绑为主,对干、枝、叶片进行全面精细整形,并剪去那些无法改造的车轮、顶心、平行等废枝,使日后的生长按照作者的立意、构图方向发展,造就出苍劲挺拔,刚柔相济的松树品格。对赤楠、槛木等树种,则粗扎细剪,尽量保留那些富有画意的白骨化枝干,扬其苍古,并使叶片层次合理有序,枝下比例协调,表现出枯荣相济,生机勃发的古木树格,
  
    (四)在树种选用上以本省特色树种为主。江西树木盆景资源十分丰富,赤楠、槛木、榆树、杜鹃、紫蔽、小叶三角枫、雀梅、枸骨、六道木、黑松、栀子、南天竹等遍布山野。其中赤楠桩古枝虬曲,叶细长青,其品质优于南方各省同一树种,倍受人们的珍爱,因此被视为表现地方特色的首选树种。近廿年来江西作者对赤楠的采掘、培植、造型、赋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成功经验。在艺术造型上,以江西到处可见的古樟为蓝木,在苍劲雄浑的树姿中,透出根、干、枝的优美线条结构,在朦胧可见的不等边三角形构图中,注重枝片的层次分布和空间效果。
   
    (五)在艺术创新上走树石结合、组合多变之路。江西山石资源丰富,玉山的石笋石,景德镇的太湖石,瑞昌的芦管石、千层石等,形、纹、色惧佳因此山石盆景发展较快,上饶、九江、南昌等地制作的山石盆景各有特色,大多采用“浓墨重染”的艺术手法,蕴含着景瓷彩绘和国画风采,既气势万千又精美自然,在全国各次盆展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随着艺术创新的深化,江西的作者在认真学习和借鉴外来新鲜经验的同时,努力寻求自身的结合点,在继续提高单体造景艺术水平的基础上,逐渐拓宽创作的形式与内容,力求在树石结合、组合多变的创作路上有新的创意和表现,为江西盆景艺术的振兴谱写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