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盆景长成参天大树 - PenJing8|盆景吧
福建莆田盆景长成参天大树
2012-06-05 09:05:22  浏览:17

福建莆田盆景长成参天大树


12月30日静态:在莆田荔城区濠浦村下亭人造村分裂桥头,有棵挺秀入云的大榕树。谁能想到,这棵大榕树是台湾原宦海名人陈裕清书房里的一棵盆栽。斯时,陈裕清的侄孙莆田市青年雕塑家陈春阳以为这棵大榕树见证他伯爷的成长历程,是颇具历史含意的文物,他想把这棵大榕树申请为名木古树,加以保护。

门前绿水人家绕别致景观成画境

站在分裂桥头,记者看到桥下绿水潺潺,几只小船停泊在水面上,桥上绿树苍苍,百米多高的茂盛树冠宛若伞盖,遮下半壁阴凉。陈春阳秘密记者,这条河道源自九西岳脉,笔直流经下亭人造村,它有个难听的名字叫“卧鲤”。河面上的石桥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建成的,几十年来源经沧桑,却如故坚固完好。这座桥还是两个人造村的内地,正本这两个村并不和睦睦,后为方便出行,两村人风雨同舟构筑了这座桥,两村村民的激情也在共同苏息中失掉修复。是以,这座石桥就被定名为分裂桥。

在分裂桥东边,有一座民国期间的江南民居,这即是陈裕清故园。偶合的是,陈裕清暮年时,也为两岸的交流积极奔波,致力于故国的和平抗衡。桥头的大榕树位于故园门口。“小桥、流水、人家、绿树、小船,构成人造景观,别是一番诗情画境。”陈春阳说,前不久莆田市评选“三十六景”,他就推荐了这“绿水人家绕”的人造美景。

小盆景见证 陈裕清成长历程

“这棵大榕树是伯爷陈裕清书房里的一棵盆栽。”陈春阳说,有一年冬至,年幼的陈裕清扈从父亲陈璧顺去九西岳省墓。在归来转头的途中,看到一棵青葱的榕树苗,陈裕清感觉这棵榕树苗树形好,就把它带回家,种在盆子里,放置在书房里,增添斗气。

“伯爷幼年懈怠好学,有大半的工夫都在书房读书习字,这棵榕树见证了他成长的历程。”陈春阳说,1942年,陈裕清赴美国芝加哥留学,他的弟弟陈裕泉就把这株盆栽移种在自家门前。

陈春阳秘密记者,当年我国驰名的生亡故学家、辅导家、社会活动家余宝笙在创办福建华南须眉学院时,已经向在台湾的妹夫陈裕清筹款。陈裕清请她代为问候莆田的弟弟陈裕泉,还请她看看门前的榕树。1984年,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报导陈裕清事迹时,也提到过这棵大榕树。

陈春阳以为,这棵大榕树极具历史含意,提倡政府把这棵大榕树列为名木古树加以保护。不过,莆田市园林局监督查看科低级项目师林志雄说,当前莆田还没末尾受理团体申请树木成为名木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