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自居是盆景专家 从不奢谈艺术二字 - PenJing8
我不敢自居是盆景专家 从不奢谈艺术二字
2012-02-05 18:04:19  浏览:20
  ■福建 龙海 月港清吟

    我不敢自居是盆景专家,从不奢谈“艺术”二字,虽与泥土和树木打交道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但对盆景艺术创作充其量也仅仅是个刚到门口的门外汉,其中知识也只略懂皮毛。看了山东李新先生的《我看盆景》一文,有几句话也想说说。
   
    关于“高于自然”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这不仅仅是盆景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的一个法则,也是其他各个艺术领域都必须遵循的一个创作法则。源于自然,是艺术家从大自然中认识、发现自己所想表现的自然物,并且掌握其内在规律。高于自然,则是把这些所要表现的自然物经过艺术的构思、提炼,用自己独特的手法巧妙地表现在世人面前,并赋予特定的含义与世人共享。

我不敢自居是盆景专家,从不奢谈“艺术”二字

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展现给世人一种奋蹄飞扬、催人向上的奋斗热情,广东陆氏盆景的大飘枝,则把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泱泱大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李新先生对盆景艺术创作法则的理解是正确的,其“对自然界的山川树木,不要照搬照抄,而截裁典型,吸取精华,提炼概括”——这就是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创作法则的很好表述。然而,再把“高于自然”引申到“名哲先贤、艺术宗师、科学巨匠们深入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该不会只是为窥得大自然的奥妙就足以告慰平生了”,如若如此,那他们还算什么先贤、宗师、巨匠呢?而沈从文和那些类似其情感与想法的人类智慧峰巅的伟大人物的感叹,则忘记了他们智慧再高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蝼蚁蚍蜉同处自然界中,何悲之有?切切记住,高于自然并非凌驾自然。

    再说李先生的自然概念,似乎有点离谱了。盆景艺术追求的“高于自然”的境界,是把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中自己中意的一小部分体现在盆几之中,可以是一山一水,一砂一石,也可以丛林共生,一草一木,注入人的情感,让大自然中美的东西展现在厅堂楼阁,庭院花轩,让人们游赏——这是盆景艺术所要表现的手法与目的,是自然的局部而非“壮丽雄浑,气象万千”的大自然全部。一片叶子美丽,就表现一片叶子,又何必要表现树木,表现广褒无边的大森林呢?一个人的眼睛漂亮,就表现眼睛,又何必要表现可能不协调的全身呢?只要是有情感的美的东西、漂亮的东西能够表现出来,也就无愧于自然了,也就达到了“高于自然”的创作目的,又何必把大自然的微小局部和真正的大自然混为一谈呢?

    所以,高于自然,应该是人们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熟悉自然的基础上,把美的东西,我们认为可用的东西,糅合人的情感表现出来,即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所说的“师法自然之才情”,重在“才情”二字。
   
  关于“高等艺术”
  就艺术而言,其本质意义上应该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如果凭自己的地位条件强行划分,那未免太专断、太狭隘了。高等艺术,不知出自哪位伟人之口,是对盆景艺术的褒奖,其实,不管伟人也好,俗人也好,不过是对盆景艺术的一种肯定。因此,盆景艺术创作者不应该为此沾沾自喜,夜郎白大,但也不该为只会创作小小的“些子景”而自觉低人一等。再说,在不同艺术领域问相互比较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至于把盆景艺术排除在构成中国文化艺术主干之外,那就更错了。诗词歌赋、华采文章是构成主干的部分,盆景艺术也是其中一部分。就其影响而言,书法、水墨画、音乐艺术堪与世界争峰,而在国际领域中,中国盆景从历史的深远、意境的精深和创作的技法诸方面不可置疑地处在重要位置,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若说“博大精深”,盆景艺术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虽说我在其中混泡了二十多个年头,但时间越长越感到其间浩翰无穷,深无止境。一个成功者,不仅须具备各方面知识,如文学的素养、雕塑的造型、绘画的透视、书法的豪放……而且比其它艺术家多懂一些农业林业知识,包括栽培剪枝、浇水施肥……更需要有父母般对孩子般的呵护、培养和育人的拳拳之一心。
   
    用蕴涵积淀的文化含量,用多少优秀人才,用多少大师级人物衡量艺术的高低,也是不可取的。书法艺术的文化含量与绘画艺术的含量孰高孰低?诗词歌赋、文学创作与戏曲表演、音乐歌唱其文化含量孰高孰低?掂量得清楚吗?优秀人才多就是高等艺术,优秀人才少就不是高等艺术,有大师就是高等艺术,没大师就不是高等艺术,不知这是从哪一国哪一地、哪一朝哪一代引来的衡量标准。

    至于艺术的影响,也是需要我们认清的。在厅堂案几上摆放一盆小景,唤起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绿色的向往,拉近了人和自然的距离,增加了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虽然谈不上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于整个人类的文化精神、文化品格的形成和塑造起到扭转乾坤的轰轰烈烈作用,但也不能说它就不是艺术了。泥人张的小泥人没有像国际歌那样鼓舞人心、催人奋斗,可你不能说塑造小泥人不是艺术。殿堂艺术是艺术,民间艺术也是艺术。用书店里盆景书藉摆放的所在来说明盆景艺术的尴尬也是很牵强的。我想请问是先有民问的传唱,才有《诗经》,还是先有《诗经》,才有民间的传唱?如果想从书店中寻找、想从书本中寻找登上盆景艺术殿堂的现成路子是没有的。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尝,所以,盆景要达到思想和艺术的高度,并日臻完善,需要盆景人执着的求索,并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毕生的心血。盆景艺术如此,试问:其他艺术不是如此吗?

    作为盆景人,花很多时间去反复比较和掂量“理论”二字,大可不必。盆景艺术作品是做出来的,不是比较和掂量出来的。盆景理论来源于盆景创作的实践,它是众多盆景艺术工作者长期的经验和技艺的积累和总结,一件成功的盆景艺术品,就是一套“系统条理、思维缜密、逻辑谨严、层层递进、循环往复、给人以警醒启迪、无以穷尽、难以言说”的真正理论。至于书本上的专著,有国内的、有国外的,国内有大陆的、台湾的、香港的,有岭南派、海派、扬派等,国外有日本的、美国的等,文字图片,应有尽有,何谓之空白与贫血。长城是存在的,没有见过长城不能说没有长城。然而,作为理论,由于作者所处环境条件不同,观点视角不同,文字表述上也就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我们在盆景创作实践中,能参考借鉴的多看多学,没有借鉴价值的看了付之一笑,但用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别人指手画脚,显然欠缺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