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盆景的产业为何做不大? - PenJing8
丽水盆景的产业为何做不大?
2012-02-05 18:01:59  浏览:11
  丽水盆景的产业为何做不大?

   10月19日至25日在金华举行的浙江省第五届盆景展上,丽水盆景只拿到了3块铜牌。业内人士面对这个成绩感慨不已:作为全国生态第一市,丽水拥有别的城市无可比拟的生态资源,制作盆景需要的树桩资源遍布丽水的深山老林,但是丽水的盆景产业为什么就是做不大呢?

    “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制作的那一批盆景保存下来的话,丽水的盆景就有说话的分量了。”说起丽水的盆景,就不能不说陈信标,今年已经70岁的他是林业局的退休工程师,在丽水,他是最早开始从事盆景制作的人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信标等人成立了白云山盆景兴趣小组,专攻盆景制作。那段时间,兴趣小组的人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盆景上:从深山老林寻找老桩、栽培、整型……短短三年多时间,兴趣小组制作了一百多盆形态各异、造型独特的盆景。这是丽水最早一批批量创作的盆景作品

    “盆景在当时并没有多大的市场,再加上后来由于工作原因,大家都没有时间去管理这些盆景,慢慢的全都死掉了。”说起这一百多盆花费了大家三年多心血的盆景,陈信标连连叹息,刚刚有些起色的盆景制作转眼间又无人问津了。

    “1985年左右,遂昌县邀请我和苏子可去上课,我讲盆景制作,苏子可讲根雕。”陈信标说,丽水盆景的转机出现在遂昌上课之后,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后,遂昌冒出了一大批盆景爱好者,“后来省里有比赛,就由遂昌代表丽水参加。”

    在那次比赛上,遂昌盆景一下子拿回多块银牌,为丽水赢得了全省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一时间,丽水盆景犹如一匹黑马,名声一下子在全省传开了。

    后来,在当时地区科委的牵头下,丽水还专门成立了珍稀花卉研究所。作为研究所的负责人之一,陈信标带领着工作人员制作了一大批盆景作品。

    2005年10月份的长三角地区盆景展上,带着十盆盆景参赛的丽水一举获得了一银五铜的好成绩。目前,全市有100多人从事盆景制作,一年种植量达2万多盆。   资源流失

    “现在金华的盆景的种植量约在100万盆以上,在全国、全省各类盆景大赛中经常摘金夺银。其实金华盆景有大批树桩,都是从丽水挖走的。”陈信标告诉记者,自从丽水盆景名声传开后,从金华、杭州、温州、台州、江苏等地赶到丽水来的人便络绎不绝,他们并不是到丽水来交流盆景制作经验的,而是到丽水来“抢夺”资源的。

    “丽水盆景资源流失最严重的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几乎每天都有五六辆十吨大卡车从丽水运走树桩,可以说丽水的盆景资源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搞盆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也成为了丽水盆景发展的死。”就在金华等地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盆景产业的时候,原本起步就晚、基础差的丽水再次掉队了,“至今丽水专业从事盆景制作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人都还仅仅是业余时间的爱好,只能小打小闹。”

    “盆景是一门艺术,一件优秀的盆景作品,肯定是自然加艺术的完美结合。这首先就需要从业者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水平。”丽水市花卉协会盆景分会秘书长阮秀春在分析丽水盆景面临的困境时认为,丽水的盆景从业者大部分都是业余的,普遍缺少传统国学的修养,这也造成了丽水盆景在艺术造型和审美情趣上的先天不足。

    “制作盆景,树桩的造型很重要,但是搭配一个合适的底座,同样很重要,盆景必须有盆有景啊!在丽水,制作盆景所需要的材料,除了树桩外,盆子和底座都要到金华等地购买。”制作了四十余年的盆景,陈信标对此感慨良多,丽水的盆景产业要发展,相关的配套产品能不能跟上也很重要,“我觉得现在丽水人的消费方向有点问题,丽水人有钱了就喜欢吃、喝、玩,而在艺术方面的消费就相对比较少,现在出现的一个怪现象:喜欢盆景的人买不起盆景,买得起盆景的人不买盆景,这就是文化档次、欣赏水平上的差距。”

    “丽水的盆景产业要发展,必须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阮秀春告诉记者,盆景分会的会员们非常希望在丽水能够有一个盆景园,把大家集中起来,大家共同努力,把丽水的盆景产业做大。

     来源:《处州晚报》 记者 叶小平 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