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盆景桩材85%以上的均是由下山桩培育而成,这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大型桩材几乎大部分出自山野,刺柏也不例外。如何因时因地适时采挖,提高成活率,减少死亡,我想核心问题还是在挖与养上下功夫,挖是核心,养是关键,二者密不可分。重点是识其性,顺其性,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个环节的科学管理。
关于养护管理,要防止两个极端的出现,一是溺爱式,二是放任式。前者忘了树木是自养性植物,过度的干预,大包大揽会彻底打乱根、干、叶三者长期形成的生理循环体系,严重影响树木正常的新陈代谢规律。而后者是撒把芝麻靠天收,忘了下山桩是掐头去尾遍体鳞伤的高危‘’病人”,需要科学管理,以增强细胞活力,促进树木元气的恢复。关于养护方面的文章介绍较多,本文就不再赘述。作为一名经常上山下乡的老桩奴,想重点就刺柏采挖谈点切身体会,与同道交流。
一.采挖的时间
俗话说“要栽松和柏,莫让春晓得。”刺柏采挖把握好最佳时间不可小视,它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一环,过早或过晚采挖成活机率都不理想。太早管理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变数大,秋冬季节天寒地冻,气温低,气候干燥,风大湿度小,再加上树木根干创伤面大,短期很难愈合,水少易受冻害,水多易烂根。虽说树木进入休眠期,实际是休而不眠,生命活动、生理循环还在缓慢进行,管理不当失水、失养、烂根在所难免。
采挖太晚则浪费了黄金时段的生长恢复期。因为任何树木移栽后不会立即展叶生根,都有愈伤阶段的缓苗期,大约半月至1月左右,随着气温慢慢升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非常活跃,水分蒸发量加大,能量消耗大,各类菌害、虫害严重,再加之新桩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时时威胁新桩胚的生命。接下来是春夏之交,梅雨期长,土壤湿度大,非常不利新桩的生根复壮。人们常说干生根,湿长叶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太早太晚都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