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是一种以树、石为主题的造景形态,而配盆的目的就是要使树、石为主题的造景超脱自然的束缚,感受到树桩生长于原生地环境的景象。中国的盆景艺术是在盆栽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使人为意愿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把自然景色浓缩在小小的盆中。缩龙成寸,或以盈尺树干,勾勒出苍劲之古木:或以数枚拳石,衬托起峰回之岗峦:或以一叶小舟,呈现出浩淼之烟波。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气韵生动,意味隽永,视之如临名山大壑,令人有出尘之想。盆是盆景构成的三要素之一,美好的树,若配盆不当,必致无法展现出应该有的气魄,不合适的盆景盆缺乏安定调和感,甚至有喧宾夺主之感。若盆景盆的选择及种植法得当,便能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效。
作为盆景树桩安身立命之所,盆景盆的选择很重要,不但要美观大方,提升盆景的档次,而且’要从实用跟美观并举的角度出发,做出合理的选择。简单讲,需要注意的不外乎以下的几点事项:一、质地根据所般来说盆景盆主要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
1.瓦盆
因和老式房子上的小青瓦用同样的方法和同样的窑烧制,就有了瓦盆的称呼。瓦盆青灰色,用普通粘土烧制。过去城周边的郊区和村镇大多用瓦盆窑,类似一个长宽各十几米、二十左右米大坟包,窑中空,用砖拱起,装窑时,将大小瓦盆一套一套摞起来烧,比烧砖的火候要轻,然后撤火、闷窑造成铁氧化还原。出窑后,盆就成了青灰色,质地优良的有城砖那样的坚实。如果是不闷窑,出窑后,盆就成了砖红色。泥盆价钱相对便宜,还有很强的透气和透水性能,尤其适合初上盆的盆景,对于生桩的发根十分有利,但不是很美观,不适合在家庭作为观赏摆设。煅烧温度低和时间短的瓦盆强度也不足,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崩裂破碎。还有就是手工制作,个体间的差异比较大,质量稳定性不高。
2.瓷盆和釉盆
高温烧成的瓷盆和釉盆与中、低温瓦盆最明显的区别是吸水率,高温陶瓷的吸水率低于0.2%。瓷盆和釉盆色彩丰富,赏心悦目,但排水和透气性差,尤其不适合一些对排水透气要求较高的植物,故大型的瓷盆和釉盆多做套盆用,用作装饰在短期的展览中应用最多。但是在一些突出配饰的小型或者是微型的盆景中应用比较广泛,排水在这里就是减少水分优势。
面没有或少有砂眼和麻点的为好。亮度高的产品采用7高质量的釉面材料和非常好的施釉工艺.对光的反射性好,从而视觉效果好。
二摸:可用手在表面轻轻摩擦,感觉非常平整细腻的为好,高档的青花或者是粉彩会有温润如玉的触感。还可以摸到未施釉盆内侧,感觉有略微粗糙沙沙的细微摩擦感为好。
三听:可用手敲击陶瓷表面,一般好的材质被敲击发出的声音是比较清脆的。如果比较声音比较闷,就可能是烧结温度不够。如果声音比较瓮,就很有可能是有裂纹。
四比较:主要是在考察吸水率,吸水率越低的越好。
陶瓷盆景盆对水有一定的吸附渗透能力。水如果被吸进陶瓷,会产生一定的膨胀,容易使陶瓷表面的釉面因膨胀而龟裂。哥窑的釉瓷就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可以说在瓷盆和釉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产生开片釉的配制方法有五种:如采用两种具有不同收缩率的釉,将有高收缩率的釉料施于普通釉上,烧成后上层釉龟裂可以透见下层釉:增加釉的可溶性使釉的收缩率增加,如增加长石与硼酸的量;增加釉的收缩率,减少坯的收缩率;使产品急冷工艺也可生成碎纹釉;有的釉在经年放置后也能形成。
人工有意为之的开片比较大而且均匀,自然的开片会小一些,开片的纹路都比较自然,犹如冰面开裂。最初多是由大开片发展后相互贯通形成大小不一的“裂纹”。自然开片为天然形成,不似人工仿品开片都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开片的过程持续时间相当长久,不仅仅是出窑时候的噼啪作响,甚至在几年以后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还可以听见清脆的开片声。
但是对于盆景盆,要兼顾实用性跟观赏性,二者不可偏废。如果盆本身的吸水率高,则很容易将水中的脏物吸入陶瓷,时间一长就会产生无法去除的水渍,也容易出现表面釉层剥落。虽然说这样会产生所谓的时代感跟沧桑感,但是过犹不及,这样也同时会降低观赏与使用效果,因此需要区别对待。
3、紫砂盆通常人们最喜爱的还是紫砂盆,这是由紫砂的特性决定的。紫砂属高岭土,有良好的可塑性,为紫砂盆的创意、制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紫砂盆造型多样,符合不同形态的花木盆景对花盆形状的要求,同时也能把中国传统的书画、雕刻技艺融合进去。
紫砂盆壁具有双重的气孔结构,透气功能比瓷质或釉质的盆好,而又不会如普通泥盆那么容易挥发水分。它吸热慢,透气保湿的相对稳定性更符合植物根系的生长要求和对营养的吸收,能使盆内的植物得以健康地生长。另外,随着紫砂盆被伎用的年代和人们长期的摩挲把玩,盆壁会逐渐产生一层包浆,沉静而含蓄的幽幽光芒使紫砂盆显得更加庄重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