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史佩元
文 张先觉
史佩元老师创作的《蛟龙探海》,与盆友分享。这是一棵赤松原桩。从正反面看此材料平铺无奇,姿态如常。史佩元老师构思将赤松变更90°位置,调干改型,变位换盆,化平庸为神奇,看以下创作图解过程。
此赤松桩经过作者巧妙构思,大胆改作,化平庸为神奇,将一棵非常普通的素材变成了一件力作,其作品:
构图奔放,动势强烈;
枝迂干回,刚柔相济;
伫身险地,晏然自若;
根壤隆起,悬不失衡;
素几素盆,提攥主题;
松姿松韵,似压黄庐。
《蛟龙探海》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美学功底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驾驭松材进行巧妙构思改造的制作技艺。
编后语 : 世上没有做不成盆景的植物素材,只有功夫修为欠佳的我们;再普通的素材也有“赏心悦目的两三枝”,就看我们心中装有多少可供盆景创作的典型源泉。实现盆景美的最佳境界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尽可能在创作中依托民族盆景的审美法则,万变不离其宗的再现自我,再现自然。
当然,艺术品没有绝对的最好,从不同的鉴赏眼光里会得到不同的意境或审美景域。为了和大家在鉴赏一件盆景佳作中,收获到我们应该真切收获到的交流,笔者认为,若将《蛟龙探海》的顶枝再压缩几分,“探”字将更亲近于海。这是文者完美心态作祟,是惜玉的挑剔,其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