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取象”的主旨不在“形”的写实,而在“象”的创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理。由客观物象与主观心意创造性交融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正是中国传统艺术(包括盆景艺术)美学的本源。
这是著名黄山“迎客松”。迎客飘枝的叶片自然分布,叶片由上而下层层递进,小片组成大片,体现自然节奏的空间意识。
盆景是盆景艺术家制作的表现自然美、生命美的一门艺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中国盆景追求的是诗情画意,而不是对自然单纯的精确描写。在盆景艺术制作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感应交流、天人合一、物我文融,用自然界树木山川的形象符号,传达哲理精神,揭示自然内在规律的“道”,来表达人的主观情感和意愿,这是中国盆景艺术的特色,这一特色和“观物取象”的主旨是一致的。
“迎客松”的自然结顶,其内结构交代得清清楚楚。
“迎客松”的自然结顶,其内结构交代得清清楚楚。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从一切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出来的自然规律或法则。对“道”的追求与把握使大自然成了求道者观察的对象,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与天地之谓也。”圣人观与天地就是观察自然,因为自然万物之美、法理就在其中,圣人于此获得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故天地之美和万物之理也是盆景艺术制作的基本规则。
“迎客松”的大飘干,线条不仅具有和谐、节奏韵律等形式美,而且线条和叶片的空间组合尽显意境美,“道”的法理隐含其中。
盆景艺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因此师自然师造化是盆景艺术制作灵感的源泉。这就要求盆景艺术制作者多深入大自然,以自然为师,向大自然学习,和大白然交融互渗,从自然中寻找制作灵感。
大自然长期的雪压风摧以及植物的向光性生理特征共同造就了古松枝条的抑扬变化及总体下垂的趋势,这也是松树高干垂枝方法的摹本。
大自然长期的雪压风摧以及植物的向光性生理特征共同造就了古松枝条的抑扬变化及总体下垂的趋势,这也是松树高干垂枝方法的摹本。
由于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往往只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得到的形象往往只是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这个形象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更不能体现“道”,而“观物取象”却为师法自然提供了一种审美观照的方法,即“仰观”与“俯察”相结合,“远视”与’‘近观”相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审视相结合,从不同角度、不同对象来进行全方位观照。
比如,我们在观察白然树木时候,不仅要详细观察不同树木的外在表现,同时还要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寻找形成外在表现的原因,自然界中各种树相以及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白然万物进行归类、品味、揣摩、比较、联系、综合,透过个别去发现一般,透过表象去发现本质,认清自然万物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个体与群体、物种与环境等之间的有机联系,只有这样才能透过具体物象,窥见自然万物的规律,把握自然万物的“道”,即所谓“澄怀观道”(宗炳),以体现人的情感意识,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审美意义的意象,也即所谓“度物象而取其真”(五代·荆浩)。
口舞动的崖柏线条不仅代表力及生命的韵律,而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相传唐代大画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笔法,宗白华也有言“舞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终极状态”。
比如,我们在观察白然树木时候,不仅要详细观察不同树木的外在表现,同时还要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寻找形成外在表现的原因,自然界中各种树相以及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白然万物进行归类、品味、揣摩、比较、联系、综合,透过个别去发现一般,透过表象去发现本质,认清自然万物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个体与群体、物种与环境等之间的有机联系,只有这样才能透过具体物象,窥见自然万物的规律,把握自然万物的“道”,即所谓“澄怀观道”(宗炳),以体现人的情感意识,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审美意义的意象,也即所谓“度物象而取其真”(五代·荆浩)。
口舞动的崖柏线条不仅代表力及生命的韵律,而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相传唐代大画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笔法,宗白华也有言“舞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终极状态”。
“观物取象”的过程说明盆景意象的产生既是对客观世界的一个认识过程、对话过程、观照过程,同时也是个创造过程。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行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这正是“观物取象”体现在中国传统艺术包括盆景艺术中的美学价值。“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揭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制作特征,是中国传统艺术包括盆景艺术制作论的肇始。
▲“舍利”与生命水线是柏科植物典型性特征柏树线条变化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线条的急剧变化往往伴随再生,因此往往有“舍利”的伴随
▲“舍利”与生命水线是柏科植物典型性特征柏树线条变化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线条的急剧变化往往伴随再生,因此往往有“舍利”的伴随
“观物取象”实质是主客观交融互渗的有机体。 物”实,“象”虚;“物”具体,“象”概括;“物”与“形”(器)连,“象”与“道”通。“观物”是基础手段,“取象”是主旨目标。“物”与“象”包含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辩证法,是盆景艺术意境理论的本源。
“意在笔先”是盆景艺术制作法则,这个“意”是立意、意象的意思,盆景意象是指在制作活动中,在制作对象的激发下(即观物基础上),在脑海中经过形象思维活动所产生的意与象、情与景相结合的主观形象,即构思中的艺术形象,是‘观物取象”的结果。
意象为得意含道之象,其中隐含抽象的“道”,体现了立象尽意的主体思想,是主客观统一,具有典型‘盆景的审美意象是艺术形象的基础,例如为了表现岸壁上的松树形象,就要表现松树咬定青山不放松,临危不‘}具的英雄气概。正如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所说“您象欲生,造化已奇”,意象通过表现手法以实现艺术形象,“观物取象”是意象乃至意境理论的原点。
意象为得意含道之象,其中隐含抽象的“道”,体现了立象尽意的主体思想,是主客观统一,具有典型‘盆景的审美意象是艺术形象的基础,例如为了表现岸壁上的松树形象,就要表现松树咬定青山不放松,临危不‘}具的英雄气概。正如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所说“您象欲生,造化已奇”,意象通过表现手法以实现艺术形象,“观物取象”是意象乃至意境理论的原点。
盆景艺术形象由形神、气韵、意境等审美方法构成,而以上审美方法无不通过“观物取象”获得灵感。众所周知,盆景艺术制作须遵循’‘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原则,形是指盆景的外部表现特征,如盆景的粗细、高矮、曲直、轮廓姿态、颜色等,它可以通过人的感官感知;而神是指盆景的诗情画意、气势、神韵、文化内涵等。
盆景的形和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李蛰论画说“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说明艺术的制作不能只写形,而应形神兼备;没有形,神就无处藏身;没有神,形就是个死形象;盆景形神兼备其形象就生动感人,否则就呆板僵化。
气韵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首要美感规律,所谓气韵指的是盆景制作者通过使用造型手法塑造出来的生动可视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些手法与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仅仅是符号本身的形态和外物的写照,而且是作者赋予这些符号和形象的灵气以及情感载体。所谓气韵生动其实质也就是生动的传神,制作气韵生动、神形兼备的盆景艺术作品必须遵循“观物取象”的主旨,即不在形的写实而在象的创造。
在盆景艺术制作具体实践中,“观物取象”这一传统的美学理论对当今盆景艺术制作及创新发展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手法是师造化、法心源完成盆景艺术形象创造的具体手段,剪裁、美化、理想化、夸张变形等都是艺术表现手法。盆景素材取自自然又表现自然,不仅要有形象美而且还要有意境美,因此在制作时不得不概括形体,简化层次,抓住本质,对其特征进行重点表现,即典型化、理想化。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艺术形象和现实形象的偏离,从消极方面说偏离是不得以而为之,从积极方面说,偏离是提高盆景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需要。偏离与作者的主观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特点有关,同样一件素材不同的人制作结果不尽相同,因为素材本身就具有多面性丰富性。创造性的风格偏离是盆景艺术个性化的标志之一,也是盆景制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艺术形象和现实形象的偏离,从消极方面说偏离是不得以而为之,从积极方面说,偏离是提高盆景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需要。偏离与作者的主观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特点有关,同样一件素材不同的人制作结果不尽相同,因为素材本身就具有多面性丰富性。创造性的风格偏离是盆景艺术个性化的标志之一,也是盆景制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盆景意境是盆景灵魂,是指盆景艺术作品中情景交融并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其简明特征就是“象外之象”。唐代画家张躁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意境创造的基本条件。形与神、意与象、情与景的相互结合、渗透,是意境和艺术美赖以存在的条件。
所谓“境生于象外”,所谓“得意妄言”,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唐·司空图)都指向绵延不绝的时间性审美意象的创造。盆景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传神,在于气韵生动,在于蕴含无限生机的意象乃至意境的创造,这就是中国盆景的民族特色。中国盆景的制作应该站在民族文化审美的高度,综合盆景艺术实践经验,审视‘.观物取象”的目的、方法,深入研究“心源”与盆景制作形式表现方法之间关系,来指导盆景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