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2007年3月15日拍摄的原桩图片,此桩主干僵硬疤痕累累,主干中部如同大肚很不协调顺畅,在制作动手前仔细观察此桩,最好观赏部位是基部,为此截掉上枝设计制作成悬崖式盆景。
图2是2008年10月25日拍摄的截干后的相片,经过二年半时间的精心护养于2009年10月份开始制作。
图3-4是制作前正反面。
图5-8是初作时的制作过程,这次制作主要以大枝弯曲软化为主,使枝与干扭曲协调,但初作枝条僵硬容易折断,为此在做好枝条包扎的同时,还要“量力而行”细心操作。经一年的“养伤”于2010年7月拆除铝线,9月份动手续作。
图9-10是重新确定观赏的正反面,正面疤痕少,线条流畅。
图11-19是上次的延续制作,对枝条进行进一步修饰、蟠扎、浓缩,在制作过程中制作工具和操作技能是必要条件,树木是有生命的,为此要考虑到它生命的绝限。
图20是基本完成定型的框架图。
图21-23是又经二年后细扎的正、反、侧面图。
图24摄于2015年11月。
图25-26于2018年6月14日黑松进行切芽。
这只是制作完成的第一步,如同小学生学的是正楷字体,书写熟练后,会有行书、草书, 甚至 有自己的个性字体。此松以后拆除铝丝,枝干要成为曲折迂回,悬崖倒挂形态,体现顽强拼搏和无畏不惧的生命力,可能还需10年、20年.....历经大自然的风雨磨练,才能放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