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式老桩盆景怎样造型的方法 图片 - PenJing8
悬崖式老桩盆景怎样造型的方法 图片
2018-11-29 14:50:07  浏览:138
 在传统树桩盆景造型当中,悬崖式盆景是最常见的典型造型形式,也是明显和日韩欧美盆景区别较大的典型造型形式,国外盆景造型,多见俊逸挺拔、虬曲夸张的造型,悬崖式盆景作品较为少见。
 
 
日韩盆景源自中国,欧美盆景由日本而得以传播,这些国家虽然可以学习模拟国内的盆景外形,然而文化内涵很难得到贯彻,往往结合本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点进行制作。他们对盆景的认识没有国人那么深刻,没有经历过诗词歌赋的熏陶,缺乏诗情画意的深度,往往盆景造型精美直观,极尽人工,然而缺乏文化底蕴,意境略微欠缺。

 
鬼斧神工赏盆景之十六:悬崖式盆景
 
国外盆景造型往往流露于表面文章,乍一看去,非常精美,仔细品味,内涵不足。比如国内盆景典型造型方式的文人式、悬崖式以及提根式等,国外盆景造型较为少见。本来“盆景无根如插木”这是盆景造型的关键,根部是在盆景造型全局的起点,可是他们很少有悬根露爪、倒挂情趣的作品,另外文人式也是最能体现君子风姿气韵的造型形式,往往他们很难把握“中庸之道”,这在以后的文章我们会详谈,这里就不赘述,本文就传统悬崖式盆景造型进行剖析。
 
 
悬崖式盆景造型,源自山野江畔悬崖峭壁上悬挂而生的苍健树木,根盘深深扎入崖缝石壁,悬根露爪,岿然不动,虬曲苍健,茎干嶙峋斑驳,枝叶苍翠,险峻而飘逸,灵动而秀美,宛若游龙,势如大鹏,身姿轻盈,根盘稳健,千折百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奋力向上,体现着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因此是盆景爱好者的最为喜好的造型形式之一。
 
 
悬崖式盆景的造型意境,总体来说可以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诗《竹石》来体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悬崖式盆景造型,分类形式也比较多,叫法各不相同,比如岭南叫“捞月”(左捞月、右捞月、深捞月、浅捞月等);扬派盆景叫“挂口”,意思是树桩挂在盆口,扬派多为小挂口(小悬崖);根据悬崖树桩的不同走向,有叫直悬、曲悬、回悬、侧悬等等,对大多流派来说,一般约定俗成的是分为大悬崖和小悬崖,也叫全悬和半悬,全悬树梢远远超过盆底,采用几架来陈列,半悬则一般不超过盆底为宜。 
 
 
悬崖式的小悬崖,经常容易和临水式造型相混淆,笔者在前面介绍临水式盆景造型时简单区分了一下二者区别。那就是二者造型特点和展现意境不同:临水式造型源自江河湖畔的临水之树,枝条横斜伸出,参差错落,不倒挂下垂,展现出的意境苍翠葱茏,生机盎然,轻盈活泼;小悬崖则源自峭壁上倒挂老树,倒悬回转,先下垂然后向上或者斜向下,大多呈“U”字形或者 “之”字形,意境展现的不主要是苍翠,而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向上的境界。“U”字形好理解,“之”字形笔者认为小悬崖和临水式区别相当于书法的一撇一捺,临水式是“撇”,小悬崖是“捺”(个人见解,是否恰当,欢迎讨论)。
 
 
 
悬崖式盆景造型特点,和其他造型略有不同,由于树桩低于盆体,视线受阻,因此观赏面一般只有一面或两面(正面和反面),侧面很难展现悬崖的气势,因此选面很关键,将最能体现虬曲苍健、坚毅回旋、昂扬向上的树桩一面作为正面,将有缺陷或者特点不突出的用盆面遮挡。
 
 
 
全悬崖:主干呈直角倾斜逐渐向下向外延伸,曲位角度较大,悬根露爪紧扣盆土,树木重心在盆外。有跌枝窥谷探涧式的层次分明,有岩壁垂挂的弯曲回旋,有拖曳斜拽的一气呵成,造型特点:势若蛟龙探海,又如鹰隼长击,雄健刚毅,气势如虹。
 
 
 
小悬崖:主干苍劲嶙峋横出盆外后,不是直曲而下,而是下垂后回体上扬,重心在盆中,有倒挂金钟,海底捞月,回头望月等形式,造型特点:状若游龙,云从龙生,若隐若现,潇洒飘逸,灵动流畅。
 
  
当然,整体布局根据树桩雏形不同,构图形式不同,变化也各不相同,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根部虬曲稳健,悬根露爪,扎根稳固,树干弯曲自然,线条流畅贯通,从基干到树梢逐渐收细,波浪弯、之形弯、回旋弯不能突兀,有层次感和递减,水线、褶皱、曲线富于变化,整体气韵流畅、一气呵成,悬崖式造型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最低点并非树梢,而是重点塑造的侧枝、
 
  
悬崖式盆景桩材适合大多数树种,常见桩材有松柏类比如山松黑松五针松、圆柏、匍地柏等,还有榔榆黄杨雀梅、对接白蜡、金弹子蚊母、岩桑、福建茶博兰等等,多为田野采掘的初具雏形的桩胚,尤其是畸形扭曲,嶙峋斑驳,弯折自然的老桩,非常适合制作悬崖式盆景造型。
  
 
悬崖式盆景,多选用高深盆体栽种,再配以几架鉴赏,在选择盆体的时候,多选用素烧的高深紫砂盆,避免选用颜色亮丽的釉彩盆或者瓷盆,造成喧宾夺主,影响观瞻,几架的选择以明式简洁风格为主,渲染盆景造型的主题,增强悬崖式盆景的整体气势和线条的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