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赏盆景之十一 风吹式盆景 - PenJing8
鬼斧神工赏盆景之十一 风吹式盆景
2018-11-20 22:36:07  浏览:27
 鬼斧神工赏盆景之十一:风吹式盆景
花木
 
在传统树桩盆景当中,最能体现动静结合的造型形式非风吹式莫属,风吹式盆景造型是唯一一种用来表现风的力量、速度以及与之抗衡的形式。
 
 
风吹式盆景造型形式的灵感,源自大自然界树木在风中所呈现的一种特殊形态,或者清风徐徐,枝条婆娑,参差披拂;或者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枝桠乱舞;或者历经风雨,岿然不动,历练成钢;或者风树抗衡,充满韵动。艺人们抓住风吹树的各种特点,运用蟠扎修剪技术,从而展现出动与静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艺术魅力形式。
鬼斧神工赏盆景之十一:风吹式盆景
 
 
风吹式桩景,也叫风动式盆景,是寓动于静、静中有动、无声胜有声的一种造型款式。这种形式的树桩主干以曲干和斜干为多,树枝向一方飞出或折出,表现大自然树木在风中的动态和潇洒飘逸的景象。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顺风式,一种是逆风式。二者的制作手法类似,然而表现的意境各不相同。
 
 
风吹式盆景顺风造型,源自自然界中一些生长在风口地带长期为定向风吹袭的树木,干、枝顺应风势,形成一种固有的态势。主要体现树木在长期风吹之下形成的静态造型,飘逸潇洒,闲适恬静,相比逆风式,更多的展现风和树的均衡和谐之美。
 
顺风式若用诗词描绘意境,可以体会唐初宰相文豪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风韵,还可以用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来阐述。
 
 
顺风式造型主要体现的静中有动的形态,虽然有风,然而树干自身基干稳固,枝叶吹拂,突出的是“静”的和谐。主干或直立,或略微倾斜,重心点稳定在主干基部,枝条向风侧弯曲倾斜,整体枝条倾斜度平行,舒缓而不夸张,轻柔秀丽而潇洒俊逸,颇有超凡脱俗之相。
 
另一种形式则为逆风式风吹造型,展现树木在狂风中所呈现的一种相互抗衡的特殊形态。面对狂风暴雨,主干岿然不动,咬定青山不放松,迎风而上,或倾斜或弯曲,气势雄壮,枝条弯曲顺风飘扬,龙飞凤舞,叱咤风云,艺人们抓住刹那间的形态变化,用静的形式来展示动的韵味,体现风的力量和树木坚韧矫健的姿态,艺术感染力极其强烈。
 
逆风式造型的意境特色,个人认为可以有三层,一层可用唐代元稹的《定僧》诗来体现造型特色,“落魄闲行不著家,遍寻春寺赏年华;野僧偶向花前定,满树狂风满树花。”;一层可体现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进取昂扬的斗志,用清代画家诗人郑板桥的诗《竹石》来阐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有一层则是汉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雄浑气魄和巍峨万千的壮丽气势。
 
逆风式造型主要体现的是树与风的抗衡,是用静的形式描述动的形态,突出的是“动”的韵味,树和风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抗衡,构建一种动态的稳定。造型大多逆风而为,重心点上升,并非在树干基部,而是多高于基干。主干倾斜,苍健有力,迎风而上,顶风向前;枝条回抽顺风而去,然而虬曲夸张,抗争顽强,在风的呼啸下依然跟随主干的方向,相互反衬,相互制衡,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极为强烈,十分具有艺术感染力。
 
风吹式盆景造型,大体为以上两种形式,然而自然界造物变化多端,幻化万千,因此盆景造型也要富于想象,敢于夸张,既不脱离实际,又可姿态优美,气势张扬,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充满联想,不要僵化呆板,照本宣科,拘泥不变,固步自封。
 
风吹式盆景造型,适宜大多数树种,常以萌蘖力强劲,耐修剪、耐蟠扎的观叶树种为多见,如对节白腊、雀梅、柳杉、榔榆三角梅博兰、枫树、槭树、江梅、贴梗海棠等等。
 
风吹式盆景,是通过用树桩的造型变化来渲染风的形态和力度,同时体现出树木的优美姿态和顽强不屈的造型,运用园艺技巧,巧妙构思,在动与静的转化当中,彰显出自然界矛盾与和谐的完美统一,整体生机勃勃,令人观赏后奋发向上,斗志昂扬,回味无穷,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