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盆景怎么制作的浅谈 图片 - PenJing8
松树盆景怎么制作的浅谈 图片
2018-08-15 19:45:35  浏览:62
 ■湖北荆州 朱良铮
 
松树乃百木之长,在林中有王者风范。山无松不奇,石无松不灵,松树浑宏洒脱、苍健伟岸的大器,耸峭挺拔、奇姿超然的豪气,坚贞高洁、不攀不附的骨气是我们民族之魂,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尊崇。以盆景造型艺术来表现松的高风亮节,发挥松树盆景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是当今盆景人的追求。我们在理论上探讨和制作盆景的实践中,有两个老师,一是师法自然,二是师法古今中国画论。
 
先说师法自然。造化造万物,无不遵循适者生、逆者灭的生存规律,植物通过亿万年的进化演变,无不达到生命的极致,这一切都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松树在进化后表现出的信息是它长到一定的年龄,尖顶渐变为伞状,枝条也自然下垂,这是松树长期受到风吹雪压、长期受到地球引力、由于生长引起的自然下垂。年复一年的积累,树枝随之缓慢呈现自由落体状,形成了自然的垂枝。这是天公和岁月的杰作,是自然之力造就的古朴苍劲,是造化铸成松树的刚劲气势和傲然风格,同时我们还观察到,松的垂枝也是它进化到极致的表现,是它为了争得更多的阳光面和空气鼇所做的选择,这恰是自然的置陈布势之功。

 
松树盆景怎么制作的浅谈 图片
 
黄山是大自然造奇松的典范和宝库,纵观此山,随处可见垂枝露干的苍劲古松,最为典型的是始信峰的竖琴松(辕门松),此松乃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理论,值得盆景艺术学习和借鉴,我所说的学习和借鉴只是汲取其精华部分,即汲取适合我们盆景的那部分,决非统统打包接收。
 
我们翻翻书,关于松树的画法画论,古今画家、理论家都有精辟的论述,关于松树的垂枝和露干也有鲜明具体的论述。“松易高易直,枝易折如人手臂松宜秃,针在枝梢勿附身,顶叶宜少……”(清?龚贤《半千课德画说》)。论中所说的"易折如人手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垂枝;所说"宜秃,针在枝梢勿附身”就是今天所说的露干,清初《芥子园画谱》论松,也有独到之处。当今更有许多中国画画家专攻松树,填补了前人没有松树画谱的缺憾,笔者就藏有赤峰的<百松图》、杨松林的《画松枝法》、刘彦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他的枝垂落地十分壮观。再看看自然界的理论,值得盆景艺术学习和借鉴,我所说的学习和借鉴只是汲取其精华部分,即汲取适合我们盆景的那部分,决非统统打包接收。
 
 
我们翻翻书,关于松树的画法画论,古今画家、理论家都有精辟的论述,关于松树的垂枝和露干也有鲜明具体的论述。“松易高易直,枝易折如人手臂松宜秃,针在枝梢勿附身,顶叶宜少……”(清?龚贤《半千课德画说》)。论中所说的"易折如人手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垂枝;所说"宜秃,针在枝梢勿附身”就是今天所说的露干,清初《芥子园画谱》论松,也有独到之处。当今更有许多中国画画家专攻松树,填补了前人没有松树画谱的缺憾,笔者就藏有赤峰的<百松图》、杨松林的《画松枝法》、刘彦松树,由于风向阳光分布不同,亦由于树龄高的缘故,古松常常呈现针叶繁茂下的自然露干,有的是直观露干,有的是时隐时现的露干,整体树相显得松苍劲铁骨、伟岸洒脱。
 
我们在盆景制作中有时候会遇到这样尴尬的问题,一是干枉易得、主枝难求,自然界松的垂枝是它耐千百年的寂奧、经风霜雨雪千锤百炼打造后的自然刚枝,而我们得来的下山桩,往往难得好枝。二是叶壮针长,一叶障目,眉目不清。盆栽的松针与干、枝的比例多半大于山野的古松,加之盆栽水肥充足、针叶较长,往往一盆松树,只见叠翠一团,骨干全藏,观赏效果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加大人为地控水、疏枝、缩针和拔针处理,以求达到露干的效果。再谈师法古今中国画论。师法自然,目前盆景界多有共识,但师法古今中国画论还尚在商榷。

 
松树盆景怎么制作的浅谈 图片
 
笔者认为,盆景与中国画是同宗同源的艺术,中国画从古至今都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盆景,这正表明盆景是一门多元的艺术,它与绘画、文学、雕塑、书法的缘分历史悠久,这个问题我在<气韵生动——盆景艺术品评的核心>一文中已有论述。中国画讲究立论在先,且多有唯物主义辩证观点和不断创新发展的艺术理论,值得盆景艺术学习和借鉴,我所说的学习和借鉴只是汲取其精华部分,即汲取适合我们盆景的那部分,决非统统打包接收。我们翻翻书,关于松树的画法画论,古今画家、理论家都有精辟的论述,关于松树的垂枝和露干也有鲜明具体的论述。“松易高易直,枝易折如人手臂松宜秃,针在枝梢勿附身,顶叶宜少……”(清?龚贤《半千课德画说》)。
 
论中所说的"易折如人手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垂枝;所说"宜秃,针在枝梢勿附身”就是今天所说的露干,清初《芥子园画谱》论松,也有独到之处。当今更有许多中国画画家专攻松树,填补了前人没有松树画谱的缺憾,笔者就藏有赤峰的<百松图》、杨松林的《画松枝法》、刘彦明的《松树的画法》、郑佰劲的(百松图〉、中国摄影出版社的《黄山奇松》等。古今画作中紧紧把握住松树的垂枝和露千的鲜明特点,大笔绘出一幅幅古朴刚劲、铁骨铮铮的宏篇巨作。
 
有关松树的垂枝制作,胡乐国大师在《花木盆景》杂志2008年第10期上有过论述;踞干即短针,南京张柏云先生在<花木盆景》杂志2017年第7期上也有专述,他们都叙述得很详尽,大家可以采纳。
 
以上讲的松的垂枝和露干是松树盆景制作的形似问题。“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著名论点,所谓神就是对象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顾恺之以后,谢赫‘六法’中的‘气韵’,即气度、神韵,与他的传神基本是一个意思。”(周积寅《中国画论?形神篇>),因此,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单有形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达到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更高艺术境界才能臻于完美。单就一个作品而论,达到形似是一个不难的课题,“因为形是提示事物外延的,因此它是外在的、表象的、具体的、可视的。”(周积寅《中国画论?形神篇》),也就是说,形是人们眼球可捕捉到的可望可求的实体;但气韵和传神,是内在的一种气质,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说它是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隐含的”(周积寅《中国画论?形神篇》),也就是说它是不能单凭眼球捕捉到的,而是一种不可视、不可比拟、不可置化的虚体。
 
古今中外,有关专家学者的长篇短论,已经把传神、气韵说得清清楚楚、道得明明白白,而盆景必须按照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要求,努力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称之为艺术。一件优秀的松树盆景,能使你产生瞬间的心领神会、魂牵灵动的心灵感应;能引起你突发的震撼,屏住你的呼吸,从心里发出呐喊,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能引起你遐想绵绵、追忆幽幽,心中唯有此念……到了这个当□,你韵出味了,感性升华了。“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也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该为山水传神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芾其昌这段话可以说是脱去胸中尘浊,破解了脑子里的困惑,走出了尴尬的迷途,使我们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前进,在书卷中变得理智。

 
松树盆景怎么制作的浅谈 图片
 
上述笔者曾说,松树它具有很多树木所没有的独特气质,比如古朴苍劲、挺拔高大,因此,随之而来产生一些困惑:一是松树盆景只有直干大树型才有气质?二是曲干松桩能不能垂枝?陈毅元帅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也使好多人误读陈毅元帅的诗,其实陈毅元帅的诗句描述的只是特定的个体,想必他也乐见大自然的多形多貌的松树,看看江一平先生和王海平先生的赤松盐景,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两盆赤松都是曲干,但都显现枝垂飘逸、针疏骨显、古朴苍劲、大器凜凜、铁骨铮铮,不失为两盆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好松。
 
我读了几本美术史,只悟得两条规律,即一不断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艺术创新的规律.”(刘汝醴《中国画论?序>)作为益:景艺术制作,应该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努力学习,勤奋实践、大胆创新,制作更多具有时代精神的盆署艺术作品。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个流派,哪种风格,创新不能脱离自然本真,艺术源于自然,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高于自然也须在自然这个基础之上。
 
笔者曾在品评盆景艺术作品时写过这样四句话:鬼斧神工为奇,生动传神为韵,矫揉造作为妖,虚幻空灵为邪。希望我们的创新不要突破艺术的底线,更不要越过自然这条红线,那种扭得千回百转、扎得玲珑剔透的玩意儿不是盆景艺术,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劳什子”,我们的盆景是要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会所厅堂,切不能走旁门左道,更不能走进死胡同。关于松树的垂枝和露干,笔者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大家_起研讨,求真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