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藤盆景的制作与栽培 - PenJing8
浅谈紫藤盆景的制作与栽培
2018-08-08 20:17:01  浏览:88
  ■湖北大冶范鹤鸣
紫藤又名藤萝,豆科紫藤属落叶木质藤本花卉。花期3-4月,为总状花序,蝶状单瓣花,多紫色少白色,一般每个花序着生100朵左右,花期长,多花紫藤着花更多。特别是紫藤盆景每到春天开花时节,如诗所云:“卧虎盘龙花蔓间,万千彩蝶舞翩跹,临风笑靥婀娜态,霞云朵朵绕前川。”
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紫藤原产我国中部地区,栽培历史已久,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紫藤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对气候、土壤适应性强、喜阳光稍耐阴,耐干旱、耐贫瘠、耐寒,但不耐水渍。
浅谈紫藤盆景的制作与栽培
紫藤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是优良观花攀援棚架树种之一,也是制作栽培盆景的好材料,可选用根茎粗大古朴、干形弯曲变化自然,势若游龙,又易开花的紫藤老茎,植于观赏盆中,花开之时美不胜收。
紫藤直根性强,根肉质纤维多,纫性强,故在挖掘和移植时宜用锋利工具,并尽量多掘侧根,可在冬春季节进行定植。幼树初定植后,枝条不易形成花芽,以后才会生蕾着花。开花后,将枝条留5~6个芽短截,并剪除弱枝,以促进花芽形成。
一、紫藤桩头的选择
在荒山野外虽到处都有自然生长的紫藤,但适合盆栽的紫藤桩头也并不多,能制作成盆景的紫藤好桩头更是难得。所以只要选择紫藤桩头较为粗大,有壮实的隆基,弯曲变化、自然流畅,其树形一看较为优美,具备制作紫藤盆景的大部分条件就行了。
如果没有上述理想紫藤植株,也可以选择弯曲变化自然的紫藤粗干,进行扦插,插条要根据实际树形的弯曲变化、植株大小等需要,确定插条的长短。一般只要细心管理,扦插成活率都比较高。
二、嫁接换种
对树形较为理想,而又不易开花的紫藤品种,春季可在紫藤桩头、插段新枝上嫁接叶片细小、节间密短、色泽艳美、易开花的多花紫藤品种,可以提高紫藤盆景的观赏效果。
二、栽培管理紫藤盆景在上盆后栽培管理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水肥和修枝整形等几个环节的管理尤为重要点,要尽量满足其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不但要促进紫藤盆景正常生长,而且又要控制生长,防止疯长,使其节间密短,以促进花芽形成。


浅谈紫藤盆景的制作与栽培
1、上盆栽培
为了使紫藤盆景生长良好,将已挖掘的紫藤或嫁接桩头,在冬季或春季种植于与桩头大小配套适宜的观赏盆中,较大的桩头,可用粗铝丝在排水孔将其固定,防止晃动倒伏,影响其成活,后用准备好的肥沃腐殖土按常规培植即可。
2、抚育管理
紫藤是喜光照、湿润,好肥水的藤本观花植物。紫藤盆景因栽培容器所限,经常需要补充水分和养分。特别在生长季节,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饼肥;幼树初定植时,枝条不易形成花芽,以后才会生营着花。如果在盆中栽植多年仍不开花,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因其营养生长过旺,枝叶过于茂密,抑制了生殖生长,难以形成花芽,导致无花或少花现象:二是营养生长不良,树势生长过于衰弱,难以积累花芽分化所需养分。
前者在6-9月份进行扣水处理,也可采取部分切根和疏剪枝叶,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后者在坐长期一般要进行多次追肥,适当多施钾肥‘磷肥。并剪除弱枝,以促进花芽形成,这样就能满树繁花。7-10月,追施3-5次,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促进枝蔓粗壮,芽眼充实,为翌年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3、修枝整形
1)修枝定型,主要在落叶后至次年萌动前进行修枝整形,一般留3-5个主枝,开花后可将枝条留5~6个芽进行短截,因紫藤的花序较长,要适当剪除部位较低的枝条,提高开花部位,这样可使开花部位上移,都围绕在主干枝周围,这样树形紧凑,观赏效果最好。
2)摘心抹芽,紫藤盆景修枝抹芽工作非常关键,根据盆景造型的需要,每年要进行多次抹芽和摘心。特别是春季萌发后,根颈部萌芽及主干徒长枝较多,应及时抹除。还要根据紫藤盆景生长势的实际情况,树势生长较弱的,要留强去弱,促进营养生长;反之,则要去强留弱,抑制营养生长。一般在花后新枝上7-8片叶处进行摘心,这样才有利于营养积累,促进花芽分化。3)去花摘果,紫藤盆景开花后,应及时摘除残花,剪除荚果。否则对树体营养消耗过大,影响花芽的形成。
4)紫藤盆景在开花时,可适当剪除部分枝叶(特别是正前方遮挡的枝叶,更要及时剪除),调整花叶比例,突出花序花朵的空间面积,这样可以提高紫藤盆录的观赏效果。
病虫害防治
紫藤盆景在栽培过程中,因紫藤抗性极强,几乎没有病害,不用防治:极少见到蛀干害虫为害,很少有虫害发生。在5-9月生长季节,偶尔有刺蛾、毒蛾类幼虫为害其叶片。主要防治方法,可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树枝上的越冬虫茧,从而消灭或减少虫源。并在落叶后,人工摘除越冬虫茧,可彻底消灭虫源。有时因化学药物用量小,购买防治比较困难,可以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但在捕杀过程中,一定要戴好手套以防刺蛾、毒蛾幼虫的毒刺伤手,最好能在幼虫扩散前,集中进行捕杀或用药。一般可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编辑/刘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