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初次制作前正丽树照,高80cm,宽90cm,,该坯迂回蜿蜒,鳞爪飞扬,水线扭转,题名《蛟龙出水》,应算一相当不错的桩材。但矛盾焦点也多:首先主、副二干内部扭转、凌乱无序,缺乏呼应、顾盼关系;其次,副干延伸主干线条,平直呆板;其三,两干交汇处臃肿不堪;其四,树冠庄重,平衡对称,且树冠过大,根基相形之下摇摇欲坠;其五,配盆线条较胖且厚,与桩之瘦弱极不协调。
后辈于2006年4月对其进行制作,换背丽树相为正面,如图2图3为制作后的背面图。图4为交合点的镂空,虚化处理,并将其它舍利进行必要适度的修改。图5为该时候最好照片,整树扶摇直上,化缺为优,根基稳健,一藏一露水线合二为一,一奔一追两干有呼有应。右飘枝中部枝条穿插而下,既破该片之呆,又增强景深,丰富层次,饶有趣味。假以时日,该树必将更具看点。
但盆树会生长不息,若不加整理,树格也会下降。如图6旺盛的树势掩饰主干之精华,漂亮的副干越藏越深,显露的主干过直与基部不调和。我未对其整型予以完善,而是选择更具难度、更艰难的再度制作。
图7将其垫起向左斜植,首先将过长后枝及与其它枝位不协调的舍利去除。再将飘枝减轻、疏剪,如图8显现其苍劲老辣的下垂枝,一波三折、极具顿挫感的主干部分也表现出来,且二干形成一张一弛之势,张力无限,力度非凡。图9 ia ii为逐步完成蟠扎后的各丽树照。
将其输入电脑从审美角度出发仔细审视,又发现问题,如图12神枝拉长弯曲的副干,在视觉上太突兀;其二,左右两侧枝对称下沉,稳重欠活泼,且上部水线与下部不统一。于是果断将此三点进行处理,如图13 i4将过厚顶部进行删减,虚透出骨力,露出舍利以呼应主干。
最后将清理主干浮皮并换盆,如图15 16为制作完成后的效果图。此时配盆进一步缩小,轻盈、简洁的线条与主干瘦弱、回转形成呼应与对比,线条更趋丰宫,枝片层次、藏露、虚实等关系得到和谐处理。
完成制作后,我一直在思考当初是否可直接从第一步跨入第三步?思索后才明白只有水到渠才成,无第二步的因,便无第三步的果。随着个人阅历、经验、技艺的丰富,且审美活动本身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对美的理解会发生变化,此次制作树格是否升华这一话题有待盆景界同仁见仁见智。同时也感悟艺术、技术、审美的发展本身就是自我否定、自我修改、自我完善的过程。
盆景生命不息,艺术制作不止,该作历经大幅修改,浴火重生,乃生命之坚韧、顽强之再现,遂命之以《腾龙再生》。 (编辑 刘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