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盆景作品的素材完全取决于自然的造化,自然界中可用于直接造型的素材少之又少,但神奇的大自然却又鬼斧神工地造就了许多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素材供我们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盆景爱好者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因材施艺。
图1是此桩下山时的树相。实际下山的树相应比照片上的树相还应向右倾斜300,我们可以看到一棵大树断面的后方发出的一丛树权,形状与灌木无异,这增加了后面造型的难度。好在枝条比较丰满,为后面的制作提供了选择余地。
图2是背面树相,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文所述的树相,其根部完全集中在树的左方并拢在一处。如果根据现在树体的走势,向右倾斜栽植,将其制作成一件斜干式作品,效果应当不错。但根部较难处理,大部分根部将露出土面,此方案只得放弃。
既然向右不行,再换个方向,向左倾斜试试看,如图3,此角度根部正好向下,有利于上盆养护。主体树势向左倾出,走势顺畅。照此角度植入盆内,根部最严重的缺陷当然也变成了最美的地方。修剪枝叶以平衡根部输送能力,待树势恢复后再进行制作。
在此之前的所有过程,可把它称之为调相。另外顺便说一下,随着我国盆景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国外及其它一些地区的盆栽作品传入我国,在我国盆景界引起触动。一些盆景爱好者对此新生事物非常感兴趣,这是好事,但有些人将其一些基本方法称为盆景魔术,我个人认为不妥。
这既不利于我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更不利于盆景艺术的普及。其实很简单,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发掘树材的美。前文中提到的向右倾斜不行,再向左试试看,就是为了寻找一个最好观赏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素材美的一面,这就是调相。
这既不利于我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更不利于盆景艺术的普及。其实很简单,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发掘树材的美。前文中提到的向右倾斜不行,再向左试试看,就是为了寻找一个最好观赏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素材美的一面,这就是调相。
当然,这需要我们广大盆景爱好者不断提高审美意识,注重美学修养,在实践中总结。因为,一件盆景艺术品的诞生既离不开一个好的素材,更离不开作者精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如何体现素材原始之美、自然之神韵以及作品的生气、灵魂、风骨和精神等,这便是盆景艺术的最高境界。
图4是栽植一年后的树相。经过删除多余枝条后,整个树体的走势已非常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至此,制作意图已非常明显,只是向左伸出的枯死枝干已没有存在的必要,留下它只能增加作品的臃塞感。
图5为去掉向左伸出的枯干后的效果。死干去除后,树体显得空灵而富有变化。
图6为第一次造型后的效果。整件作品似临似悬,动感十足。树体由粗到细,过渡自然,突兀苍劲,姿态不凡,具有出奇不意的艺术效果。中部向上斜出的枯干更是点睛之笔,既有山野悬崖、临渊画龙的自然野趣,又具有“三笔破凤眼”的艺术效果。假以时日,此作之艺术魅力将更加突出。